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1988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86133.5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蚌埠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新型干法厚膜电极极片的水系钠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分别与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将混合物进行低速和高速剪切混合,将粘结剂混合至短丝状,然后移至捏合机中进行捏合,将粘结剂揉搓至纤维丝状,再进行辊压,与集流体在辊压机设备中辊压成“夹心饼干”状厚膜电极卷,裁切得到钠离子电池正极和钠离子电池负极。所组成的水系钠离子软包电池0.1C倍率下,软包电池首圈放电容量为53.3mAh,循环第30圈时其容量保持率为96.8%,首次放电比容量达90.01mAh/g,首次库伦效率为99.46%,因此,组配的水系钠离子厚膜电池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和容量发挥;从而为水系钠离子储能电池产业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61125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56686.9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蚌埠学院 , 恩力能源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IPC: C01B25/45 , C01B32/05 ,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4 , H01M10/058 , H01M10/36 , H01M10/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M掺杂磷酸钛钠与碳复合钠电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电池。本发明通过超临界高压反应釜设备制备水系钠电用金属M掺杂磷酸钛钠负极材料,来提高制备金属M掺杂磷酸钛钠的反应速率和反应程度。通过集热式搅拌器在120℃对混合溶液快速搅拌干燥处理,避免活性材料与碳材料在溶液中的分层和混合不均匀的现象。在惰性气体氛围下高温煅烧碳化,制备金属M掺杂磷酸钛钠与碳复合钠电负极材料。采用二维或三维导电碳材料添加+表面碳包覆技术,构建了致密的导电网络,增强了金属M掺杂磷酸钛钠颗粒和颗粒之间的导电连接,提升了金属M掺杂磷酸钛钠与碳复合钠电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611257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1356686.9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蚌埠学院 , 恩力能源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IPC: C01B25/45 , C01B32/05 ,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4 , H01M10/058 , H01M10/36 , H01M10/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M掺杂磷酸钛钠与碳复合钠电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电池。本发明通过超临界高压反应釜设备制备水系钠电用金属M掺杂磷酸钛钠负极材料,来提高制备金属M掺杂磷酸钛钠的反应速率和反应程度。通过集热式搅拌器在120℃对混合溶液快速搅拌干燥处理,避免活性材料与碳材料在溶液中的分层和混合不均匀的现象。在惰性气体氛围下高温煅烧碳化,制备金属M掺杂磷酸钛钠与碳复合钠电负极材料。采用二维或三维导电碳材料添加+表面碳包覆技术,构建了致密的导电网络,增强了金属M掺杂磷酸钛钠颗粒和颗粒之间的导电连接,提升了金属M掺杂磷酸钛钠与碳复合钠电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65897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80215.3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蚌埠学院 , 上海交通大学绍兴新能源与分子工程研究院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83 , H01M4/48 , H01M10/054 , H01M10/36 , C01G45/12 , C01G3/02 , C01F7/02 , C01F5/06 , C01G9/02 , C01B32/312 , H01M4/131 , H01M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修饰改性锰酸钠正极材料、电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钠离子电池,首先,制备锰酸钠正极材料;其次,按质量分数为95%~98%称取锰酸钠正极材料,0.5%~1%三维导电炭材料,0.1%~0.5%分散剂,1.4%~3.5%表面改性原料,加入易挥发的溶剂,确保固含量为10~50%,投入行星搅拌机中搅拌2~5h;再次,将混好的浆料取出装入超临界水热反应器中进行锰酸钠表面修饰;最后,将制备好的表面改性的锰酸钠正极材料通过干法厚膜制备工艺制备成极片,将极片与活性炭组装成水系钠离子软包电池。本发明通过表面改性后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组配的水系钠离子电池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和容量发挥。
-
公开(公告)号:CN115986122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101188.8
申请日:2023-01-19
Applicant: 蚌埠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系钠离子电池电极极片、电池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属于储能、通信用电池材料领域。该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电解液和隔膜,所述隔膜位于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所述电解液填充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所述电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和电极膜片,电极膜片为电极材料采用湿法厚膜工艺制得的膜片,包覆在集流体两侧,所述电极材料包括活性材料,正极活性材料包括NMOV,负极活性材料包括NTMPV@C,制得的电极极片稳定性高,强度高,将其应用于水系钠离子电池中,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能高、能量密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21988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1286133.5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蚌埠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新型干法厚膜电极极片的水系钠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分别与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将混合物进行低速和高速剪切混合,将粘结剂混合至短丝状,然后移至捏合机中进行捏合,将粘结剂揉搓至纤维丝状,再进行辊压,与集流体在辊压机设备中辊压成“夹心饼干”状厚膜电极卷,裁切得到钠离子电池正极和钠离子电池负极。所组成的水系钠离子软包电池0.1C倍率下,软包电池首圈放电容量为53.3mAh,循环第30圈时其容量保持率为96.8%,首次放电比容量达90.01mAh/g,首次库伦效率为99.46%,因此,组配的水系钠离子厚膜电池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和容量发挥;从而为水系钠离子储能电池产业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98612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101188.8
申请日:2023-01-19
Applicant: 蚌埠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系钠离子电池电极极片、电池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属于储能、通信用电池材料领域。该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电解液和隔膜,所述隔膜位于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所述电解液填充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所述电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和电极膜片,电极膜片为电极材料采用湿法厚膜工艺制得的膜片,包覆在集流体两侧,所述电极材料包括活性材料,正极活性材料包括NMOV,负极活性材料包括NTMPV@C,制得的电极极片稳定性高,强度高,将其应用于水系钠离子电池中,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能高、能量密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95455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509789.4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蚌埠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系离子二次电池,属于储能、通信用电池材料领域。它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本发明采用锰氧化物为正极活性材料,金属氧化物硅基复合材料为负极活性材料,可溶性的钠盐和锂盐的水溶液为电解质,无纺布与滤纸的复合隔膜,组配成水系离子二次电池,采用金属氧化物硅基复合材料作为负极活性材料,将金属氧化物和碳包覆于硅基材料表面,利用金属氧化物形成陶瓷材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硅基负极材料的体积膨胀,还有效构建了硅基负极复合材料的导电网络,提升了硅基负极复合材料在水系离子电池中的结构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61060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80223.8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蚌埠学院 , 上海交通大学绍兴新能源与分子工程研究院
IPC: H01M1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系钠离子电池电解液和水系钠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首先称取可溶性的钠盐加入去离子水中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其次,加入电解液添加剂、表面活性剂至完全溶解;再次,将制备好的电解液加入通过干法厚膜制备工艺制成的厚膜正负极电极极片组成的软包电池中,使得锰酸钠和磷酸钛钠软包电池体系在1C倍率下,软包电池首圈放电容量为13mAh,循环第300圈时其容量保持率为85%,首次库伦效率为97%,本发明配置的水系钠电电解液用于锰酸钠和磷酸钛钠电池体系中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和容量发挥。
-
公开(公告)号:CN219086182U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23197608.7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蚌埠学院
IPC: H01M50/30 , H01M50/152 , H01M10/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系离子扣式电池壳及电池,属于储能电池领域,本实用新型结合正极侧和负极侧壳体的尺寸在离正极或负极侧壳体中心0~15mm的位置,用激光或冲针加工一个直径为0.1~0.5mm的出气孔,制作成水系离子扣式电池壳。该结构有效避免气体留存在壳体内排不出去,从而影响电池性能的问题,制得的水系离子扣式电池,循环稳定性和有效寿命得到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