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主动减振降噪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68346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40331.2

    申请日:2018-05-30

    Inventor: 胡启国 陆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主动减振降噪系统及方法,包括:用于采集并处理发动机振动位移信号的参考采集处理模块、用于采集并处理车身内部振动噪声信号的振动噪声采集处理模块、用于产生与车身振动噪声信号相反的抵消噪声信号的控制源、用于采集和处理抵消噪声信号的误差采集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参考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发动机振动信号,产生激励信号;本发明能根据车身振动的变化自适应调节激励信号以使抵消车身内部振动后的残留信号能达到极小值,并使用于抵消车身内部振动的作动产生的噪声能够基本忽略不计,提高了车辆主动减振降噪的精度和速度,计算量小,实时性好、适用范围广,稳定性高。

    车辆主动减振降噪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6834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810540331.2

    申请日:2018-05-30

    Inventor: 胡启国 陆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主动减振降噪系统及方法,包括:用于采集并处理发动机振动位移信号的参考采集处理模块、用于采集并处理车身内部振动噪声信号的振动噪声采集处理模块、用于产生与车身振动噪声信号相反的抵消噪声信号的控制源、用于采集和处理抵消噪声信号的误差采集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参考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发动机振动信号,产生激励信号;本发明能根据车身振动的变化自适应调节激励信号以使抵消车身内部振动后的残留信号能达到极小值,并使用于抵消车身内部振动的作动产生的噪声能够基本忽略不计,提高了车辆主动减振降噪的精度和速度,计算量小,实时性好、适用范围广,稳定性高。

    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车身高度与车辆姿态协调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46850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240779.X

    申请日:2020-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车身高度与车辆姿态协调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车身高度与车辆姿态的混合逻辑动态模型;S2.调整车身高度与车辆姿态的混合逻辑动态模型中各参数的值,使得车身高度与车辆姿态满足目标设定状态。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车身高度与车辆姿态协调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调节车身高度和整车姿态,改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同时避免电磁频繁切换,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乘客开门下车防撞预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21602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44615.2

    申请日:2018-0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乘客开门下车防撞预警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当前车辆是否驻车的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车门把手处压力状态的压力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后方是否有车辆以及后方车辆车速的第二检测单元、中央处理单元、第一供电单元、第二供电单元以及预警单元;能够根据当前车辆的驻车状态准确检测当前车辆后方是否有车辆驶来,并能够准确评估后方车辆与当前车辆的距离以及车辆的车速,从而做出相应的预警处理,能够有效防止乘客在非安全状态下打开车门,确保乘客下车安全。

    用于下车开门前的乘客警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036102U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20075543.3

    申请日:2018-0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下车开门前的乘客警示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当前车辆是否驻车的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车门把手处压力状态的压力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后方是否有车辆以及后方车辆车速的第二检测单元、中央处理单元、第一供电单元、第二供电单元以及预警单元;能够根据当前车辆的驻车状态准确检测当前车辆后方是否有车辆驶来,并能够准确评估后方车辆与当前车辆的距离以及车辆的车速,从而做出相应的预警处理,能够有效防止乘客在非安全状态下打开车门,确保乘客下车安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