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87566B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211537388.X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L9/40 , G06F21/62 , H04L67/12 , G06F9/455 , H04L67/10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能源电力系统服务器隔离架构,所述架构采用虚拟程序Xen实现,Xen有一层以上,最底层和最高特权层是Xen程序本身;所述架构依据下列位置部署:两个在特权域Domain0中的软件模块,一个针对数据隔离,一个针对网络隔离;一个标记服务(Labeling Service)部署在云服务提供商的存储设备上;Pedigree操作系统级信息流追踪组件,安装在使用OmniSep的新能源发电站用户虚拟机实例上;解决了阻止云服务上的敏感信息泄露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2839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18219.7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安全测试的电力数据仿真系统及方法,包括选择方法模块,选择方法模块与融合建模模块连接;融合建模模块与测试拓展模块连接;测试拓展模块与监测预警模块连接;监测预计模块与关系结论模块连接;选择合适的系统数据模型方法进行建模,并且通过文本语义解析简化几何语义删除不必要的属性信息,结合已有标准筛选出简化之后文本的关键文本特性和空间信息特性,完成对数据模型的处理,接着运行建立好的模型,同时对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实现对安全的测试,监测后对运行状态进行预测实现对后续安全的保障,最后对此次仿真测试进行记录与总结;避免了加载困难的问题,并且避了免数据丢失。
-
公开(公告)号:CN11573355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155477.8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B10/516 , H04B10/50 , H04B10/0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扫频激光器和弱反光栅阵列的光纤编码方法,包括:由激光器模块发射出C波段扫频光脉冲信号;扫频激光脉冲信号发出后通过环形器进入待测光链路;待测光链路上的每个编码节点都放置有一串不同中心波长组合的弱反射光栅阵列,每个光栅都有选择性地将脉冲的特定波长反射一部分,剩余光功率继续沿光链路传输完成对之后节点的编码;反射回监测端的编码脉冲信号经由环行器到达波分解复用器,光脉冲在此处按照波长分解为一路以上,并由光电探测器阵列转换为电信号后由采集卡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并由上位机处理;解决了现有编码技术不能适用于实现对大规模、可靠性要求高全光网络的串行编码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432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599451.1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密钥加密的远程计量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涉及智能计量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进行数据读取请求并基于第一加密初始化;传输认证码与终端验证;通过第一判断执行一致性校验与操作。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量子密钥加密的远程计量数据传输方法在每次检测到数据读取动作时,与设定阈值比较从而判定数据读取请求是非法还是合法的,如果是非法的则发起第一动作,合法的则发起第二动作,确保数据读取的安全性;本发明计量设备和计费平台之间通信时,都通过将QKD模块生成随机数加入生成认证码,可避免攻击者通过暴力猜解的方式获得计费平台的解密密钥。
-
公开(公告)号:CN11583420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78028.7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L9/40 , H04L41/0631 , H04L67/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控系统违规外联告警系统,包括安装智能代理(3),所述安装智能代理(3)连接有互联网检测器(2),内网分级部署(4)连接有集中管控中心(5);所述安装智能代理(3)与内网分级部署(4)连接有违规外联发现(6),所述违规外联发现(6)连接有信息单向导入(7),所述信息单向导入(7)连接有连接阻断控制(8),所述连接阻断控制(8)连接有结束(9);智能代理程序会自动运转,主动向互联网服务器发送信息,实现对存储介质的监控,通过构造标准HTTP协议伪装用户访问网页顺利地穿透防火墙,提高了阻断的稳定性,实现了保密的同时能够发现具体违规外联用户的详细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362724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750188.1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的输电网线路冰覆盖图像识别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终端,应用于对输电网线路的图像读取;边缘计算单元,应用于对图像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处理,且设置在视频监控终端的输出末端;图像处理单元,电性连接在所述边缘计算单元的输入端。该基于5G的输电网线路冰覆盖图像识别方法,通过设置除雾摄像机作为视频监控终端,在输电网线路被冰雪覆盖时,视频监控终端的镜头可完成除雾旋转的工作,从而保证在重覆冰条件下视频监控终端仍能正常拍摄,视频监控终端将视频数据传输给边缘计算单元,通过边缘计算单元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单元的存储能力,从而将业务本地处理,进而缓解数据传输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66739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011355141.7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V10/94 , G06V10/96 , G06V20/52 , G06F9/50 , G16Y10/35 , G16Y20/10 , G16Y30/00 , G16Y40/10 , G16Y4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5G技术和边缘计算的覆冰监测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基于5G边缘计算实现覆冰视频数据的本地化处理,将具有计算能力的硬件单元集成到前端,实现具有边缘计算能力的新型覆冰视频监控系统。在边缘计算中,计算通常发生在数据源的附近,即在视频数据采集的边缘端进行视频数据的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基于智能计算模块执行成本计算,对实时采集的视频数据执行部分或全部计算任务,同时结合了5G的网络传输优势,这能够为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请求提供及时的应答服务,克服现有技术中,图像及视频上传监控中心不清晰、不及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345229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103658.3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实时信息集中展示系统,属于智能电网领域。该系统包括3D图形处理器、数据库服务器、控制服务器、信息展示模块、信息展示控制管理模块、信息展示移动控制模块、大屏、大屏控制模块、数据通讯模块和处理终端;所述处理终端通过3D图形处理器进行3D图形处理,与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通过控制服务器实现对控制管理模块、信息展示移动控制模块和大屏控制模块的控制,通过数据通信模块与外界系统行有线或无线数据传输,实现显示界面、显示内容的切换以及大屏并行的协调,实现大屏显示内容、界面的一键切换。本发明利用三维显示技术,实现调度运行综合信息显示一体化、全景化、精益化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7168291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444876.9
申请日:2017-06-14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5B2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23/0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AHP理论的自动化设备状态评价监测装置,包括设备状态模糊综合评价器和智能移动设备监测装置,设备状态模糊综合评价器通过控制大厅无线通讯装置与智能移动设备监测装置相连,智能移动设备监测装置包括车身,回转支承,回转电机组件,监测臂组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防倾覆组件,第一,第二旋转电机,车轴组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照明灯,第一,第二避障装置和控制单元。本发明通过设备状态模糊综合评价器可以适合变电站各种设备,通过智能移动设备监测装置提供了准确的数据,通过动作控制器接收信息,不需要人工操作,实现了无人移动智能化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74324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585015.9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通信的防窃听方法及系统,涉及量子通信技术领域,包括使用QKD模块生成随机数,随机数通过量子通信信道传递到防窃听装置并被分割为频率部和振幅部;对每个频率部的频率值进行判断,检查是否落在超声波频率范围,通过动态调整频率和振幅生成干扰波;采集当前环境的声音强度,根据环境声音的变化,调整干扰波的振幅。本发明所述方法提高了整个防窃听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实现了针对超声波频率范围的特定防御,有效阻止了利用超声波进行的窃听行为,提高了干扰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了干扰波的隐蔽性和有效性,提高了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还确保了通信过程在复杂环境中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