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43098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1646786.9
申请日:2018-12-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频谱共享系统的频谱共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涉及卫星通信的技术领域,包括:确定频谱共享系统的网络模型、传输模式以及天线类型;构建频谱共享系统的三维空间模型;基于网络模型、传输模式、天线类型和三维空间模型,构建目标函数;基于网络模型,构建约束条件;在约束条件下,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以基于求解结果,在保证GEO卫星通信系统通信正常情况下,使GEO卫星通信系统和所述NGEO卫星通信系统能够实现共享频谱。本发明可以保证GEO卫星通信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134394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711063398.3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北京清大高科系统控制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分布式电源影响的优化减载方法,配网各节点上传当前时刻的可中断负荷量以及负荷优先级至根节点的集中控制器,集中控制器根据上传信息和潮流约束建立考虑外网等值的优化减载模型;集中控制器通过二阶锥松弛的方法将非线性潮流约束转化为凸的二阶锥形式,从而快速计算出考虑分布式电源出力影响的优化减载量,并将该信息下达至各节点控制单元;各节点执行减载动作后,测量单元监测节点电压是否恢复到额定范围,判断是否完成本轮减载过程。本方法能够在含大量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中实现快速、精准的减载控制,最大限度恢复配网电压,同时保证了分布式电源电压不越限,避免了不恰当的减载引起分布式电源过电压跳闸。
-
公开(公告)号:CN10975628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11654231.9
申请日:2018-12-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4B17/382 , H04B7/185 , H04B17/3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EO卫星通信系统下行链路的频谱感知方法以及装置,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包括:接收待检测对象;判断待检测对象的卫星位置角度处于峰值区域或非峰值区域;在卫星位置角度处于非峰值区域的情况下,从待检测对象中判断GEO信号是否存在,若GEO信号存在,则确定待检测对象为GEO信号,若GEO信号不存在,则确定待检测对象为噪声;在卫星位置角度处于峰值区域的情况下,从待检测对象中判断GEO信号是否存在,若GEO信号存在,则确定不接入待检测对象的频段,若GEO信号不存在,则确定待检测对象为噪声;其中,GEO信号为GEO卫星发射的信号,解决了卫星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743738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654232.3
申请日:2018-12-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频谱共享系统的频谱共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涉及卫星通信的技术领域,包括:确定频谱共享系统的网络模型、传输模式以及地面基站的天线类型;网络模型为以GEO地球站为中心划分出保护区和排斥区的模型;传输模式包括正常模式和频率倒置模式;地面基站的天线类型包括全向天线或定向天线;基于网络模型、传输模式和天线类型,构建目标函数;基于网络模型,构建约束条件;在约束条件下,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以基于求解结果,在保证GEO卫星通信系统通信正常情况下,使GEO卫星通信系统和地面移动通信系统能够实现共享频谱。本发明可以保证GEO卫星通信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63934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654225.3
申请日:2018-12-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4B7/185 , H04B17/345 , H04B17/382 , H04W1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EO卫星通信系统上行链路的频谱感知方法及装置,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包括:接收待检测对象;判断待检测对象的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所共同决定的功率处于模糊区域或峰值区域,其中,第一角度表示GEO卫星与干扰NGEO卫星之间的相对位置,第二角度表示GEO卫星与感知NGEO卫星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处于模糊区域的情况下,若待检测对象中存在信号,则确定不接入待检测对象的频段;在处于峰值区域的情况下,根据待检测对象中的信号存在情况,判断是否接入待检测对象的频段,得到判断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卫星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409690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03487.6
申请日:2013-07-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低活化钢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低活化钢包含:0.08~0.12重量%的C;0.01~0.04重量%的N;0.30~0.60重量%的Ta;0.50~0.70重量%的Mn;1.40~1.60重量%的W;9.0~9.5重量%的Cr;0.15~0.35重量%的V;以及Fe。该低活化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辐照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788688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010118134.5
申请日:2010-03-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V8/12
Abstract: 微型集成化非合作目标探测装置属于微机电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含有:激光发射部分、光学扫描部分和信号接收和处理部分,并集成在一个100mm×35mm×50mm的模块盒内,把经信号调制后的连续波激光光束经光阑、分光镜后透射到作为光学扫描部分的MEMS微反射镜,在对所述连续波激光光束进行二维扫描后,被非合作目标反射回来的光束再依次经过MEMS微反射镜、分光镜反射,由信号接收和处理部分处理,输出非合作目标的相对距离和方位信息。本发明使所述微型集成化非合作目标探测装置的结构更为紧凑,体积大大缩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344591B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810118671.2
申请日:2008-08-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型激光二维扫描测量系统属于激光测量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在微型二维扫描镜的基础上,构成了一个由激光器、该微型二维扫描镜、测距模块、测角模块以及控制器组成的一种用于测定被测目标距离、方位角、俯仰角的微型激光二维扫描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扫描速率快、测量精度高的优点,其最大测量距离为10km,测距精度为3m,测角范围为20°×20°,测角精度为0.1°。
-
公开(公告)号:CN100491571C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710177968.1
申请日:2007-11-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改善低合金高强钢组织和性能的方法,属于钢铁材料领域。本发明利用真空感应电炉重新熔炼原工业化低合金高强钢,增加其中硫和钒的含量,经奥氏体化后在较低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MnS和V(C,N)析出,并及时在奥氏体区施加一定量的压缩变形,再冷却到铁素体相变温度保温一段时间,最后空冷至室温,改善了低合金高强钢组织,提高了力学性能。本发明中析出物的数量易控制,奥氏体变形工艺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可以直接应用于对低合金高强钢组织和性能的改善,特别是增加晶内铁素体数量并且细化整个钢的组织,强度和冲击韧性同时得到了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低合金高强钢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628802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506358.2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激光增材制造低密度马氏体时效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马氏体时效钢,其包含:0.08质量%≤C≤0.15质量%,6.5质量%≤Cr≤10质量%,10质量%≤Ni≤12质量%,3质量%≤Al≤3.5质量%,1质量%≤Ti≤1.5质量%,6质量%≤Co≤7质量%,0.5质量%≤Mo≤0.7质量%,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申请开发了一种适用于激光增材制造的新型马氏体时效钢,通过Ti和Al的添加不仅降低了钢的密度,而且能够有效强化基体。通过利用激光增材制造原位冶金和近终成形的优势,克服了高Al低密度钢在加工制造方面的难题。本申请为航天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轻质高强度结构材料和制造技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