-
公开(公告)号:CN106198488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610600182.5
申请日:2016-07-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1/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拉曼光谱分析的煤质快速检测方法,包括:(1)建立煤质‑拉曼关联数据库;(2)对待检测原煤进行拉曼光谱测试,并对得到的待测原煤的拉曼光谱进行分峰计算,获得待检测原煤拉曼光谱特征参数;(3)将待检测原煤的拉曼光谱特征参数与已建立的煤质‑拉曼关联数据库比对,根据对应的拉曼光谱特征参数与煤质成分特征参数的映射关系,获得待检测原煤的煤质成分特征参数,确定煤质。该方法简单、快速、可靠、成本低、实用性强,可同时获得原煤水分(M)、挥发分(V)、固定碳(FC)、灰分(A)、碳(C)、氢(H)等煤质成分。
-
公开(公告)号:CN106198488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00182.5
申请日:2016-07-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1/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拉曼光谱分析的煤质快速检测方法,包括:(1)建立煤质-拉曼关联数据库;(2)对待检测原煤进行拉曼光谱测试,并对得到的待测原煤的拉曼光谱进行分峰计算,获得待检测原煤拉曼光谱特征参数;(3)将待检测原煤的拉曼光谱特征参数与已建立的煤质-拉曼关联数据库比对,根据对应的拉曼光谱特征参数与煤质成分特征参数的映射关系,获得待检测原煤的煤质成分特征参数,确定煤质。该方法简单、快速、可靠、成本低、实用性强,可同时获得原煤水分(M)、挥发分(V)、固定碳(FC)、灰分(A)、碳(C)、氢(H)等煤质成分。
-
公开(公告)号:CN105841140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205543.6
申请日:2016-04-0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气化产物与煤共燃烧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生物质气化装置、生物质气化产物分离输送装置和锅炉共燃烧装置,生物质气化装置以生物质为原料,并利用该生物质原料得到生物质气化产物,生物质气化产物包括生物质焦和气态产物;生物质气化产物分离输送装置用于将生物质气化产物分离并输送到锅炉共燃烧装置中与煤共燃;锅炉共燃烧装置用于将生物质气化装置中得到的生物质气化产物与煤在锅炉中共燃;所述方法采用所述系统实现生物质气化产物与煤的共燃烧。本发明通过将生物质气化得到的固、气、液产物分离,充分利用了生物质原料气化得到的所有产物,提高了常规生物质与煤共燃锅炉的发电效率,减少了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5782966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48063.0
申请日:2016-03-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00 , F23C5/08 , F23D22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模煤粉燃烧器及锅炉燃烧器系统,其包括二次风管道和三次风管道,所述三次风管道位于二次风管道的内部,并且三次风管道和二次风管道共用一个出口通道;出口通道的出口处设置有异形体,以便于在燃烧器的出口处形成燃烧回流区,实现煤粉的快速加热和燃烧;二次风管道和三次风管道中各自设有独立的风门,通过风门的控制实现二次风与三次风的独立运行或混合运行,以此实现燃烧器的双模运行。所述锅炉燃烧器系统包括双模煤粉燃烧器,其置于锅炉主燃烧区的中下区域的任意两层一次风之间或最下层一次风的下面。本发明利于煤粉的着火稳燃,具备提高煤粉燃烧效率,降低氮氧化物生成与排放的优点,可实现煤粉的高效稳定低氮燃烧。
-
公开(公告)号:CN105733627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04290.0
申请日:2016-04-0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快速热解与燃煤锅炉耦合系统,其包括生物质快速热解设备、生物油重整分离设备、原油精炼设备和燃煤锅炉设备,生物质快速热解设备用于将生物质进行快速热解以产生液态生物油以及少量不凝结气体产物和固体含碳灰渣;液态生物油重整分离设备用于将液态生物油进行化学物理分离得到液态生物原油和固体生物炭;原油精炼设备用于将液态生物原油进行精炼以制取化工原料或高热值能源产品;燃煤锅炉设备用于实现固体含碳灰渣、不凝结气体产物和固体生物炭的能源化利用。本发明将生物质高效制取生物油与燃煤锅炉有机耦合,实现高低能量的互补利用,实现了生物质资源和能源的梯级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674257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25265.3
申请日:2016-03-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级可调的水蒸汽等离子体旋流燃烧器,包括第一级等离子体点火装置、第二级等离子体调节器和水蒸汽供气系统。第一级等离子体点火装置包括一次风管道、内燃烧室、浓淡分离器、旋流发生器、第一级水蒸汽进气管道、中心风管道和第一级等离子体发生器;第二级等离子体调节装置包括第二级水蒸汽进气管道、第二级等离子体发生器、内二次风进气管道和外二次风进气管道。本发明通过两级水蒸汽等离子体发生器解决燃烧难以稳定和NOx污染物排放高的问题。特别适用于贫煤、无烟煤等难以着火点燃、NOx生成量高的煤种,具有低氮稳燃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4457776U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20165555.7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10B5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热滚筒热解反应器,能够对生物质进行大量高效处理,且加热效率高,杂质少。该蓄热滚筒热解反应器的特征在于,包括:滚筒热解炉,包括:炉膛,位于炉膛内的滚筒,和由滚筒的筒壁与炉膛的内壁所围成的腔体;蓄热部,用于将热持续传递给滚筒使位于筒内的生物质进行热解反应,包括填充满腔体的蓄热材料;高温烟气入口,设置在滚筒热解炉的入口侧,与蓄热部相连通,将高温烟气输入蓄热部,使蓄热材料高温蓄热;以及高温烟气出口,设置在滚筒热解炉的出口侧,与蓄热部相连通,将换热后的烟气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214457777U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20171359.0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内外加热热解反应器,具有耗能低、热效率高、生物质处理量大、杂质少等优点,它包括:外壳体;外分隔部,包括:外分隔筒,和将外侧空腔分隔成多层外侧子空腔的多个外分隔环;中心气管;内分隔部,设置在外分隔筒与中心气管之间;高温流体入口,设置在外壳体上,与最下层的外侧子空腔底部相连通;气道部,包括多组气道单元,用于引导进入外侧子空腔底部的高温流体进入内侧子空腔,然后再进入上一层外侧子空腔和上一层内侧子空腔,呈S形曲折流动,依次进入各层外侧子空腔和内侧子空腔;每组气道单元用于连通一层外侧子空腔和内侧子空腔;以及蓄热部,包括填充在气道单元、外侧子空腔和内侧子空腔中的多孔蓄热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205402704U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20168421.X
申请日:2016-03-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级可调的水蒸汽等离子体旋流燃烧器,包括第一级等离子体点火装置、第二级等离子体调节器和水蒸汽供气系统。第一级等离子体点火装置包括一次风管道、内燃烧室、浓淡分离器、旋流发生器、第一级水蒸汽进气管道、中心风管道和第一级等离子体发生器;第二级等离子体调节装置包括第二级水蒸汽进气管道、第二级等离子体发生器、内二次风进气管道和外二次风进气管道。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级水蒸汽等离子体发生器解决燃烧难以稳定和NOx污染物排放高的问题。特别适用于贫煤、无烟煤等难以着火点燃、NOx生成量高的煤种,具有低氮稳燃的效果。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