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097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07360.7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小麦WRKY转录因子基因TaWRKY1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基因TaWRKY1开放阅读框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基因TaWRKY1在小麦与条锈菌互作中受条锈菌侵染诱导表达,在小麦抗条锈病中起负调控作用。本发明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创制TaWRKY1基因编辑突变体植株,基因编辑突变体小麦叶片上的产孢量明显减少,过敏性坏死增多,表明编辑基因TaWRKY1能够提高小麦对条锈病的抗性。本发明为小麦抗条锈病品种的培育提供一种抗病种质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872640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104915.7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麦转录因子基因TaSGT1及其应用。本发明构建了包含基因TaSGT1的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获得过表达TaSGT1的转基因植株,并验证了转基因过表达植株对条锈菌主要的流行小种表现出抗性。同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TaSGT1进行特异性沉默得到转基因植物,确定TaSGT1基因在小麦抗条锈病中起正调控作用,并利用该基因创制了抗锈的品系,为抗条锈品种的培育提供了优良的小麦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60687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910849579.1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Q1/6895 , C12Q1/6851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品种培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小麦抗锈病品种改良的转录因子及其筛选获得方法,转录因子为TaWRKY19及二穗短柄草中的WRKY转录因子BdWRKY67。TaWRKY19的编码ORF序列为SEQ ID NO:1。二穗短柄草WRKY转录因子基因BdWRKY67的编码ORF序列为SEQ ID NO:2。本发明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获得了WRKY转录因子的RNAi突变体,接种短柄草锈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发现BdWRKY67的RNAi植株抗病性显著提升。TaWRKY19转录因子的沉默植株小麦抗病性显著提升,而瞬时过表达植株对条锈菌的抗性也是明显减弱,可以用于小麦抗条锈病遗传改良。
-
公开(公告)号:CN11637583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604788.6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麦翻译起始因子TaeIF4A及其应用。小麦翻译起始因子TaeIF4A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小麦翻译起始因子TaeIF4A的ORF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小麦翻译起始因子TaeIF4A过表达植株,可以显著增强小麦对条锈病致病菌的抗性。本发明揭示了TaeIF4A作为正调控因子在提高小麦条锈病抗性中的用途,为抗条锈病小麦品种的选育和改良提供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834224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015207.1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12N5/078 , C12N5/10 , C12N5/07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5/0634 , C12N2501/11 , C12N2501/115 , C12N2501/155 , C12N2501/727 , C12N2506/02 , C12N2506/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血细胞的诱导分化领域,提供一种建立人多能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血细胞的方法,包括两大步骤:A. 人多能干细胞诱导分化为CD31、CD34的造血祖细胞;B. CD31、CD34的造血祖细胞诱导分化为人成熟血细胞。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采用了单层细胞培养结合悬浮细胞培养的两步法诱导方式,简化了诱导程序,缩短了诱导时间,操作简单,具有高效、稳定的技术特点,采用无饲养层细胞的诱导分化体系,诱导得到的血细胞具备生物安全保障,能够满足临床转化和临床实验的要求,医学转化价值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923877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179808.0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12N5/073
Abstract: 一种建立DOX调控的猪体细胞诱导重编程体系的方法,包括:1)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分离培养;2)猪胎儿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第一代iPS;3)第一代iPS分化为猪第二代成纤维细胞;4)第二代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第二代iPS。本发明成功地建立了DOX诱导猪体细胞重编程体系,成功建立了四因子拷贝数一致的猪第一代iPS,获得了基因型一致的第二代成纤维细胞,成功使第二代成纤维细胞无需基因导入直接在DOX条件下就可以诱导形成第二代iPS;第二代成纤维重编程过程无需外源基因的重新导入,无需考虑病毒制备及感染效率,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本发明为研究猪重编程机制及小分子化合物诱导重编程提供了新的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3923877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79808.0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12N5/073
Abstract: 一种建立DOX调控的猪体细胞诱导重编程体系的方法,包括:1)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分离培养;2)猪胎儿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第一代iPS;3)第一代iPS分化为猪第二代成纤维细胞;4)第二代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第二代iPS。本发明成功地建立了DOX诱导猪体细胞重编程体系,成功建立了四因子拷贝数一致的猪第一代iPS,获得了基因型一致的第二代成纤维细胞,成功使第二代成纤维细胞无需基因导入直接在DOX条件下就可以诱导形成第二代iPS;第二代成纤维重编程过程无需外源基因的重新导入,无需考虑病毒制备及感染效率,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本发明为研究猪重编程机制及小分子化合物诱导重编程提供了新的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970978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28007.7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条锈菌效应蛋白基因Pst_4593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小麦条锈菌效应蛋白基因Pst_4593开放阅读框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基因正调控条锈菌对小麦的致病性,沉默小麦条锈菌效应蛋白基因Pst_4593能够提高小麦对条锈病的抗性,小麦相关防御基因TaPR1、TaPR2、TaPR5的相对表达量显著提升。小麦条锈菌效应蛋白基因Pst_4593与条锈菌吸器的诱导表达相关,小麦条锈菌效应蛋白基因Pst_4593编码的蛋白还具有脂肪酶活性,能够影响条锈菌的致病性。本发明为小麦抗条锈病品种的培育提供一种抗病种质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8516330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77706.7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麦N端乙酰化酶TaNaa50及其应用。通过构建过表达重组载体,结合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获知小麦N端乙酰化酶TaNaa50在小麦与条锈菌互作过程中发挥正调控功能,过表达所述N端乙酰化酶TaNaa50的编码基因,小麦对条锈菌的抗性提高。本发明明确了所述小麦N端乙酰化酶TaNaa50在小麦抗条锈病的免疫反应中的生物功能,为培育抗条锈病的小麦品种提供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851632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968635.4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麦RNA乙酰化酶TaNAT10及其应用。小麦RNA乙酰化酶TaNAT10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本发明通过反向遗传学方法获知编码该酶的TaNAT10基因在小麦与条锈菌的非亲和互作中抑制表达,亲和互作中上调表达,在小麦与条锈菌互作过程中发挥负调控功能。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获得TaNAT10基因编辑小麦植株,对条锈菌表现出抗病性,表明敲除TaNAT10基因增强了小麦对条锈菌的抗性。本发明明确了小麦RNA乙酰化酶TaNAT10在小麦与条锈菌互作过程中的作用,为创制抗条锈病的小麦品种提供基因资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