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1363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810883272.9
申请日:2018-08-06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C12N1/20 , C12N1/16 , C02F3/34 , C02F3/30 , C12R1/125 , C02F103/2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用复合微生物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光合细菌1.2~2份,枯草芽孢杆菌2~2.8份,硝化细菌0.8~1.3份,反硝化细菌0.6~1.0份,乳酸菌1.2~1.5份,酵母菌0.5~1.0份,硫化细菌1.2~1.5份,复合维生素1.5~2.2份和质量浓度为0.02%~0.03%的红糖水86.7~91份,将上述已活化的菌株加入到红糖水,有氧发酵5~7天,发酵温度为20~30℃,得到复合微生物发酵液。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发酵液有益于循环水中的水质调节,降低疾病发生概率和饲料系数,促进生长速率、缩短养殖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8522145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446884.1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耳培养基及银耳栽培方法。银耳培养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棉籽壳75~85份、麦麸15~25份和含Cr3+水溶性化合物,含Cr3+水溶性化合物添加后银耳培养基中Cr3+的含量为12~18mg/kg,将上述培养基接入银耳菌种进行菌丝体培养,菌丝体培养于黑暗通风条件下进行,每天通风换气2~3次,每次15~30min,菌丝体培养包括萌发期、成长期和成熟期,银耳的产量提高了15%~22%,生产的银耳耳肉肥厚,通过本发明的栽培方法银耳的产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且对银耳的品质没有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913632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883272.9
申请日:2018-08-06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C12N1/20 , C12N1/16 , C02F3/34 , C02F3/30 , C12R1/125 , C02F103/2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用复合微生物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光合细菌1.2~2份,枯草芽孢杆菌2~2.8份,硝化细菌0.8~1.3份,反硝化细菌0.6~1.0份,乳酸菌1.2~1.5份,酵母菌0.5~1.0份,硫化细菌1.2~1.5份,复合维生素1.5~2.2份和质量浓度为0.02%~0.03%的红糖水86.7~91份,将上述已活化的菌株加入到红糖水,有氧发酵5~7天,发酵温度为20~30℃,得到复合微生物发酵液。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发酵液有益于循环水中的水质调节,降低疾病发生概率和饲料系数,促进生长速率、缩短养殖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743943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667649.2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A01K6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6 , A01K6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澳洲龙纹斑受精卵的孵化方法,采用两端开口、外表面覆盖有遮布、内表面的底面上设置有筛网的中空筒体收卵设备;采用包括有水循环系统、曝气系统、第一支撑架的孵化设备;采用包括有曝气系统、第二支撑架的消毒设备;孵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受精卵的收集;2)受精卵的孵化:a受精卵的消毒处理、b.死卵的剔除、c.受精卵的分散及另行孵化;d.鱼苗的破膜;3)鱼苗的收腹;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澳洲龙纹斑受精卵的孵化方法,各步骤操作简单方便,有效提高了澳洲龙纹斑鱼卵的孵化率,解决了现有澳洲龙纹斑的孵化率低、死卵易感染霉菌并感染周围健康受精卵、孵化池中水质不良及缺氧等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