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7052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23686.7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涉及芬氏另枝杆菌在制备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中明确了一种具有抑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效果的具体菌种,芬氏另枝杆菌。通过获得具有抑制效果的单一菌种,有助于药物流程化、标准化的制备,从而获得成分清晰,经过严格质量检测,且能够直接应用于临床的药物,使同一种标准药物可广泛应用于患有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患者,提高药物的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48409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515463.0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C12N15/867 , C12N15/65 , C12N5/10 , A01K67/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6 , A01K67/027 , A01K2207/12 , A01K2207/20 , A01K2227/105 , A01K2267/03 , A01K2267/0331 , C07K14/43595 , C12N15/65 , C12N2740/100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炎症基础的结直肠癌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步骤如下:第一步,pBabe‑CMV‑EGFP‑puro质粒的构建;第二步,逆转录病毒介导的EGFP过表达系统的建立;第三步,稳定表达EGFP的结直肠癌细胞系的建立;第四步,A组裸鼠腋下结直肠癌移植瘤模型的建立;第五步,B组裸鼠炎症模型的建立:第六步,具有炎症基础的结直肠癌动物模型的建立:摘除A组裸鼠腋下的肿瘤,用无菌眼科剪剪碎至直径约2mm瘤块,取一瘤块,直接缝合至B组裸鼠结直肠肠壁上,重复第五步中步骤,继续饲养一周,再次重复第五步中步骤,继续饲养一周,即得癌动物模型。本发明的建立的动物模型能够证实肿瘤的存在,并评估肿瘤的大小。
-
公开(公告)号:CN11963311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96032.4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K39/395 , A61P37/06 , A61P1/00 , A61P29/00 , G01N33/68 , C12Q1/68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分泌型IgA在制备防治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药物、诊断试剂中的应用。本发明研究发现,SIgA可有效地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SIgA在non‑aGVHD和aGVHD的血清及粪便中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
-
公开(公告)号:CN11479149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418193.7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G01N33/574 , G01N33/573
Abstract: 一种CST1联合GPX4作为胃癌转移标志物或预后标志物的应用,本发明通过检测CST1和GPX4的蛋白表达量,利用SPSS软件绘制ROC曲线,获得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值,最终根据AUC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对胃癌样本进行分类,应用于胃癌转移的诊断。将CST1和GPX4作为标志物对胃癌进行联合检测,其检测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够有效避免单独以CST1或GPX4作为诊断标志物时易出现的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为胃癌转移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信息。本发明通过随访和生存分析绘制生存曲线,确定CST1、GPX4双阳性的患者预后更差,提供一种预测胃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胃癌转移早期诊断、预后评判的联合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9593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94420.5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C12Q1/6886 , C12N15/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胃癌腹膜转移的标志物、检测产品及其应用。通过检测产品检测待检人的血浆外泌体中circPTBP3的含量,判断待检人是否存在胃癌腹膜转移,或评估待检人的胃癌腹膜转移的预后情况,便于操作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临床中具有较高实用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