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塔筒管片拼装平台及拼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4655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692110.4

    申请日:2020-07-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塔筒管片拼装平台及拼装方法,包括中心框架、连接段、支撑梁、支撑面板、限位定位销孔、定位销、调平支脚和垫板等构成;八边形中心框架与八根支撑梁通过连接段连接形成拼接平台主体结构;支撑梁顶面焊接支撑面板,支撑面板上设置系列限位定位销孔,插入定位销以实现混凝土塔筒管片的快速精确定位;中心框架边梁底部及支撑梁外端底部设置调平支脚,作为平台的支撑支座以及调平装置;调平支脚底部配置垫板,用于分散上部集中荷载,减少地基局部沉降。本发明可实现风电技术领域装配式混凝土塔筒管片快速、精准拼装,体现即拼即吊的混塔快速施工理念,不失为分片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塔筒管片拼装施工的一种较优技术方案。

    一种深吃水半潜式海上换流站

    公开(公告)号:CN110844012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19018.2

    申请日:2019-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吃水半潜式海上换流站,适用于海上风电开发领域,特别是40米以上水深的远海风力发电领域。所述深吃水半潜式海上换流站包括上部组块、四个支撑立柱、旁通空间、下浮体和系缆锚固系统,所述支撑立柱通过旁通空间与相邻的支撑立柱相连接,所述支撑立柱用于向上支撑上部组块,所述下浮体连接于支撑立柱下方且用于调节深吃水半潜式海上换流站的吃水深度,所述系缆锚固系统用于深吃水半潜式海上换流站的定位及固定;所述上部组块始终处于海面以上,所述支撑立柱部分、下浮体全部和系缆锚固系统全部均处于海面以下。本发明所提供的结构可重复利用,可灵活调整所处位置,并且灾后或除役后的返厂运输过程操作简单,不必进行海上切割。

    一种渔业网箱与浮式风机基础组合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45216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810809883.9

    申请日:2018-07-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渔业网箱与浮式风机基础组合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风电机组、多边形深海渔业网箱浮体;多边形深海渔业网箱浮体包括上部多边形浮体框、底部环梁、中部桁架式结构,上部多边形浮体框与底部环梁之间设置立柱;在上部多边形浮体框上设置风电机组的连接结构;多边形深海渔业网箱浮体的底部设置与锚泊系统的钢索相连的接口;多边形深海渔业网箱浮体设置有可注水压载和提供浮力的分舱。本发明能应用于水深大于50m的深海区域,将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渔业养殖结合考虑,渔业养殖利润丰厚,与新能源风电结合,能够极大缩短成本回收期,并且结构稳定,受力好;并且能够陆上预制,漂浮式运输,减少海上作业量,运输方便;可同时安装多台风电机组。

    用于海上悬索光伏的交叉桩式锚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2632309U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21169514.5

    申请日:2024-05-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海上悬索光伏的交叉桩式锚固结构,包括第一锚固桩和第二锚固桩,第一锚固桩固定连接有导向管,导向管倾斜穿插于第一锚固桩的内部,导线管的两端与外界连通,导向管内设有第二锚固桩,通过设置交叉桩式锚固结构,提高水平承载力,将锚固结构受到的水平力转换为第二锚固桩的压力和对第一锚固桩的拉力,最大程度发挥桩体的承载能力,桩身之间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减少混凝土用量,取消海上灌浆工序,先对第一锚固桩进行沉桩,确保定位简单精确,由于设置了导向管,第二锚固桩的安装方便,采用与第一锚固桩相同的沉桩机构即可,避免使用专用沉桩设备的问题,节省沉桩施工费用,简化海上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效率。

    一种吸力锚回收装置
    9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874252U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20151452.9

    申请日:2024-0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力锚回收装置,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其中,吸力锚回收装置包括:高压喷头系统,用于清理吸力锚锚周表层土体;环向摆动系统,用于所述吸力锚回收装置带动所述吸力锚发生环向摆动;紧固系统,用于所述吸力锚回收装置对吸力锚进行紧固,建立可靠连接;实时监测系统,用于对所述吸力锚发生的环向摆动进行监测。吸力锚回收装置的使用步骤包括:吸力锚回收装置下放、高压喷头清淤、紧固系统紧固吸力锚、吸力锚回收装置带动吸力锚环向摆动、吸力锚回收五个阶段,解决了水下无人高效拆除吸力锚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吸力锚整体无损回收再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