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7919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28257.3
申请日:2025-02-05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体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催化生物质制备富氢气体联产冶炼焦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生物质原料破碎为粒径小于10mm的粉末备用;将冶炼废渣经过破碎、煅烧、活化后备用;将生物质和冶炼废渣成比例混合后,进行热解气化处理,获取富氢气体;所得气化焦炭再进行高温炭化处理,获得冶炼焦炭。该方法利用生物质和冶炼废渣,通过热解气化和炭化处理的方式,获得高品质富氢气体和冶炼焦炭两种目标产物,高品质富氢气体可用于化工合成、燃料等领域,冶炼焦炭可替代煤焦,用于钢铁冶炼行业,实现生物质能源的高效利用,并减少冶炼行业的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773221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105479.9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填充分级多孔介质电解质膜除湿组件流道结构,涉及电解质膜除湿技术领域;一种新型填充分级多孔介质电解质膜除湿组件流道结构,包括以下步骤:设计分级多孔介质流道、多孔介质流道模型构建、仿真模拟验证;一种新型填充分级多孔介质电解质膜除湿组件流道结构,包括电解质膜除湿组件本体,电解质膜除湿组件本体包括空气流道、钛网、气体扩散层和膜电极,膜电极位于气体扩散层之间;一种分级纤维流道,能使流道内反应气体分布更均匀,解决流道对角气体分布较少的问题,提升整体组件物理场的均匀性和除湿效率,分级多孔介质流道填充为金属纤维,具有较好的传热性能,能显著提升组件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6836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07120.4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IPC: B09B3/40 , B09B3/30 , B09B101/70 , B09B101/02
Abstract: 高含水有机固废脱水及低温烘焙一体化装置,包括安装有顶盖的外壳、外桶、脱水碳化桶、微氧调控模块、冲洗模块、微波发生装置、旋转驱动模块、排水排气模块和控制器;外桶固定安装在外壳中;脱水碳化桶转动设置在外桶中;微氧调控模块与外桶连接;冲洗模块安装在外桶的顶部;微波发生装置安装在顶盖上且与外桶上下对应;旋转驱动模块安装在外壳中与脱水碳化桶传动连接;排水排气模块设置在外壳中并与外桶底部连接;控制器分别与微氧调控模块、冲洗模块、微波发生装置和旋转驱动模块连接。本发明烘焙热效率高,能大幅减少CO、NOx、VOCs等气体的生成,提高烘焙固体产率,减少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生产,提高厨余垃圾等高含水有机固废处理产品的附加值经济,环保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707023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113948.3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有机固废热炭联产系统,包括粉碎干燥模块、炭化模块和燃烧换热模块,粉碎干燥模块的出料端与炭化模块的进料口连通,炭化模块的出气口与燃烧换热模块的进气口连通,燃烧换热模块的出气口与粉碎干燥模块的进气口连通;有机固废在粉碎干燥模块内干燥处理后进入炭化模块中炭化处理并从出料口排出,有机固废炭化处理中产生的热解焦油跟随有机固废进行二次处理,高温裂解形成可燃气和焦炭,前者进入燃烧换热模块中燃烧并产生低温烟气进入粉碎干燥模块内。系统结构完整,实现有机固废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达到了自供热和减少热解焦油的效果,同时制备生物炭产品和热水/蒸汽等副产物,具有良好的环保性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7827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113964.2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窑炉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均匀加热气烧窑炉及其工作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窑炉烧制温度不均匀,陶瓷产品成品率低的问题。一种均匀加热气烧窑炉,包括燃烧室和位于燃烧室上方的烧制室,烧制室内设有中心分烟组件和圆周分烟组件,中心分烟组件和圆周分烟组件均与燃烧室相通。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燃烧室内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中心分烟组件和圆周分烟组件注入烧制室内,其中中心分烟管将烟气从烧制室中心向外喷射,圆周分烟组件将烟气从烧制室圆周向内喷射,使高温烟气在烧制室内分布更加均匀,提高陶瓷产品的成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9199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18221.1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F28D7/0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相变多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设计方法,管程为多种不同的工质,壳程为单一种工质;根据管程各个工质的进出口温度、壳程工质进出口温度、管程各个工质物性参数、壳程工质物性参数、管程各个工质的热载荷、壳程工质的热载荷;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将该缠绕管式换热器的管程工质的数量分为若干部分,管程各个部分热载荷之和为壳程热载荷;分别对该缠绕管式换热器所分成的各个部分的管程表面换热系数、壳程表面换热系数、综合换热系数、管程压降、壳程压降、换热面积、轴向有效换热长度和总管长进行设计计算;该无相变多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的管程有多种工质同时换热,且各种工质相互之间不混合,因此,按照管程工质的种类分为若干部分,各个部分均采用微元法对换热量进行设计计算。本发明提出的无相变多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设计方法有计算精度高、设计方法完备、计算效率高等特点,具有高度的商业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857107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69205.5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IPC: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程沸腾管程冷凝的缠绕管式换热器设计方法,按照工质的泡点和露点,所述壳程分为液相段,沸腾段两部分,或者所述壳程分为液相段,沸腾段,气相段三部分,并且分别对相应分段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各段的换热系数、换热量、换热面积和有效换热长度;如果出口段干度小于1,则整个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壳程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液相段和沸腾段;如果出口干度等于1,则整个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壳程分为液相段、沸腾段和气相段三个部分;管程冷凝段存在相变,其换热系数与干度相关。本发明提出的缠绕管式换热器的设计方法有计算精度高、设计方法完备、计算效率高等特点,具有高度的商业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72464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92503.0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料作物饼粕热解制备炭基富磷缓释肥的方法,涉及功能性碳材料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而本发明包括包括以下步骤:油料作物饼粕进行破碎、研磨得到饼粕颗粒、饼粕颗粒烘干去除水分、油料作物饼粕颗粒与添加剂混合均匀、将所得混合物进行热解,得到炭基富磷缓释肥;油料作物饼粕作为榨油后的废弃物,除了不易储存之外,自身含有的抗营养成分使其利用率低,大量被废弃。本发明采用热解的方法,使油料作物饼粕转化为富磷生物炭,同时通过添加剂改性油料作物饼粕,提高生物炭中有效磷的转化率,延长磷在土壤中的释放时间。所得炭基富磷缓释肥有效磷含量在40.2%‑82.6%,其中水溶性磷含量占比为43.6%‑61.3%,满足环保缓释磷肥国标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857108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0070759.7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IPC: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程冷凝管程沸腾的缠绕管式换热器设计方法,所述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壳程和管程分为液相段和冷凝段两部分,或者所述壳程分为液相段、冷凝段和气相段三部分,其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输入工质的物性参数,输入设计的额定工况,根据设计要求,给定结构参数,按照工质的露点温度和泡点温度将壳程分为液相段、冷凝段和气相段三个部分,分别计算三部分对应的换热系数hL、hTP(j)和hG。本发明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壳程空间,采用单相对流传热计算方法,确定液相段的换热面积、换热量、有效长度等,该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的设计方法有计算精度高、设计方法完备、计算效率高等特点,具有高度的商业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81221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22016.1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厂余热回收用热泵,属于热电厂余热回收领域,包括换热罐,所述换热罐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换热罐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进水管,所述换热罐的底部连接有回水管、第一排污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回水管与第一进水管相互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出气管的外侧套设有换热罩,所述出气管的外壁与换热罩的内壁之间设有螺旋管。本发明采用喷淋的方式将水雾与高温蒸汽进行循环式充分换热,换热后蒸汽中的杂质可沉淀至水体内,最后在排出时可再次进行换热,充分吸收蒸汽中的热量,降低热量损耗和浪费,另外对水体可进行两次过滤处理,确保换热后的水质,从而方便后续对水体的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