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埋煤层开采关键层采动裂缝演化模型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730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83002.5

    申请日:2024-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埋煤层开采关键层采动裂缝演化模型计算方法,包括根据相似模拟实验,将采动裂缝分为Ⅰ‑Ⅰ型采动裂缝和Ⅰ‑Ⅱ采动裂缝;根据采动裂缝扩展方向的应力关系,确定岩层破断角;建立采动作用下下行Ⅰ型采动裂缝发育深度计算模型;建立上行Ⅰ型采动裂缝演化高度计算模型;建立上行Ⅱ型采动裂缝演化高度计算模型;通过下行Ⅰ型采动裂缝发育深度、上行Ⅰ型和Ⅱ型采动裂缝发育高度,建立采动裂缝贯通判定模型。本发明通过对矿井工作面开采采动裂缝的演化特征的研究,提出了符合现场实际生产条件的采动裂缝计算模型,并将微观和宏观裂缝研究方法相结合,得出了采动裂缝贯通的判别式,提高了采动裂缝在矿井实际生产中的指导作用。

    一种综掘工作面通风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05580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207897.4

    申请日:2019-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掘工作面通风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搭建煤矿局部通风设备智能调节测试实验平台;步骤二、进行风筒出风口单参数调控实验,获取风筒出风口口径变化、风筒出风口偏转角度变化及风筒出风口距掘端面距离的变化对综掘面巷道内粉尘浓度、模拟瓦斯浓度和风速的影响趋势;步骤三、进行风筒出风口多参数调控实验,获取综掘工作面通风优化方法。本发明通过煤矿局部通风设备智能调节测试实验平台模拟实际巷道内粉和瓦斯的产生及瓦斯场、粉尘场和风流场受到煤矿综掘工作面风筒出风口的大小、方向和角度的影响,进而筛选出最优的综掘工作面通风方法。

    一种围岩裂隙稳态成像技术与方位识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401938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510823910.4

    申请日:2015-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围岩裂隙稳态成像技术与方位识别系统,包括方位指示柱、稳态成像孔内固定圆盘、孔壁滑动滚轮、探头固定圆管、缆线出口、连接头、指南针以及探头输送圆管,探头固定圆管下部设有缆线出口,探头固定圆管上部连接稳态成像孔内固定圆盘,稳态成像孔内固定圆盘外侧面设有若干个孔壁滑动滚轮,稳态成像孔内固定圆盘中部设有若干根方位指示柱,探头固定圆管下部连接探头输送圆管。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实现钻孔窥视探头中央固定与稳态成像,孔壁滑动滚轮达到省力目的与孔壁无损探头输送,具有孔内方位指示并且质轻高强,便于携带。

    一种计算巷道掘进迎头顶板挠度及最大空顶距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9442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47438.X

    申请日:2023-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计算巷道掘进迎头顶板挠度及最大空顶距的方法,该方法为:根据巷道掘进过程中顶板及两帮围岩受力形式和支护状态,将所掘巷道在空间上划分为三个区:掘进迎头扰动区、临时支护区及永久支护未稳定区,掘进迎头扰动区的下侧为即将掘进的煤壁,将三个区的直接顶上的覆岩层作为连续体进行力学分析,其整体承载,且处于弹性变形阶段,不考虑非连续塑性破坏,且直接顶上还具有基本顶,建立巷道掘进顶板力学模型,根据建立的巷道掘进顶板力学模型计算巷道掘进迎头顶板挠度及最大空顶距。本发明可在巷道开挖前预判其掘进迎头的最大空顶距,为后期临时支护参数设计提供依据,计算结果较精确。

    一种地质钻孔窥视镜头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796742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011622129.8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钻孔窥视镜头,其包括:窥视镜头头部、窥视镜头尾部和用于调节窥视镜头头部与窥视镜头尾部相对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窥视镜头头部和窥视镜头尾部铰接,角度调节装置的一端与窥视镜头头部连接,角度调节装置的另一端与窥视镜头尾部连接;角度调节装置包括牵引绳、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牵引轮和角度调节驱动机构,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窥视镜头头部下端的一侧,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依次经过第一导向轮、牵引轮和第二导向轮固定在窥视镜头头部下端的另一侧,所述牵引绳的中部缠绕在牵引轮,牵引绳在牵引轮上的缠绕圈数至少为一圈。本发明质钻孔窥视镜头的前端可以进行偏转,当钻孔发生错位时,镜头可避开错位,完成窥视作业。

    软岩巷道底鼓量计算、控制及控制方法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38422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178047.3

    申请日:2021-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岩巷道底鼓量控制方法,其包括巷道底角注浆锚索加固,巷道底板间隔设置反拱梁,反拱梁之间的巷道底板上设置金属网;所述巷道底角注浆锚索加固包括:底角锚索钻孔施工,锚索安装及封孔施工,检查封孔质量,注浆设备安装、注浆;所述巷道底板间隔设置反拱梁包括:反拱梁基础开挖,模板安装,绑扎钢筋,混凝土浇筑。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软岩巷道底鼓量控制方法的确定方法及软岩巷道底鼓量计算公式的获取方法。本发明底板支护工艺简单,降低了底鼓治理的成本,实用性强,推广应用价值高。本发明的计算过程简单,在已知巷道底板水平移进量的前提下便可计算出底鼓量。

    一种综掘工作面通风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0558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1207897.4

    申请日:2019-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掘工作面通风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搭建煤矿局部通风设备智能调节测试实验平台;步骤二、进行风筒出风口单参数调控实验,获取风筒出风口口径变化、风筒出风口偏转角度变化及风筒出风口距掘端面距离的变化对综掘面巷道内粉尘浓度、模拟瓦斯浓度和风速的影响趋势;步骤三、进行风筒出风口多参数调控实验,获取综掘工作面通风优化方法。本发明通过煤矿局部通风设备智能调节测试实验平台模拟实际巷道内粉和瓦斯的产生及瓦斯场、粉尘场和风流场受到煤矿综掘工作面风筒出风口的大小、方向和角度的影响,进而筛选出最优的综掘工作面通风方法。

    一种地质钻孔窥视镜头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96742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622129.8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钻孔窥视镜头,其包括:窥视镜头头部、窥视镜头尾部和用于调节窥视镜头头部与窥视镜头尾部相对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窥视镜头头部和窥视镜头尾部铰接,角度调节装置的一端与窥视镜头头部连接,角度调节装置的另一端与窥视镜头尾部连接;角度调节装置包括牵引绳、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牵引轮和角度调节驱动机构,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窥视镜头头部下端的一侧,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依次经过第一导向轮、牵引轮和第二导向轮固定在窥视镜头头部下端的另一侧,所述牵引绳的中部缠绕在牵引轮,牵引绳在牵引轮上的缠绕圈数至少为一圈。本发明质钻孔窥视镜头的前端可以进行偏转,当钻孔发生错位时,镜头可避开错位,完成窥视作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