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9610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04384.0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色炭源共聚阻燃聚乳酸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绿色炭源共聚阻燃聚乳酸纤维包括:第一步:制备绿色炭源阻燃改性功能单体(FR);第二步: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下,以Sn(Oct)2为催化剂,将绿色炭源阻燃改性功能单体与丙交酯(LA)在130℃~170℃经开环共聚反应得到绿色炭源共聚阻燃聚乳酸(FR-PLA);第三步:将绿色炭源共聚阻燃聚乳酸进行干燥,使其含水率≤80ppm,在200℃~240℃下熔纺成型得到绿色炭源共聚阻燃聚乳酸纤维。本发明有效避免了阻燃剂毒性大及阻燃剂与基体相容性差、迁移、析出、多次熔融加工热稳性差等问题,所得FR-PLA兼具良好的可纺性和阻燃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603577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1027703.4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F9/08 , B01J23/42 , B01J23/44 , B01J35/0013 , B01J35/06 , B01J35/1019 , B01J35/1023 , B01J35/1061 , D01D5/06 , D01F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添加纳米金属制备具有催化性能的连续SiO2/纳米金属气凝胶纤维的方法。方法包括:将硅酸盐或配制成纺丝原液,然后加入纳米金属催化剂,然后加入凝固浴内,进行反应湿法纺丝,得到含有纳米金属催化剂的原硅酸/硅酸盐纤维,卷绕,常温陈化,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用去离子水或乙醇进行溶剂置换,干燥,即得。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原料便宜易得、反应过程简单、可纺性好的特点。本发明制备的具有催化性能的连续SiO2/纳米金属气凝胶纤维具有丰富的孔洞、高的比表面积、耐高温、耐化学腐蚀,同时纤维比表面积、纤维中纳米金属含量可调,在催化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603564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104678.3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东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F6/84 , C08G18/428 , C08G18/6633 , C08G18/73 , C08G6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氮-磷协效共聚阻燃聚乳酸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氮-磷协效共聚阻燃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步:制备氮-磷协效阻燃单体(FR);第二步: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下,以Sn(Oct)2为催化剂,将氮-磷协效阻燃单体(FR)与丙交酯(LA)在130℃~170℃经开环共聚反应得到氮-磷协效共聚阻燃聚乳酸(FR-PLA);第三步:将氮-磷协效共聚阻燃聚乳酸真空干燥,使其含水率≤80ppm,在200℃~240℃下经熔纺成型得到氮-磷协效共聚阻燃聚乳酸纤维。本发明采用共聚的方法制备阻燃PLA,有效避免了阻燃剂与基体相容性差、阻燃剂迁移和析出、多次熔融加工热稳性差等问题,所得阻燃PLA兼具优良的可纺性和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350111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66915.5
申请日:2015-12-0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介孔磷酸锆负载纳米氧化铜抗菌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第一步:制备氧化铜@介孔磷酸锆凝胶前驱体;第二步:将上述的氧化铜@介孔磷酸锆凝胶前驱体和聚酯在180~270℃下共混造粒,并干燥,最后经熔融纺丝法纺制成介孔磷酸锆负载氧化铜抗菌聚酯纤维;或者,将上述氧化铜@介孔磷酸锆凝胶前驱体、对苯二甲酸(PTA)、二元醇、稳定剂和催化剂按比例加入到聚酯反应器中采用原位聚合利用聚合反应热一步法制备纳米氧化铜@介孔磷酸锆/聚酯抗菌复合材料,干燥,经熔融纺丝法纺制成介孔磷酸锆负载纳米氧化铜抗菌聚酯纤维。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高效,成本低,效用持久,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5332084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866599.1
申请日:2015-12-0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介孔磷酸锆负载氧化铜抗菌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第一步:制备氧化铜@介孔磷酸锆前驱体,在管式炉中氮气气氛下在180~270℃下加热2~5h,得到氧化铜@介孔磷酸锆抗菌粉体;第二步:将上述氧化铜@介孔磷酸锆抗菌粉体和聚乳酸在180~230℃下共混造粒,并干燥,最后经熔融纺丝法纺制成介孔磷酸锆负载氧化铜抗菌聚乳酸纤维。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高效,成本低,效用持久,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5332082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866574.1
申请日:2015-12-0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载银磷酸锆的高效持久抗菌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基于载银磷酸锆的高效持久抗菌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聚酰胺基体,所述的聚酰胺基体中分散有载银磷酸锆粉体。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磷酸锆粉体与多巯基化合物分散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硝酸银,搅拌12~24小时,采用喷雾干燥法去除有机溶剂,将获得的粉体置于800~1200℃环境下煅烧1~6小时,得到载银磷酸锆纳米粉体;步骤2:将载银磷酸锆纳米粉体和聚酰胺树脂经双螺杆造粒机造粒获得抗菌功能聚酰胺母粒;步骤3:将抗菌功能聚酰胺母粒和聚酰胺树脂经熔融纺丝制备基于载银磷酸锆的抗菌聚酰胺纤维。本发明具有高效抗菌作用持久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911746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99141.2
申请日:2015-06-03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储能调温功能的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的第二部分设于第一部分内部,所述的第一部分由包含纺丝级聚酯在内的原料制成,所述的第二部分由包含基体聚合物、相变介质、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活化剂氧化锌和助交联剂在内的原料制成,所述的第二部分具有闭孔结构,所述的相变介质分布于闭孔结构内和闭孔结构之间。本发明制备的储能调温功能的聚酯纤维具有仿皮芯结构或双构分结构,其芯层或原纤具有均匀闭孔结构,相变媒介储存于闭孔空间内或镶嵌于孔壁中间。该结构中的闭孔既可以锚定相变介质,又可以封存空气,使其达到保温协同效应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894667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98683.8
申请日:2015-06-03
Applicant: 长乐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 ,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发光功能的储能调温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步骤1:将多孔纳米粉体、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聚乙二醇丙烯酸酯、聚乙二醇、蓄光型发光颜料和引发剂置于溶剂水中,采用减压超声分散的方法,在65-75℃下反应2~5小时,最后经离心后过滤获得自发光储能调温相变材料;步骤2:将所得的自发光储能调温相变材料经干燥处理后,与聚合物切片经双螺杆共混造粒,再经熔融纺丝获得具有自发光功能的储能调温纤维,其中纺丝温度260℃~315℃,纺速500~3500m/min。本发明制备的自发光功能的相变储能材料具有储能调温能力强、制备成本低、耐热稳定性好、操作简单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28245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0957242.9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B01J27/24 , C02F1/28 , C02F1/30 , C02F1/461 , C02F101/34 , C02F101/38 , C02F103/30
Abstract: 一种源于生物质的氮掺杂碳纳米管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制备方法包括:将富含羟基的生物质碳源,以及小分子化合物氮源、含硫促进剂和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加入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前驱液;将前驱液输通过超声震荡分散后输送到高温反应器中,并在温度为1200‑1500℃以及通入有载气的条件下反应,形成黑色半透明筒状的氮掺杂碳纳米管的气凝胶,该气凝胶在载气气流带动下涌出高温反应器并通过收集装置缠绕成膜,得到源于生物质的氮掺杂碳纳米管膜。本发明氮掺杂碳纳米管膜具有多重催化降解功能,催化性能显著;且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实施,原位一步制备,不需要再经过后续多道制备过程,具有节省能源、缩短制备时长、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分散均匀且与CNT结合牢固的优点,有利于多次循环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56951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89117.7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B01D61/02 , B01D67/00 , C02F1/44 , H01M50/409
Abstract: 一种聚苯硫醚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聚苯硫醚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苯硫醚和聚砜类聚合物经挤出设备共混,得到聚苯硫醚/聚砜类共混物;2)将聚苯硫醚/聚砜类共混物经熔融挤出并流延成型后双向拉伸成膜,再经溶剂N,N‑二甲基乙酰胺进行诱导相分离,得到厚度为5‑50μm的聚苯硫醚纳滤膜。本发明的聚苯硫醚纳滤膜的制备过程简单,材料易得,反应温和,无污染,适合大规模生产,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作为隔膜,具有较高的电解液吸液性,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机械性能及阻燃性等,不仅满足了锂离子电池隔膜需求,而且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并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