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支撑双碳结构复合Ga2O3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01201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095034.8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支撑双碳结构复合Ga2O3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具体为自支撑碳纤维表面生长碳复合Ga2O3复合结构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称取聚乙烯缩丁醛溶解在乙醇中,搅拌直至形成均匀的胶体状溶液;加入硝酸镓,六次甲基四胺溶于上述胶状体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前驱体溶液;将前驱体溶液装入塑料注射器中,进行静电纺丝喷丝过程,利用滚筒接收器上的锡箔纸收集纤维束;将收集的纤维束在烘干后于管式炉中氮气条件下烧结得到碳纤维表面生长碳复合Ga2O3复合结构。所得碳纤维表面生长碳复合Ga2O3复合结构可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能够显示良好好的电化学性能特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石墨烯复合碳包覆Ga2O3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86007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095298.3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碳包覆Ga2O3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利用冷冻干燥和高温烧结制备所述活性物质石墨烯复合碳包覆Ga2O3材料,具体步骤是:(1)配制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加入聚乙烯醇胶体溶液和葡萄糖粉末,搅拌均匀后加入硝酸镓,搅拌至全部溶解;(2)将步骤(1)的溶液在-20℃以下冻结10-15h后,再在真空下干燥20-28h,得到柱形泡沫;(3)将柱形泡沫在50-70℃下烘干后于400℃~650℃管式炉中氮气条件下烧结3~12h得到石墨烯复合碳包覆Ga2O3多孔结构复合材料。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胶体、葡萄糖、硝酸镓的添加质量比为2~3:0.5~1:0.5~1:10~30。所得石墨烯复合碳包覆Ga2O3可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能够显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羟基氧化铝-石墨烯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11732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443149.5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羟基氧化铝-石墨烯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方法是:按比例称取一定量的Al(NO3)3·9H2O和C6H12N4加入到烧杯中,并加入一定浓度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向烧杯加入适量去离子水并搅拌30分钟形成悬浊液,然后转移到水热反应釜内衬中,加入去离子水至内衬容积的80%,在鼓风烘箱中80℃~160℃反应10h~24h,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沉淀置于60~80℃烘箱中烘干,得到羟基氧化铝-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首次将羟基氧化铝复合石墨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该合成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材料制备成本低廉;所得样品结晶性能良好,纯度高,尺寸均匀;电化学性能测试显示其具有明显的充、放电平台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一种氮掺杂Cu3P/C-Cu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79556B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510246523.9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氮掺杂碳包覆Cu3P‑Cu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负极材料为N掺杂、C复合于Cu3P之后,再将该改性的Cu3P直接生长在泡沫铜表面。具体制备方法为将泡沫铜表面用稀盐酸清洗;再将处理过的泡沫铜完全浸没于浓度为2~3g/L的六次甲基四胺溶液中,得到吸附六次甲基四胺的泡沫铜放置于真空烘箱中,50℃下烘干,得到烘干后的泡沫铜;称取纯度为98%及以上的红磷平铺在陶瓷料舟中,平铺厚度为1.0~3.0mm;再将烘干后的泡沫铜至于红磷上方,泡沫铜周围设置有泡沫铜细屑,在氮气保护下,以350℃烧结5h。该合成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氮掺杂碳包覆磷化铜均匀生长在泡沫铜表面,N、C、Cu3P均匀分布;所制备材料电化学性能优异,在锂离子电池中有潜在应用。

    一种Cu2S/Cu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24071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510354769.8

    申请日:2015-06-24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Cu2S/Cu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负极材料为三维多孔网状结构,该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1)取适量硫脲置于容器中,然后加适量去离子水充分搅拌得到均匀溶液,然后再加入适量双氧水;(2)将步骤(1)得到的均匀溶液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并放置若干片泡沫铜,于90~150℃下反应4~10小时后,自然冷却即得到Cu2S/Cu样品。方法简单,可控性强;所制备Cu2S/Cu中Cu2S均匀生长在泡沫铜表面,呈现多孔的网状结构;所制备Cu2S/Cu可直接用作无粘结剂锂离子电池负极,具有较好电化学性能。

    一种各向同性石墨/石墨烯复合微球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77473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610535236.4

    申请日:2016-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无烟煤为原料的各向同性石墨/石墨烯复合微球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得的复合微球负极材料是将石墨化无烟煤得到的石墨微晶和石墨烯薄片粘接形成直径在10‑20微米的微球。具体步骤是将无烟煤经粉碎、除杂、高温石墨化、氧化插层、喷雾造粒处理后得到。石墨微晶在复合材料微球呈无规则排列,使得复合微球在整体上表现出各向同性的特征,一方面解决了传统石墨负极材料因石墨片横卧对锂离子扩散的阻碍,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因锂离子扩散不均匀引起的过充、放电问题。石墨烯在复合微球内部形成连续的导电网络,既有利于电解液的渗入,也有利于提升复合材料的锂离子扩散系数,改善其倍率性能,极具商业推广价值。

    一种首次库伦效率提高的磷掺杂多孔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23118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10937472.3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首次库伦效率提高的磷掺杂多孔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和新能源材料领域。本发明直接以单质红磷为磷源,制备磷掺杂多孔碳负极材料,首先将面粉等有机碳源与红磷均匀混合,置于充满保护气氛的密封罐中煅烧,有机碳源初步碳化形成多孔碳,红磷气化掺入碳材料晶格中,扩大碳材料层间距,同时也引入少量单质磷;为了去除单质磷和进一步提高碳化程度及导电性,将磷掺杂多孔碳材料置于惰性气氛管式炉中进一步煅烧。该法制备的磷掺杂多孔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与面粉等有机碳源直接碳化得到的多孔碳相比,首次库伦效率显著提高,同时表现出较高的可逆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一种自支撑NaVPO4F/C钠离子复合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92656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557397.8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间液相方法制备碳复合氟磷酸钒钠自支撑正极,具体步骤是称取钠源、钒源于小烧杯中,添加去离子水,搅拌20min至其完全溶解,将其转移至水热内胆中,添加去离子水至内胆体积的80%,在100~180℃的鼓风烘箱中水热12~48h。称取磷源及有机碳源于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20min至其完全溶解,之后将自然冷却后的中间相液体缓慢滴加到溶有磷源和有机碳源的烧杯中,搅拌20min至溶液变成橙黄色,加热浓缩至一定体积。之后将碳基体浸泡在液相前驱体中1-4小时,并在70℃的鼓风烘箱中于24h烘干。将浸泡后的碳基体在氮气气氛下350℃预烧2~6h,在650~850℃下煅烧6~12h,自然冷却后得到自支撑NaVPO4F/C电极,以其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显示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复合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3V2(PO4)3/C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92635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557877.4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间液相引碳的方法来制备Na3V2(PO4)3/C正极材料,具体步骤是称取钠源、钒源、C6H12N4于小烧杯中,添加去离子水,搅拌20min至其完全溶解,将溶解后的液体转移至水热内胆中,添加去离子水至内胆体积的80%,在120~160℃的鼓风烘箱中水热24~36h。称取磷源及碳源于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20min至其完全溶解;之后将自然冷却后的中间相液体缓慢滴加到溶有磷源和碳源的烧杯中,搅拌20min至溶液变成橙黄色;之后将烧杯放置在65℃的鼓风烘箱中烘24~36h至其完全干燥成粉末。将所得的抹绿色前驱体粉末放置在氮气气氛下350℃预烧4~6h,在700~800℃下煅烧6~10h,自然冷却后得到Na3V2(PO4)3/C复合材料,以其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显示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NaVPO4F/C复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82180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557117.3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间液相方法制备氟磷酸钒钠/碳复合正极材料,具体步骤是称取钠源、钒源、氟源于小烧杯中,添加去离子水,搅拌20min至其完全溶解,将其转移至水热内胆中,添加去离子水至内胆体积的80%,在100~180℃的鼓风烘箱中水热12~48h。称取磷源及有机碳源于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20min至其完全溶解,之后将自然冷却后的中间相液体缓慢滴加到溶有磷源和有机碳源的烧杯中,搅拌20min至溶液变成橙黄色,在60℃的鼓风烘箱中于48h烘干。将干燥后的前驱体研磨成粉末,于氮气气氛下350℃预烧2~6h,并在650~850℃下煅烧6~12h,自然冷却后得到NaVPO4F/C复合材料,以其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显示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