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9390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181193.5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IPC: G06F30/13 , E02D1/00 , E02D1/02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孔灌注桩的桩端持力层可靠性的判定方法及系统,上述判定方法包括:在桩井掘进至设计持力层的高程范围后,获得有效厚度信息、桩井掘进至设计持力层的高程范围后的各冲程段的贯入度信息和冲孔耗时信息,桩井的周边地表沉降信息、井内泥浆信息、井底平整度信息和井壁倾斜度信息;再根据上述信息对桩端持力层的多项判定指标进行评价;最后根据各项判定指标的评价结果,判断桩端持力层是否可靠;其中,多项判定指标包括地表沉降、井底平整度、井壁倾斜度、桩端持力层的完整性、桩端持力层的连续稳定性、桩端持力层的岩石强度、以及有效厚度这七项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7700514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710135960.2
申请日:2017-03-08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赵长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于软弱地基基础选择结构型式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拟建工程建设场地进行详细勘察,选定地基基础的持力层范围、高程;2)进行基坑开挖并达至选定的持力层高程和开挖范围,尽量保证基坑底面在同一高程;3)对持力层表面的土层进行处理,保证土层物理力学性状的统一;4)在持力层表面或基坑表部,敷设防渗反滤垫层;5)判断是否需要锚固桩施工;若需要则进行锚固桩施工;6)进行扩展筏板基础的浇筑施工。本发明提供的解决方案使基础结构本身和持力层形成一个稳固可靠的整体结构,可大幅度改善和提升道路和桥梁等建筑物基础的整体承载力,还有利于节省投资成本,减小总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07700514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135960.2
申请日:2017-03-08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赵长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于软弱地基基础选择结构型式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拟建工程建设场地进行详细勘察,选定地基基础的持力层范围、高程;2)进行基坑开挖并达至选定的持力层高程和开挖范围,尽量保证基坑底面在同一高程;3)对持力层表面的土层进行处理,保证土层物理力学性状的统一;4)在持力层表面或基坑表部,敷设防渗反滤垫层;5)判断是否需要锚固桩施工;若需要则进行锚固桩施工;6)进行扩展筏板基础的浇筑施工。本发明提供的解决方案使基础结构本身和持力层形成一个稳固可靠的整体结构,可大幅度改善和提升道路和桥梁等建筑物基础的整体承载力,还有利于节省投资成本,减小总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762694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40679.4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地质勘察与建筑物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极深厚复杂强岩溶桩基础的处理方法,通过对备选建设场地的岩溶地基的地质勘察,获取备选建设场地的地质分布信息;根据地质分布信息,在备选建设场地的范围内进行地基基础的设计,并在设计过程中,选定筏板褥垫层及其对应的第一持力层的位置与尺寸,选定冲孔灌注桩和钢管微桩的数量、位置与尺寸,并在备选建设场地下的强溶蚀风化带中选定各冲孔灌注桩对应的第二持力层和各钢管微桩对应的第三持力层的位置及范围的位置及范围;再对地基基础的设计进行可靠性判断,以验证所述地基基础的设计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6799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373402.X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13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隧洞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施工期隧洞围岩分类识别与判定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在隧洞施工期间,获得隧洞开挖所揭示的围岩地质信息,根据围岩地质信息对隧洞当前开挖区域的多项判定指标进行评价;根据各项判定指标的评价结果,获取隧洞当前开挖区域的围岩分类;通过在隧洞施工期间,获得隧洞开挖所揭示的围岩地质信息,来准确掌握开挖区域的实际地质特征,使本发明所提供的施工期隧洞围岩分类识别与判定的方法既能独立用于隧洞工程开挖区域的围岩类别的识别与判定,也能与现有的隧洞围岩分类识别与判定的方法相互配合,在隧洞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实时对采用现有的隧洞围岩分类识别与判定的方法预判的围岩分类结果进行修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