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91760C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710078211.7
申请日:2007-02-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D48/06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混合动力系统用离合器自动结合控制装置,包括有电机、传动机构和离合器作动油缸,传动机构采用凸轮顶杆机构,凸轮顶杆机构包括凸轮轴、凸轮、顶杆组件和滚轮组件,电机输入轴连接凸轮轴,凸轮安装在凸轮轴上,顶杆组件一端与离合器作动油缸的活塞推杆连接,另一端安装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压在凸轮的曲线上;所述凸轮轴上安装位移传感器。本发明采用凸轮顶杆机构结合原有的离合器作动油缸,将电机的转动转换为推动作动油缸的直线运动,并采用凸轮的角位移传感器来采集离合器的行程信号,通过控制电机的转角和转速,就可以控制离合器离合的大小和速度,结构简单、控制可靠、易于工程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1304106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810069859.2
申请日:2008-06-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5004 , B60L3/0046 , B60L11/1874 , H01M2/105 , H01M10/30 ,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35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Y02E60/124 , Y02T10/7005 , Y02T10/7055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混合动力车用镍氢电池组散热不均匀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引流板的散热系统,其电池均布于电池箱内,动力电池组上下对齐,从结构上保证流阻的均匀性;通过调节引流板位置、大小和形状,来调节流场和温度场的分布;前部的电池采用了圆弧形引流板和长条形的引流板,起到减少前部电池和流体换热面积,降低前部电池的温度和导流的作用;动力电池组位于蓄电池箱中间部位的相邻两列电池之间的间距稍微大些,增大流通面积,提高对流换热;后部采用了菱形引流板,对后部的电池起到加强对流换热的作用,从而实现使将各模块之间的温差降低到±2℃以下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0351607C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申请号:CN200610054082.3
申请日:2006-02-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汽车踏板位置感应装置,主要包括踏板组件、曲臂和角位移传感器。其中踏板组件中的踏板和踏板转轴套管焊接在一起,通过耐磨塑料套、转轴螺栓和转轴螺母安装在踏板支架上,踏板转轴套管上装有踏板回位弹簧,角位移传感器的传感销钉与曲臂上端焊接在一起,传感销钉一端插入转轴螺栓上的转轴孔中,另一端插入角位移传感器中,曲臂下端则通过曲臂螺栓安装在踏板上。本发明利用踏板、踏板转轴套管、曲臂和传感销钉构成一曲臂轴,曲臂随踏板转动,带动传感销钉与踏板一起同步转动,使角位移传感器同步感知踏板的实际转动位置,结构简单易于工程化,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013063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710078210.2
申请日:2007-02-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2 , G01M17/007 , G08C19/00 , H04L12/28
Abstract: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性能试验台架,包括发动机、转速转矩传感器、ISG电机、传动连接支撑箱、十字万向节、电力测功机、油耗仪和控制系统等。转速转矩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和ISG电机之间,ISG的定子与离合器相连,传动连接支撑箱与ISG电机定子一起安装到发动机安装端面;传动连接支撑箱中间安装传动轴,传动轴的花键端与离合器摩擦片内花键相连,传动轴的法兰端与十字万向节相连,十字万向节与电力测功机相连。本发明将发动机、电机及控制系统集成,增加转速转矩传感器和传动连接支撑箱,减小传递过程中转矩波动,可对发动机、电机的转速和转矩进行分别控制,对系统的油耗和电池的电压、电流、荷电状态等参数进行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0568612C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810069859.2
申请日:2008-06-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5004 , B60L3/0046 , B60L11/1874 , H01M2/105 , H01M10/30 ,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35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Y02E60/124 , Y02T10/7005 , Y02T10/7055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混合动力车用镍氢电池组散热不均匀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引流板的散热系统,其电池均布于电池箱内,动力电池组上下对齐,从结构上保证流阻的均匀性;通过调节引流板位置、大小和形状,来调节流场和温度场的分布;前部的电池采用了圆弧形引流板和长条形的引流板,起到减少前部电池和流体换热面积,降低前部电池的温度和导流的作用;动力电池组位于蓄电池箱中间部位的相邻两列电池之间的间距稍微大些,增大流通面积,提高对流换热;后部采用了菱形引流板,对后部的电池起到加强对流换热的作用,从而实现使将各模块之间的温差降低到±2℃以下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0561152C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810069524.0
申请日:2008-03-31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混合动力车用动力电池组的温度检测系统,包括温度采集模块、A/D转换模块、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和通讯模块。温度信号由热电偶线传出,控制芯片接收温度的模拟信号后进行相应的模数转换后通过串口输出,本系统采用120路的多路温度采集,每个电池小模块上都分布了一个温度传感器,这样就能准确的测出每个小电池块的温度分布,进而可以采用的相的散热措施,尽量使动力电池的温度分布均匀。采用了4块芯片,其中一个当主芯片,另外的三个当从芯片。采集的数据都是通过串口传输出去。本系统设计简单,成本低,投资少,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025209A
公开(公告)日:2007-08-29
申请号:CN200710078211.7
申请日:2007-02-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D48/06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混合动力系统用离合器自动结合控制装置,包括有电机、传动机构和离合器作动油缸,传动机构采用凸轮顶杆机构,凸轮顶杆机构包括凸轮轴、凸轮、顶杆组件和滚轮组件,电机输入轴连接凸轮轴,凸轮安装在凸轮轴上,顶杆组件一端与离合器作动油缸的活塞推杆连接,另一端安装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压在凸轮的曲线上;所述凸轮轴上安装位移传感器。本发明采用凸轮顶杆机构结合原有的离合器作动油缸,将电机的转动转换为推动作动油缸的直线运动,并采用凸轮的角位移传感器来采集离合器的行程信号,通过控制电机的转角和转速,就可以控制离合器离合的大小和速度,结构简单、控制可靠、易于工程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1794901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010117693.4
申请日:2010-03-0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电池组的散热结构,包括动力电池组、进口环形导流板、T型导流板、菱形导流板、出风导流板、支撑板和绝缘支承固定架。布置在空气流动的上游位置的电池模块平行排列成规则的行和列,布置在空气流动的下游出风口位置的电池模块采用平行交错排列,动力电池两端正负极固定在绝缘支承固定架上,动力电池组中间由支撑板支撑。通过本散热结构,通过抽吸作用,冷风由进口环形导流板进入电池模块,通过换热带走电池在工作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出风口处热风经导流板排出,最终起到冷却效果。本散热结构能保证各电池模块均匀散热,电池安装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适用于圆柱形动力电池组。
-
公开(公告)号:CN101794901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17693.4
申请日:2010-03-0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电池组的散热结构,包括动力电池组、进口环形导流板、T型导流板、菱形导流板、出风导流板、支撑板和绝缘支承固定架。布置在空气流动的上游位置的电池模块平行排列成规则的行和列,布置在空气流动的下游出风口位置的电池模块采用平行交错排列,动力电池两端正负极固定在绝缘支承固定架上,动力电池组中间由支撑板支撑。通过本散热结构,通过抽吸作用,冷风由进口环形导流板进入电池模块,通过换热带走电池在工作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出风口处热风经导流板排出,最终起到冷却效果。本散热结构能保证各电池模块均匀散热,电池安装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适用于圆柱形动力电池组。
-
公开(公告)号:CN101303272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810069601.2
申请日:2008-04-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M1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性能试验模拟操作装置,包括模拟驾驶舱和混合动力传动系统两个部分。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油门踏板、离合踏板、制动踏板、换档手柄来控制模拟装置前部的动力总成。驾驶模拟舱的试验舱中按照实车上的位置安装混合动力总成控制元件,试验人员乘坐在驾驶模拟舱中通过操作规程对前端混合动力传动系统进行控制操作,并通过测功机对半轴进行阻力矩的加载,从而模拟了真实的道路阻力状况。本发明将道路试验的各项操作于试验室中进行,真实地模拟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总成及关键部件的性能,布置紧凑,试验方案简单,易于控制和实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