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5123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745286.6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B01J27/24 , C02F1/30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催化降解全氟化合物的氮化硼系材料及其应用,所述氮化硼系材料为:BN材料、BN/TiO2复合材料或BN材料与BN/TiO2复合材料任意比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本发明的氮化硼系材料能够有效降解全氟化合物的氮化硼系材料,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添加其他化学试剂,通过将BN材料和BN/TiO2复合材料应用到光催化领域中,在光照254nm下,可有效降解6:2FTS和Gen‑X。
-
公开(公告)号:CN11310189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278101.5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藻酸钠/锆水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磷去除中的应用。该方法包括将海藻酸钠溶液滴入氯化锆溶液中,滴定成球,再经过交联处理,得到海藻酸钠/锆水凝胶材料。分别采用在恒温摇床中震荡的方式和机械搅拌的方式,静态除磷,结果表明所述海藻酸钠/锆水凝胶材料可高效吸附水中的磷。
-
公开(公告)号:CN11300001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78150.9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B01J20/12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镧改性火山岩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磷去除中的应用。该方法包括用液相沉淀法将火山岩与不同比例的氯化镧复合后,再置于马弗炉中高温煅烧处理,得到镧改性火山岩材料。采用在恒温摇床中震荡的方式,静态除磷,结果表明,所述镧改性火山岩材料可高效吸附水中的磷。本发明相对未改性火山岩吸附性能和吸附速度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710773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482401.7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0/9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物质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采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检测磷霉素及其二醇物的方法。本发明采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检测磷霉素及其二醇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离子色谱仪器及色谱测试条件的选择:色谱柱为低容量氢氧根体系阴极保护柱,抑制器采用电解的膜抑制器,淋洗液为NaOH或KOH溶液;(2)以磷霉素钠为标准品绘制磷霉素标准曲线;(3)以磷霉素氨丁三醇EP杂质A为标准品绘制磷霉素二醇物标准曲线;(4)测试并获得样品中磷霉素和其二醇物的峰面积,代入标准曲线后获得相应的浓度。本发明的方法具有重现性好、检出限低、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和所用离子色谱设备使用广泛等优点,可以同时测试磷霉素和其二醇物。
-
公开(公告)号:CN111514943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0349578.3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B01J35/10 , B01J35/02 , B01J23/80 , B01J20/22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72 , C02F101/38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MOFs衍生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钴盐、锌盐、2‑甲基咪唑和有机溶剂混合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MOFs前驱体,再依次进行煅烧,酸洗得到MOFs衍生材料。本发明通过引入锌离子降低钴的负载,利用煅烧的方式将钴包裹在形成的碳纳米管中以及利用酸洗将材料中部分不牢固的钴颗粒脱除的方式,最终降低了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钴的溶出,而且材料催化性能较高。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得到的MOFs衍生材料和过硫酸盐降解CBZ时,CBZ的降解率可达98%,同时Co离子溶出为78μg/L;降解双酚A时,CBZ的降解率可达100%,同时Co离子溶出为45μg/L。
-
公开(公告)号:CN108423826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0319952.8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或污水的生物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A2O与硫自养联合脱氮除磷反应器及污水处理方法。本发明的反应器包括改良A2O工艺段和硫自养工艺段,其中改良A2O工艺段有包括预缺氧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和二沉池。反应器由于结合异养‑自养反硝化可使脱氮效率达到95%以上,对低碳氮比市政污水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此外,可适当提高分段进水进入厌氧区的比例以保证生物除磷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51494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49578.3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B01J35/10 , B01J35/02 , B01J23/80 , B01J20/22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72 , C02F101/38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MOFs衍生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钴盐、锌盐、2‑甲基咪唑和有机溶剂混合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MOFs前驱体,再依次进行煅烧,酸洗得到MOFs衍生材料。本发明通过引入锌离子降低钴的负载,利用煅烧的方式将钴包裹在形成的碳纳米管中以及利用酸洗将材料中部分不牢固的钴颗粒脱除的方式,最终降低了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钴的溶出,而且材料催化性能较高。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得到的MOFs衍生材料和过硫酸盐降解CBZ时,CBZ的降解率可达98%,同时Co离子溶出为78μg/L;降解双酚A时,CBZ的降解率可达100%,同时Co离子溶出为45μg/L。
-
公开(公告)号:CN102779290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210212122.8
申请日:2012-06-26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环境风险源之间的诱导效应是加剧污染事故恶化的重要因素,然而现有环境风险评估方法中缺乏对相关因素的考虑。针对此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环境风险源风险诱导‑叠加效应场的分级方法,其步骤包括:(1)依据风险化学品类型和辨识临界值,初步排查环境风险源;(2)对筛选的环境风险源进行环境风险分级;(3)对环境风险源所处区域进行区划;(4)计算环境风险源的叠加效应值;(5)划分环境风险叠加效应场级别。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原有环境风险源识别方法在风险源密集、高发区风险值计算结果偏低,无法反映周边环境风险诱发效应的问题,为准确定量高风险区环境风险源风险水平提供了一种科学、可靠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08553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81076.7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10L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L3/101 , C10L3/103 , C10L3/104 , C10L3/105 , C10L3/106 , C10L2290/08 , C10L2290/54 , C10L2290/5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沼气净化装置,用于对基于有机废弃物发酵产生的沼气进行净化,其中,所述沼气净化装置包括筒体、增压泵以及喷射器,所述筒体为大致呈圆筒状的气密罐体并且盛装有弱酸或弱碱溶液,所述筒体在下部侧面设有沼气入口,所述增压泵位于筒体外部并通过管线连接至所述沼气入口,用以将待净化的沼气泵入所述沼气入口;所述喷射器位于所述筒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喷射器的内部空间与所述沼气入口流体连通,所述喷射器的包围所述内部空间的壁上设有多个喷射孔,所述筒体在上部设有沼气出口,用以输出经过净化的沼气。本发明专利可实现快速净化,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安全便捷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692583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09440.2
申请日:2016-01-08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0 , B01J20/28083 , C01P2006/12 , C01P2006/14 , C01P20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硼原子介孔碳材料的软模板合成方法,该方法以β-环糊精作为碳源前躯体,三嵌段共聚物为模板剂,硼酸作为催化剂。硼酸水解后与β-环糊精组装成以硼原子为中心的网状络合物,再与三嵌段共聚物完成分子自组装过程,通过干燥和碳化,最终制备出掺硼的介孔碳材料,硼原子掺杂量最高可达19.36%。将硼原子脱除,可形成具有分层孔道结构的介孔碳材料。本发明制备过程无需有机溶剂的添加,合成由的介孔碳材料可用于水处理、氨气吸附、催化及电化学储能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