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4937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27431.2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改进的孤岛VSG二次调频控制方法,首先构建孤岛模式下单机VSG系统有功控制环模型,用于模拟同步发电机的调速器系统和机械运动方程,表征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之间的关系;再构建VSG有功环ARX模型,采用递归最小二乘算法对ARX模型的系数矩阵进行在线更新;再设计基于无模型预测控制(Model‑free predictive control,MF‑PC)的VSG二次调频控制代价函数,将代价函数改写为只含控制变量的形式,其余部分用中间变量代替,将代价函数改写成二次规划标准形式,采用内点法求解二次规划问题。本发明依据连续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提高了调频的动态响应速度,解决了传统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方法在面对电力电子变换器参数灵活性和可变性时遇到的建模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9914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27434.6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参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的光伏混合储能系统功率分配方法,采用减法平均算法对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算法的待分解模态数和二次惩罚因子进行参数寻优,根据获得的长时间尺度光伏阵列出力波动,利用VMD算法进行滤波分解,获得不同中心频率的子序列;在分解过程中,采用减法平均算法对VMD参数进行优化,获得最优参数组合;根据混合储能控制要求,将分解得到的独立序列进行重构,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分配给对应的储能单元;考虑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状态,对储能功率指令进行修正,实现功率的二次分配。本发明解决了传统一阶低通滤波效果不佳,VMD方法精准滤波但是依赖参数K和α取值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9652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0508917.7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励磁涌流的逆变器黑启动电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变压器三相磁通分析;计算磁通时域表达式;计算黑启动阶段磁通幅值的最大值;计算不产生励磁涌流的电压建立时间范围;将该电压建立时间作为黑启动电压控制方法的时间参数。本发明控制方法根据变压器铁芯磁链的微分方程,分析在黑启动过程中的磁通的变化和最大幅值。通过令磁通幅值不超过磁化曲线拐点处的磁通值,给出保证变压器在电压建立时不出现励磁涌流的电压建立时间整定范围。对电压参考通过积分器进行积分,实现了逆变器输出电压由零线性升高至最大值的线性升压软启动控制。本方法有效消除了电压建立过程中的励磁涌流,提高黑启动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3759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0550359.5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5G基站备用储能的配电网负荷恢复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领域。该考虑5G基站备用储能的配电网负荷恢复方法,包括5G基站基础模型的构建;5G基站备用电池可调度容量的评估;配电网断电后5G基站不同阶段的运行行为建模;基于5G基站的运行行为与实践中的负载恢复过程的相关性,采用双层优化模型描述5G基站的配电网负荷恢复;求解双层优化模型,完成配电网系统负荷恢复。解决了目前还未有研究关注如何利用5G基站来增强配电网的韧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7411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97883.3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14 , H02J3/48 , H02J3/50 , B60L53/62 , B60L53/63 , B60L53/64 , G06Q50/06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快充电站的需求响应潜力的挖掘方法,考虑到私营的电动汽车快充电站运营商对交通网信息(如电动汽车出行需求等)不敏感,为避免可能出现的充电站利益损失和需求响应潜力浪费,因此将充电站运营商与环境之间的交互过程,建模为马尔可夫链,采用SAC(soft actor critic)算法获取其最优策略,同时为避免电网输出的需求响应信息导致充电负荷违反电网安全约束,采用CPO(constrained policy optimization)算法获得电网的最优策略。该方法对充电站的需求响应潜力进行了深度挖掘,有望为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度提供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783334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253083.9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深圳市泰昂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熊俊杰 , 匡德兴 , 万子镜 , 吴在军 , 全相军 , 胡秦然 , 伍太萍 , 罗平东 , 李伟秋 , 吴朝晖 , 曹刚 , 杨本星 , 苏小青 , 徐守平 , 陈志磊 , 董玮 , 张晓琳 , 朱淼 , 侯川川 , 林鹏峰 , 何国庆 , 汪海蛟 , 孙文文 , 陈拓新 , 吕京航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网型变流器柔性控制方法,步骤如下:针对变流器建立数学模型,依据变流器建立的数学模型构建扩展状态观测器,通过扩展状态观测器估计总扰动并进行在线补偿;构建扩展状态观测器后,依据变流器建立的数学模型设计电流内环控制器,扩展状态观测器和电流内环控制器组成电流内环;组成电流内环后,再构建电压频率外环控制器;基于采用的电压频率外环控制器设计电流内环参考实现柔性控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构网变流器在接入电网模式下,通过扩展状态观测器的构建和电流内环控制器的设计,实现对外部干扰、内部耦合和参数变化的高抑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37500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33789.8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H02J3/14 , G06F18/23213 , G06Q50/06 ,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面向需求响应的空调负荷控制及外特性生成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中分布式能源聚合领域。该面向需求响应的空调负荷控制及外特性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目标区域内所有空调负荷,并聚合目标区域内所有空调负荷;根据预设的变频空调模型,计算空调负荷调节潜力;结合空调负荷调节潜力,生成与传统发电机相对应的空调负荷聚合外特性曲线;根据空调负荷聚合外特性曲线对目标区域内聚合的空调负荷进行控制。本方法方便负荷聚合商定量评估空调负荷调节潜力,且为电力系统制定规划调度策略提供参考,能够有效提升空调负荷资源利用效率,缓解电力系统调峰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31806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57380.2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OGWO的换流器主动支撑型潮流优化控制方法,首先确定风电场预想故障类别,并根据不同的故障类别设置换流站相应的参考功率变化量;再建立灵敏度矩阵、设立优化目标、建立MOGWO算法模型,最后利用建立的模型对海上风电场不同类型故障下系统参数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优优化目标。本发明提出换流器主动支撑柔性直流系统线路潮流控制方法,基于直流电网的系统级控制,利用自适应电压下垂控制来提供额外的自由度并用于直流潮流控制,大大减少了潮流控制的投入成本和运行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17211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43449.9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7 , G06Q50/06 , G06F18/21 , G06F18/213 , G06F18/15 , G06F17/18 , G06F17/11 , G06F17/10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归一化流的新能源与负荷联合场景生成方法,首先输入多变量时间序列数据,并引入多源天气信息,捕捉可再生能源与极端天气条件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再对输入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提高数据准确性;随后建立图归一化流模型:通过可逆变换,捕捉多变量时间序列数据输入的潜在概率分布和非线性关系;最后利用建立的图归一化流模型,联合生成新能源与负荷场景。本方明方法考虑了电力负荷和不同可再生能源资源之间的空间和时间关系,为系统规划和管理决策者提供了有价值的评估信息,增强了在极端天气情况下系统的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0241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680934.3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熊俊杰 , 郑雅铭 , 胡秦然 , 吴在军 , 路小俊 , 张国秦 , 辛建波 , 陈玉树 , 肖戎 , 杨本星 , 彭哲续 , 赵伟哲 , 郑舒 , 李佳 , 匡德兴 , 翟长国 , 燕翚 , 刘牧阳 , 全相军 , 窦晓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30/20 , H02J3/3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高比例新能源的电网强度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分析计及多个新能源场站注入功率的新能源电网潮流,求解新能源电网的电压稳定边界条件,基于电压稳定边界条件计算新能源汇集点处的修正短路比,根据新能源汇集点处的修正短路比及新能源汇集点之外的节点短路比判定各节点处电网强度,分析电网薄弱处。本发明充分考虑了新能源场站间电气距离对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更准确地评估电网各新能源汇集点处的电网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