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菌藻共生的微藻采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217988U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22558319.9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菌藻共生的微藻采收装置,包括微藻光生物反应器、一级真菌培养器和二级真菌培养器,微藻光生物反应器、一级真菌培养器和二级真菌培养器内均设有搅拌浆和温度调节器,顶部设有可调节灯管;微藻光生物反应器、一级真菌培养器和二级真菌培养器的底部均设有向其内部通入气体的气体分布器;微藻光生物反应器底部通过第一连通管与一级真菌培养器连通或同时与一级真菌培养器、二级真菌培养器连通,一级真菌培养器底部通过第二连通管与二级真菌培养器连通;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上设有控制阀,其进口处分别设有第一过滤部件和第二过滤部件。该基于菌藻共生的微藻采收装置,设备利用率高,设备投资成本低;微藻采收率高达98.7%。

    一种脱泥机用辅助下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326555U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23258146.6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污泥脱水环保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脱泥机用辅助下料装置,通过一号转轴上活动连接一号支撑架,脱泥箱另一端固定连接一号支撑板,一号支撑板上固定连接二号支撑板,二号支撑板固定连接三号支撑板,三号支撑板活动连接二号转轴,二号转轴另一侧活动连接四号支撑板,四号支撑板上固定了连接下料板,下料板通过三号转轴活动连接下料箱,二号转轴固定连接二号支撑架上,通过设置的二号转轴便于带动下料板转动,使得下料箱污泥沿着下料板流入到脱泥箱中,脱泥箱围绕一号转轴转动,底端朝下,同时在二号转轴作用下下料板将会合上,从而便于控制污泥的量。

    一种污水处理用自动加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319920U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23266974.4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自动加药装置,包括药品箱、搅拌箱、连接管,所述药品箱、搅拌箱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管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滑动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滑动板上方,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在连接管内部,所述滑动板底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部通过弹簧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搅拌箱,所述搅拌箱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下方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整体装置可以根据污水排出的情况进行自动加药,在污水停止排出时可以及时停止加药,便于将污水与药物进行很好的混合,从而更好的处理污水。

    一种油、水混合的污水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141686U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23212760.9

    申请日:2020-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水混合的污水分离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沉积物收集出口,所述箱体内设有超声波发生装置、沉积物收集槽、油水分离挡板、旋转刮油板和油储存槽,所述沉积物收集槽上设有进液挡板,所述沉积物收集槽滑动连接所述油水分离腔内侧表面,所述油水分离挡板、所述旋转刮油板、所述油储存槽均固定在所述油水分离腔内,所述进液管、所述出水管、所述废液排出管均与所述油水分离腔连通,所述出油管与所述油储存槽连通,所述沉积物收集槽位于所述沉积物收集出口的正下方。本申请装置采用超声波碎石功能,将沉积物打散,释放油,提高油、水分离效率。

    一种絮凝菌的高密度培养及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508272U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20153655.0

    申请日:2019-01-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絮凝菌的高密度培养及收集装置,包括轴向竖直设置的发酵罐,所述发酵罐内部中心处安装有搅拌轴,该搅拌轴与发酵罐中心轴重合,所述搅拌轴外侧的竖直方向均匀分布有四组搅拌桨,所述发酵罐内壁安装有冷却排管,所述发酵罐内侧底部安装有曝气装置,所述发酵罐外接有分离装置,该分离装置通过输送管与所述发酵罐连通;所述发酵罐顶部设置有驱动所述搅拌轴的动力结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冷却排管、曝气装置、搅拌装置和分离装置的配合,分别对发酵罐内部的温度、氧含量、菌体的分散度和发酵产物的分离进行控制调节,有利于发酵罐内部絮凝菌群的高密度培养,提高絮凝剂的产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