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76842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810139507.3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 云南信通植物药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前采收通关藤种子并对其保存的方法,通过对通关藤种子采收期的确定,并对其进行采收和干燥处理,随后测定千粒重以及发芽率,用以判定种子质量,筛选合格种子,最后对筛选出的合格种子进行保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提前采收通关藤种子的方法,可将种子采收期提前至每年12月,解决了种子采收期与药材采收期相冲突的问题。同时,干燥加工过程只需要3个月,对下一季种苗繁育无影响,操作简单,可行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5075832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510606120.0
申请日:2015-09-2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皮石斛地栽的规范化栽培方法,旨在提供一种产品品质高的铁皮石斛地栽的规范化栽培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种植地;(2)整地;(3)建棚;(4)基质的处理;(5)基质的铺设;(6)移栽;(7)田间管理以及(8)采收。本发明既适于平原地区和缓坡地带推广栽培,又适合于自然生态环境优良的山区、丘陵地带推广栽培。该栽培方法受地势的影响较小,适应性强,适合铁皮石斛人工规范化和规模化栽培的推广,生产出的铁皮石斛既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又能为市场提供高品质、高质量的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7604089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1002452.3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别石斛属植物的方法,属于分子标记技术领域。本发明对样本进行总DNA提取;之后用ITS5F/4R引物扩增,接着使用CodonCode Aligner对扩增产物测序峰图进行校对拼接,去除低质量序列及引物区,用ClustalXv2.0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后,去除俩端的多余序列,将处理后的序列使用Mega6.0软件计算序列的K-2-P距离,分析比较序列的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进化树,从而通过对不同种石斛的ITS序列的聚类来区分石斛物种。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难以用传统的表型特征或理化分析等方法来鉴别石斛属植物的技术问题,能够快速、简便并且准确地鉴别石斛属植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724213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08343.9
申请日:2016-02-2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G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种植铁皮石斛的基质配方,所述基质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以不同直径大小的松树皮和松树锯末为主要原料,辅以石灰石做为辅料,下层为垫有遮阳网的水泥层,经腐熟过后的松树皮和消毒后的石灰石以6:4或5:5的比例混合均匀后铺于下层,本发明的基质配方绿色环保、成本低廉、取材广泛,使用该铁皮石斛基质配方更加具有保水性、附生性、透气性,减少了沙尘暴的物质基础来源,实现了铁皮石斛种植基质配方的创新。
-
公开(公告)号:CN105340553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65980.6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云南希尔康种植有限公司 , 云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银杏林下套种板蓝根的方法,经选地整地、种子预处理后播种,将板蓝根种子和益母草种子采用条播法间隔播入沟内,再经田间管理,当板蓝根苗长到高5~10厘米时停止施肥;此时,将益母草植株在从距地面1~2厘米处向上全部作截干处理;对田间做防护管理,直至板蓝根长成后,割取地上部分,挖出根后去净芦头和泥土,晒干或烘干即得。银杏林下种植板蓝根,充分利用林间闲置的地块,以短养长,创造经济效益。按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进行银杏林套种板蓝根,能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板蓝根根茎快速膨大,有效物质含量大大提高,间隔种植益母草和对益母草截干,能使板蓝根的根茎强壮粗大、长势迅速。
-
公开(公告)号:CN105340552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65800.4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 云南希尔康种植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桔梗与银杏套种的方法,旨在提供一种桔梗产量高的桔梗与银杏套种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整地;(2)选种、栽种;(3)田间管理;(4)采收及加工。本发明可有效提高桔梗的产量,通过采用药渣、石灰石及银杏的防虫功能,以及药渣及石灰石的杀菌功能,可极大降低施药量和施药成本,进而降低桔梗中的农药残留,提高桔梗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5284409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866047.0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云南希尔康种植有限公司 , 云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银杏林下套种油用牡丹的方法,经选地整地、种子预处理后,将油用牡丹种子和白术种子采用条播法间隔播入沟内,待油用牡丹幼苗长高定苗后施用腐殖酸水溶性肥,间隔数天后施用复合肥,之后交替追施腐殖酸水溶性肥和复合肥,将白术植株在从距地面1~2厘米处向上全部作截干处理;对田间做防护管理,直至油用牡丹生长3年,采摘牡丹种子。银杏林下种植油用牡丹,充分利用林间闲置的地块,以短养长,创造经济效益。按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进行银杏林套种油用牡丹,能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油用牡丹根茎快速膨大,有效物质含量大大提高,间隔种植白术和对白术截干,能使油用牡丹的根茎强壮粗大、长势迅速。
-
-
公开(公告)号:CN103173563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128370.9
申请日:2013-04-15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鉴别文山三七与易混品屏边三七的PCR-RFLP方法,该方法的PCR扩增采用的引物是由ITS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组成,所述的正向引物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反向引物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PCR扩增产物纯化后,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MluC Ⅰ、限制性内切酶Nla Ⅳ酶切,在MluC Ⅰ酶切图谱和NlaⅣ酶切图谱中,文山三七与屏边三七酶切图谱完全不同,可鉴别样品是否为文山三七、是否混入了屏边三七。本发明首次成功建立了文山三七、屏边三七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可以准确鉴别文山三七和屏边三七且快速,克服了感官评审难以鉴别文山三七原料的真伪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785393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1010107832.5
申请日:2010-02-10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nventor: 高峻 , 李荣春 , 刘跃明 , 武卫 , 王俊 , 马建文 , 李梦杰 , 蔡新 , 段学良 , 陈贤 , 杨国育 , 黄伟 , 查金仁 , 蒋新能 , 周新孝 , 罗朝光 , 李斌 , 陈小波 , 洪杰 , 洪常青 , 钟颜 , 李双荣 , 熊能 , 马佶 , 刘新 , 冯卫庆 , 张广辉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茶园和食用菌复合生态生产体系的方法,属于复合生态茶园建设、中低产茶园改造、食用菌覆土栽培、食用菌地栽及茶园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针对茶园的多样性和食用菌的多样性,利用茶树修剪枝屑、茶园环境,并结合茶叶、食用菌品质特征及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生产要求,而创新发明的一种复合生态茶园生态生产体系关键技术,同时也是一项能有效提升复合生态茶园生产效益的创新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茶树修剪枝屑为主料制作生产香菇、茶树菇等食用菌菌包及在茶园内的食用菌套种技术,利用食用菌废菌包培肥茶园土壤的循环模式技术。本发明可用于茶园和食用菌复合生态生产体系的建立、中低产茶园改造及茶园土壤改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