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化全双工通信中的极化状态估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6926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449682.X

    申请日:2020-05-25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现有极化全双工通信平台中接收信号极化状态可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平台性能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极化全双工通信中的极化状态估计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主要包括极化状态估计与全双工通信实现流程设计,以及极化状态估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针对极化全双工通信平台的极化状态估计与全双工通信流程进行相应设计;第二部分则是基于LabVIEW软件,设计并实现极化状态估计系统,以实现对于接收端期望信号与自干扰信号极化状态的估计。本发明首次在极化全双工通信平台上实现了极化状态估计过程,这为未来极化全双工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与普及,提供了更为稳定的技术支持,因此本发明对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极化全双工通信实验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1211882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33502.X

    申请日:2020-0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化全双工通信实验平台,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极化全双工通信、控制和显示三大部分。极化全双工通信功能分为极化全双工发送链和极化全双工接收链两个部分。平台控制功能主要对USRP参数、极化参数、调制参数和端口设置参数进行设置。平台显示功能主要对收发信号进行监测,包括星座图、SNR计算、吞吐量计算和时延计算等模块。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搭建了端对端的全双工通信实验平台,测试结果表明,本平台实现了极化全双工通信,提高了自干扰消除量和数据速率,并且支持对通信频率、调制阶数、码率、极化角度等参数的修改,适用于极化全双工通信的测试需求。

    一种无人机的网络部署和资源分配的方法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99629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04785.3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的网络部署和资源分配的方法及其系统,其中无人机的网络部署和资源分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初始信息,进行无人机的初始化部署;获取最佳无人机位置部署信息;根据最佳无人机位置部署信息以及无人机的初始化部署,获取最佳无人机缓存分配信息;根据最佳无人机位置部署信息和最佳无人机缓存分配信息,获得最佳用户接入信息;判断迭代最佳无人机位置部署信息、最佳无人机缓存分配信息、最佳用户接入信息的次数是否达到最大迭代次数;若达到则输出最终的无人机位置部署信息、无人机缓存分配信息以及用户接入信息。本申请将无人机的通信优势和缓存优势相结合,使用户能够更快更安全的获得所需内容,提高用户的质量体验。

    一种提升功放能效的自适应极化-QAM联合调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09717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610545456.5

    申请日:2016-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功放能效的自适应极化—QAM联合调制方法。针对OFDM系统中功放非线性失真降低能效这一问题,本发明首先给出了基于自适应极化—QAM联合调制方法的OFDM系统模型,即在基于QAM调制的OFDM系统中添加极化调制支路;其次,本发明分析了功放非线性失真对QAM调制的影响,并利用极化调制具有的不受功放非线性失真影响的特性,求出了QAM调制与极化调制各自误码率的闭式解。最后,本发明给出了自适应极化—QAM联合调制的实现方法,即利用QAM调制与极化调制各自在功放线性区与非线性区的性能优势,将其转化为限制性优化问题。对于某一时刻发送端的数据速率需求,由系统自适应调整两种调制方式的阶数,从而提升功放能效。本发明能够有效克服功放非线性失真带来的能效降低的问题,提升OFDM系统中功放能效。

    一种基于极化-空域信息协同处理的认知异构蜂窝网络干扰对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4309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122787.1

    申请日:2019-02-1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极化-空域信息协同处理的认知异构蜂窝网络干扰对齐方法,用于无线通信领域。本方法以包含多小蜂窝网络的认知异构蜂窝网络为研究对象,以小蜂窝用户接收信号的均方误差最小为原则,以宏蜂窝用户受到的干扰信号功率低于干扰门限为约束,建立优化模型,求解小蜂窝网络的发送端和接收端最优的极化-空域信息协同处理矩阵。本发明构造了小蜂窝接收端正交投影滤波器,消除了来自宏蜂窝的跨层干扰,以一种启发式方法优化了小蜂窝发送端和接收端极化-空域协同的预编码矩阵和干扰抑制矩阵,保证了对宏蜂窝的跨层干扰约束并抑制了小蜂窝之间的同层干扰,显著提升了小蜂窝网络的误码率性能,同时提升了认知异构蜂窝网络系统的和速率性能。

    一种考虑垂直及水平干扰的认知TD-LTE系统上行功率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91619B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310418229.2

    申请日:2013-09-13

    Abstract: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考虑垂直及水平干扰的认知TD?LTE上行功率控制算法,适用于TD?LTE和FD?LTE同时利用相邻频段的空闲电视白频谱并且两系统所用频段与电视系统频段相邻的场景。算法包括:提出单个TD?LTE用户对电视接收机的垂直干扰表达式,以及整个TD?LTE系统对电视接收机的垂直干扰和对FD?LTE UE的水平干扰表达式;建立基于干扰比例的效用函数及代价函数;构建非合作博弈功率控制优化模型;根据纳什均衡存在性及唯一性定理对非合作博弈功率控制优化模型均衡解的存在性及唯一性进行证明;对非合作博弈功率控制优化模型进行求解。该算法确保了电视系统的正常工作并减小了对FD?LTE系统上行的干扰。

    一种高阶连续极化调制的PDL效应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36774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179004.5

    申请日:2015-04-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367 H04L27/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高阶连续极化调制中PDL效应的补偿方法。首先,分析了PDL效应对高阶连续极化调制信号的影响。其次,提出了采用预补偿消除PDL效应的方法。在该方法中,由于接收端判决区域的划分与接收到的极化状态的极化角密切相关,为了获得最优的补偿效果,设计了以最大化极化角为判决准则的最优预补偿因子。最后,理论和仿真分析得到,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受PDL效应影响的高阶连续极化调制的误码性能,进而提升高阶连续极化调制的频谱效率。

    基于极化失配的功放非线性影响下的全双工自干扰消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3930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22403.4

    申请日:2014-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极化失配的功放非线性影响下的全双工自干扰消除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建立全双工系统模型,全双工系统中两个节点在同一时刻使用相同的载波频段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每一个节点处使用分开的两副正交双极化天线,一副用来发射信号,另一副用来接收信号;并且采用极化失配矩阵对接收端的信号进行极化失配处理,最后对期望信号的幅度相位进行补偿。本发明可以有效的消除存在PA非线性时系统的自干扰;消除性能不会随着非线性自干扰信号功率的增大而出现下降的现象。

    一种基于隔离度的TD-LTE系统上行功率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37380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210525465.X

    申请日:2012-1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52/146

    Abstract: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基于隔离度的TD-LTE上行功率控制方法,适用于TD-LTE系统与电视系统共存的场景,方法包括:设置初始ACIR,每一个TD-LTE UE根据其隔离度设置目标信噪比,路径损耗与ACIR所占比例由参数比例参数决定,以TD-LTE UE对电视接收机的干扰低于门限为前提,以最大化TD-LTE UE及电视接收机的数据速率和为目的构建以比例参数为优化函数的功率控制优化模型,求解功率控制优化模型并计算TD-LTE UE对电视接收机造成的干扰,若能满足对电视接收机的干扰小于门限,则功率控制算法完成,否则调整ACIR值重新进行上述步骤。该功率控制方法保证了TD-LTE对电视系统的干扰在其接受范围内,确保了电视系统的正常工作,同时提高了TD-LTE系统和电视系统的频谱效率。

    一种基于极化距离方差的频谱感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83923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210525419.X

    申请日:2012-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极化距离方差的频谱感知方法,适用于认知无线电网络。所述方法包括:系统检测门限的设定,对空间电磁信号进行连续采样,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信号样本,利用信号频域信号样本得到信号频域Stokes矢量,基于相邻频点间的极化距离得到接收信号的极化距离方差,进而根据信号、噪声极化度的差异,判定电磁信号的有无。该发明可实现对授权用户电磁信号极化信息的应用,有效克服实际中存在的噪声不确定度问题;基于接收信号估计信号极化距离方差,无需信号、信道或噪声的先验知识进行检测;可克服无线信道中的偏振模色散现象,有利于对信号极化状态的高效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