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3775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275778.3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13 , G16C10/0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基础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模拟深水围堰防冲刷结构的实验方法,所述实验方法包括:测算天然泥沙起动流速;选择模型比尺,所述模型比尺包括模型几何比尺与模型流速比尺;确定模型沙起动流速;搭建实验模型基本框架;选择模型沙材料;模型拟合验算以及模拟河段冲刷实验。本发明提供的实验方法,能够对防冲刷结构的防冲刷效果进行评估,在保证足够防冲刷效果的前提下,减小防冲刷结构规模,降低经济成本;在正式施工之前先进行模拟实验,找到合适的防冲刷结构数据,指导实际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877567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59314.3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F16L55/18 , F16L55/1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紫外光固化修复内衬软管自动化铺设系统及铺设方法,自动化铺设系统包括自动折叠输送设备、牵拉单元、减阻单元、控制单元,所述自动折叠输送设备包括支架以及在支架上沿纵向前后设置的第一水平传送带、第二水平传送带,所述第一水平传送带上方设有弹力压紧滚轮,所述第二水平传送带上方、横向中部处设有折叠板件。本发明利用自动化设备自动折叠并输送内衬软管,替代传统人工折叠、输送的操作过程;同时利用拉力计和测速轮实时监测内衬软管所受拉力和安装速度,保证内衬软管安装在正常参数范围内进行,避免内衬软管损伤,提高内衬软管安装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53480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61756.7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唯 , 游新鹏 , 潘桂林 , 袁航 , 彭成明 , 李拔周 , 郑和晖 , 李冕 , 田飞 , 胡伟 , 彭志辉 , 张峰 , 徐鑫 , 李俊 , 崔冰 , 汪仁威 , 李阳 , 厉勇辉 , 张媛 , 颜兆福
IPC: G05B19/042 , G01B11/245 , E01D19/14 , H04N7/18 , H04N23/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机阵列的超高桥塔智能测量与控制方法及其系统,设置有相机阵列监测模块、图像采集与处理模块、监测装置、桥塔状态评估与预测模块、桥塔智能控制与预警模块,通过在桥塔上沿竖向布置标靶,并通过阵列相机监测超高桥塔全高度范围各个标靶的实时位移,监测装置获取环境参数及应力数据,在桥塔状态评估与预测模块建立桥塔结构状态模型,预测桥塔未来线形变化趋势并通过桥塔智能控制与预警模块对桥塔进行实时预警与控制,实现桥塔结构全天候线形的自动监测与智能控制,有效地提高测量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升桥塔建造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842270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19394.5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永涛 , 田唯 , 骆钊 , 潘桂林 , 游新鹏 , 冯先导 , 林红星 , 杨汉彬 , 孙婉静 , 陈迪郁 , 刘建波 , 沈立龙 , 刘聪聪 , 何聪 , 仇正中 , 张磊 , 赵东梁 , 雷鸣 , 肖苡辀 , 容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沉箱水上接高施工方法,首先预制沉箱底座后拖运至深水区域进行接高施工,利用定位桩及相对布置的搅拌设施和起重设施分别进行对应侧的定位,沉箱在海上接高,相当于将沉箱在竖向进行了分解,解决了传统船坞水深不足无法建造超大沉箱的难题,解决了沉箱尺寸增大后传统船坞难以预制和出运的问题,可实现超深水沉箱施工建造。
-
公开(公告)号:CN11642742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42245.4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唯 , 马超 , 杨钊 , 贺祖浩 , 潘桂林 , 石章入 , 饶为胜 , 刘杰 , 汪晨 , 李德杰 , 王新龙 , 孙恒 , 姬付全 , 蒋道东 , 姚兆龙 , 谢孟奇 , 周浩 , 纪晓宇
IPC: E02D17/04 , F15B11/16 , F15B13/06 , F15B19/00 , F15B21/08 , F15B20/00 , B66F3/46 , B66F3/24 , E02D15/08 , E02D33/00 , E02D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连续墙排插式接头钢箱调平伺服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数控泵站,其内置油压传感器;数控泵站控制变频电机转速与阀门动作,实现对液压系统压力实时监控,结合千斤顶的位移传感器进行位移与油压双控。主机,其与数控泵站通过无线通讯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控制平台;若干千斤顶,对称设置于钢箱的四周,用于钢箱的调位;所述千斤顶与数控泵站内置的油缸通过油管连接;位移传感器,其设置于千斤顶上,用于监测千斤顶的顶升高度,所述位移传感器将数据传输至所述主机。本发明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能够对钢箱垂直度进行精准调平,满足钢箱的高精度安装,实现倾角为主控目标,并实时为系统正常工作提供多重安全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00812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705470.9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1N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密实混凝土表面流动性检测方法,通过设置并利用检测装置,可对有一定深度自密实混凝土表面进行流动性检测,通过定时对混凝土表面流动性的检测,得到混凝土表面流动性的丧失过程,从而找到合适的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保证上下层混凝土能融合良好,为混凝土施工方案提供指导意义,保证了混凝土浇筑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67994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25084.7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唯 , 杨钊 , 马超 , 贺祖浩 , 潘桂林 , 纪晓宇 , 石章入 , 饶为胜 , 刘杰 , 姚翔川 , 陈富翔 , 李德杰 , 姬付全 , 王新龙 , 孙恒 , 杨擎 , 姚兆龙 , 蒋道东 , 邱敏
IPC: E02D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异型地连墙钢箱接头接长工装及施工方法,包括:接长工装主箱体,其由钢板焊接而成的框形结构;搁置牛腿,设置在接长工装主箱体侧边;吊装耳板,设置在接长工装主箱体顶端,与接长工装主箱体焊接固定;出浆口,设置在接长工装主箱体侧边;手孔及手孔盖,其设置于接长工装主箱体的侧面;连接钢板,通过连接螺栓将连接钢板固定于所述接长工装主箱体的下部。本发明适用于大型隔舱式锚碇地连墙基础排插式网片刚性接头,使用方法简单,解决了钢箱接长大量钢材浪费的工况,解决了高导墙一期钢箱顶口固定问题,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79073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224310.6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钊 , 马超 , 潘桂林 , 刘杰 , 王通 , 夏欢 , 贺祖浩 , 饶为胜 , 陈富翔 , 王新龙 , 陈培帅 , 姬付全 , 李德杰 , 石章入 , 邱敏 , 孙恒 , 蒋道东 , 杨志勇 , 余俊 , 鹿瑶 , 姚兆龙 , 姚翔川 , 谢孟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连续墙钢筋笼自适应平衡安放平台结构及使用方法,包括平台支架和平衡调节系统;所述平台支架中部贯通以供钢筋笼穿过,所述平台支架顶部设置有支架吊耳,所述平台支架顶部的横向和纵向各设置至少一个水准仪,所述平衡调节系统可调整所述平台支架四角处的高低。本发明实现了对钢筋笼平面位置的定位、对钢筋笼立面垂直度及高程进行自适应平衡调节,为钢筋笼下放精度、地连墙结构质量及后期基坑开挖安全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314922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552600.9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生物净化功能的环境友好型隔根系统,沿着挺水植物种植样线为起始边,向水体中心一侧为宽度边、以水体底部标高为基准,向下扩挖隔离槽单元,在隔离槽单元中填充填料单元,使隔离槽顶部向下空间依次形成有氧区、兼氧区和厌氧区。本发明使植物通过隔离槽单元分隔,防止生态侵占力强的植物种类通过根部对其他植物进行侵吞。
-
公开(公告)号:CN112718851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09342.8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浚淤泥与铬污染土壤协同处置方法,包括:S1,对多个疏浚淤泥样本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并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疏浚淤泥样本,作为铬污染土壤的还原剂;S2,对铬污染土壤进行预处理,使其粒径在10mm且pH值保持在2~5之间,并进行晾晒堆放;S3,在实验确定铬污染土壤与疏浚淤泥样本的最优配比,并依据上述实验方法获得的最优配比,将铬污染土壤与最优配比下的疏浚淤泥样本进行充分混合,加入碱性固化调节剂调节其pH值在9~10之间得到混合土壤;S4,将S3中的混合土壤晒晾1~2天使其脱水固化后,填埋到抗氧化填埋系统中。本发明通过将疏浚淤泥作为六价铬的还原剂,同时解决环境中六价铬的毒害和疏浚淤泥占地的问题,达到了以废治污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