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03181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188008.9
申请日:2017-03-27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色纺纱配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选定基准色纤维,采集相应颜色数据值;选取部分或全部基准色纤维,以不同组合方式和不同的混合比例进行纺纱制样,测量所有试样的反射率值;将标准样的反射率值及对应比例关系作为训练样本,对LS‑SVM函数模型进行训练;计算得到相应的试样配方C;根据预测配方C进行打样,获得仿样并测量其反射率;比较目标样与仿样的色差,若色差满足预设值,则确定该比例为最佳配方,否则进行配方修正;将最佳配方输入LS‑SVM的训练集,进行训练。该方法采用的基础色纤维种类少,计算得到的配方经过验证与修正后,最佳配方的准确率高,配色简便可靠,效率高,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6987934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105883.6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D01G15/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锡林用错位齿金属针布,包括并排设置的金属齿条,每根金属齿条包括基部,基部顶部分布有一排针齿,其特征在于,针齿在基部上的排列方式以在基部长度方向上相邻的2N个针齿为一个单元重复排列,N为正整数,形成(N+1)错位齿金属针布。本发明保持针齿及基部厚度不变的条件下,齿条上针齿的针尖在厚度方向上,以厚度中心线为轴线,呈左右交替错位分布。因此,当针布包裹于锡林表面之后横向齿密增加,细小纤维束受穿刺梳理的机率提升,从而在保持甚至降低车速的情况下有效提高梳理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92995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49624.8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C02F1/14 , C02F1/30 , B01J13/00 , C08J9/00 , C08J9/36 , C08L1/02 , C08L5/04 , B01J31/22 , B01J35/39 , B01J35/23 , C02F103/30 , C02F101/30 , C02F101/38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凝胶技术领域,具体为光热光催化处理污水的耐盐3D打印复合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分别将增稠剂、光热材料、光催化材料放入高速均质机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基体材料,形成均匀的复合凝胶浆料;S2.将复合凝胶浆料脱泡后转移至3D打印机针筒中,利用直写型3D打印技术,连续逐层打印出具有格栅结构的三维样品;S3.将打印好的格栅结构浸入交联剂中形成结构稳定的3D打印复合凝胶。由于凝胶的亲水性,保证了水分持续向蒸发界面运输,提升了光热水蒸发的速率;复合凝胶纵横交错的格栅结构,促进了马兰戈尼效应的产生,在蒸发含盐污水、废水时,避免了盐结晶的堵塞对于蒸发速率的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70051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23654.2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C07K14/435 , C07K1/107 , C08H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胶蛋白的扩链改性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采用扩链剂对丝胶蛋白进行扩链反应制得分子量增加且分子量分布窄的丝胶蛋白;扩链剂为2,2‑二羟甲基丙酸、2,2‑二羟甲基丁酸、二羟甲基二羟乙基乙烯脲、三(3‑羟丙基)膦或四羟甲基氯化磷;制得的丝胶蛋白的结晶度为20%~50%,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1g/100g水;制得的丝胶蛋白用于制备功能性再生丝胶蛋白材料,或者用于与高分子单体共聚制备再生蛋白纤维。本发明丝胶蛋白的扩链改性方法,扩链后的丝胶蛋白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加且分布更加均一;本发明的产品水溶性低,结晶度高,可应用于药物载体、组织工程服装、家纺等多种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657785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0241437.9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浙江金梭纺织有限公司
IPC: D06M15/285 , D06M11/76 , D06M11/13 , D06M1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牛仔经纱的上浆处理工艺,首先将聚丙烯酰胺分散于水中,加入过氧化氢水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处理一定时间形成粘度为30~50mPa·s的聚丙烯酰胺溶液;然后在得到的聚丙烯酰胺溶液中加入功能助剂,或者进一步地加入水性分子交联剂(不退浆产品添加水性分子交联剂)及其它辅助组分,形成上浆处理液;最后将上浆处理液打入浆纱机浆槽,设置浆液温度为45~85℃,采用浸浆法浸轧经纱上浆,并控制带液率为100~110%,然后烘干至回潮率为8~10%,后上蜡,分绞卷绕为织轴。本方法聚合物安全环保、来源稳定可靠,改性操作简便,在降低经纱上浆率、上浆温度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经纱制成牛仔布后的色深性和牢度,兼赋予牛仔布柔软手感、抗菌功能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115648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1810883095.4
申请日:2018-08-0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新纤仪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吸湿发热性能的测试方法,在对封闭空间内的纤维集合体进行给湿处理的过程中,同步采集纤维集合体在不同时间点的重量、内部的温湿度以及表面的温湿度得到表征纤维吸湿发热性能的指标;指标为内部最大升温值、内部平均升温值、表面最大升温值、表面平均升温值和吸湿发热量H中的一个以上;内部最大升温值和表面最大升温值分别为纤维集合体内部和表面的温度与其对应的空白值的差值的最大值,内部平均升温值和表面平均升温值分别为所有时间点纤维集合体内部和表面的温度与其对应的空白值的差值的平均值,空白值为纤维集合体内部和表面在给湿处理开始前的温度。本发明可实现对纤维吸湿量和升温值的同步测量且湿度环境模拟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51650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62115.1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吴江市鼎盛丝绸有限公司
IPC: D01F6/44 , C08F289/00 , C08F220/44 , C08F21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胶接枝共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首先在引发剂以及加热条件下,将丝胶蛋白与丙烯腈单体以及第二聚合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得到纺丝原液,然后利用纺丝原液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得丝胶接枝共聚丙烯腈纤维;第二聚合单体为羟丁基乙烯基醚或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丝胶蛋白接枝共聚丙烯腈纤维中丝胶蛋白含量不低于15wt%;丝胶蛋白接枝共聚丙烯腈纤维的断裂强度>3.6 cN·dtex‑1,断裂伸长>30%,回潮率>7%;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丝胶蛋白接枝共聚丙烯腈纤维具有较高的吸湿性、抗静电性、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在服装面料和家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80286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723547.5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福建新华源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 东华大学 , 福建华源纺织有限公司 , 福建恒源纺织有限公司 , 福建省立华智纺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锦纶66赛络纺包芯纱及其制备方法,锦纶66赛络纺包芯纱的芯丝为锦纶66单股或多股丝,外包纤维为再生纤维素纤维,或者由再生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组成;制备方法为:将芯丝经导丝轮喂入前罗拉钳口,同时将两根平行的外包纤维粗纱经集合器进入三罗拉长短皮圈牵伸装置,平铺在牵伸区内,外包纤维粗纱经过前罗拉时,芯丝通过导丝架进入两外包纤维粗纱之间,始终位于中间,三者合并加捻卷绕到细纱筒管上,即得锦纶66赛络纺包芯纱。本发明结合了锦纶66和再生纤维素的优良特征,不仅丰富了包芯纱的种类,而且提高了包芯纱的强力、成纱质量和产品的档次。
-
公开(公告)号:CN11516045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808571.2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上海嘉莱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8B37/08 , D06M15/03 , D06M11/83 , D06M16/00 , D06M10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分子基螯合成膜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分子基螯合成膜剂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壳聚糖和氨基酸为原料,通过接枝聚合反应获得所述生物分子基螯合成膜剂,不仅对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螯合作用,而且具备与纺织纤维表面反应的活性基团,有利于金属离子在纤维制品表面的吸附‑还原,沉积层与纤维结合牢固,并且生物分子的天然抗菌特性也赋予纤维制品一定的抗菌等性能,可有效解决金属化纤维制品导电性能与使用性能不能兼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4805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15202.6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浙江金梭纺织有限公司 , 东华大学
IPC: D02H9/02 , D06M13/02 , D06M15/11 , D06M15/3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纱上浆后可移动的分绞装置及分绞方法,经纱上浆后可移动的分绞装置包括分绞棒、分绞棒基座、传动机构、位移传感编码器、PLC控制器和变频器;分绞棒固定安装在分绞棒基座上,分绞棒基座与传动机构相连,传动机构用于驱动分绞棒基座连同分绞棒一同运动;当分绞棒由烘干处运动至干分绞区距离筘齿120cm处,PLC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经运算输出指令到变频器,变频器控制传动机构停止运动;分绞方法为:经纱经过上浆、烘干后穿入分绞棒,经纱与分绞棒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运动至干分绞区距离筘齿120cm处,之后分绞棒停止运动,经纱继续向前运动实现分绞。本发明能有效减少干区断头、适用性广、操作方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