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查井隐形盖板结构及其装卸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5862919B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10221080.2

    申请日:2016-04-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查井隐形盖板结构及其装卸工艺,包括位于路面基层内的井盖及位于井盖下方用于支撑井盖的基座,所述井盖顶面和所述基座顶面与路面基层顶面齐平,所述井盖顶面上铺设有井盖路面面层,所述基座顶面和所述路面基层顶面上铺设有路面面层,所述井盖路面面层顶面和所述路面面层顶面齐平,所述基座下方设有检查井,所述检查井外周边设有支撑在基座下面的路面基层上插环和路面基层下插环,所述路面基层下插环内径大于检查井井壁外径,所述路面基层下插环底部插入路基地层内,其将隐形盖板设置在路面面层以下,并采用上下套插结构基础,可改善盖板与周边路面面层之间的差异性沉降,以满足路面的平整性要求,隐形井盖在维修时采用开启专用装置来开启和关闭。

    一种地下工程排水抗浮装置的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018511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115694.3

    申请日:2014-0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工程排水抗浮装置的施工工艺,能较好地确保排水减压措施所必备的保土性、透水性和防堵性。采用排水井排水方式,排水井中的过滤层采用垂直布置,利用过滤层的重力作用,将“脱空”的位置准确定位在排水井井口范围以内,使“脱空”的回填处理成为可行。采用定期检查沉淀池中的泥砂沉积量,掌握排水井井口范围内的“脱空”情况,并可随时开启PVC灌砂管对“脱空”范围进行灌砂回填处理。采用定期检查PVC排水滤管的排水流量,判断排水井过滤层发生堵塞的可能性,可利用PVC排水滤管向排水井内注入压力水,对过滤层进行反流向的冲洗,将堵塞在过滤层滤水通道中的泥砂冲洗出来,可确保排水井过滤层长期有效。

    一种既有隧道拓宽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29095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410444917.0

    申请日:2014-09-03

    Inventor: 陈七林 刘金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有隧道拓宽施工方法,其采用开挖洞碴对既有隧道进行洞内回填加固,以便对既有隧道结构形成有效的侧向防护,利用既有隧道结构对隧道拓宽开挖断面所形成的分块和径向支护作用以及对洞内掌子面所形成的纵向支撑作用,使既有隧道结构能够发挥类似于掌子面核心土的空间支护的效果,可有效控制围岩变形;沿既有隧道结构的周边,采用上台阶弧形分步开挖、下台阶左右侧跳挖马口和仰拱分段落底的环形分步开挖的施工方法,可减小分步开挖的宽度和高度,大大降低隧道拓宽施工难度,减少或避免设置临时支护措施。本发明还可以适合右侧拓宽、左侧拓宽和左右两侧拓宽的三种拓宽方式,并且在不同拓宽方式之间的工法转换的衔接比较简单。

    一种检查井隐形盖板结构及其装卸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5862919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21080.2

    申请日:2016-04-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14 E01C11/00 E01C2201/0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查井隐形盖板结构及其装卸工艺,包括位于路面基层内的井盖及位于井盖下方用于支撑井盖的基座,所述井盖顶面和所述基座顶面与路面基层顶面齐平,所述井盖顶面上铺设有井盖路面面层,所述基座顶面和所述路面基层顶面上铺设有路面面层,所述井盖路面面层顶面和所述路面面层顶面齐平,所述基座下方设有检查井,所述检查井外周边设有支撑在基座下面的路面基层上插环和路面基层下插环上,所述路面基层下插环内径大于检查井井壁外径,所述路面基层下插环底部插入路基地层内,其将隐形盖板设置在路面面层以下,并采用上下套插结构基础,可改善盖板与周边路面面层之间的差异性沉降,以满足路面的平整性要求,隐形井盖在维修时采用开启专用装置来开启和关闭。

    超前支护径向锚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8864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10292625.X

    申请日:2014-06-27

    Inventor: 陈七林 陈硕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前支护径向锚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超前工作空间的临时基面提前施工径向锚杆,实现了径向锚杆的超前支护功能。根据临时基面和永久开挖基面的相对关系,确定锚杆孔临时孔口位置、倾斜角度和成孔深度,在径向锚杆位于永久开挖基面靠围岩一侧设有连接套管,连接套管前端连接锚杆体A,锚杆体A前端外围套设有锚头,锚头外围套设有可固定径向锚杆的定位件,连接套管后端连接锚杆体B,连接套管后端外围套设有锚尾A,锚尾A后端设有封闭端,在永久开挖基面形成后,机械拆除所述封闭端以形成后端开口的锚尾B,从锚尾B后端可通过连接套管安装锚杆体B,锚杆体B后端可加设垫板和螺母,在临时锚杆孔口处设有注浆管、止浆塞和排气管。

    一种地下工程排水抗浮装置的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018511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115694.3

    申请日:2014-0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工程排水抗浮装置的施工工艺,能较好地确保排水减压措施所必备的保土性、透水性和防堵性。采用排水井排水方式,排水井中的过滤层采用垂直布置,利用过滤层的重力作用,将“脱空”的位置准确定位在排水井井口范围以内,使“脱空”的回填处理成为可行。采用定期检查沉淀池中的泥砂沉积量,掌握排水井井口范围内的“脱空”情况,并可随时开启PVC灌砂管对“脱空”范围进行灌砂回填处理。采用定期检查PVC排水滤管的排水流量,判断排水井过滤层发生堵塞的可能性,可利用PVC排水滤管向排水井内注入压力水,对过滤层进行反流向的冲洗,将堵塞在过滤层滤水通道中的泥砂冲洗出来,可确保排水井过滤层长期有效。

    一种硬岩隧道非爆破开挖分块方法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14574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537149.3

    申请日:2014-10-13

    Inventor: 陈七林 刘金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岩隧道非爆破开挖分块方法及施工方法,其运用钻孔取芯技术,沿隧道开挖轮廓线打设互相咬合切割的周边孔,以便在隧道掌子面周边形成孔壁状开挖临空面;其运用液压劈裂机劈裂技术,并利用岩石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远比抗压强度小的特性,先进行隧道掌子面开挖分块,在每一个开挖分块中,同步劈裂开挖的劈裂面不超过两个,且两个劈裂面呈大角度的钝角相交,并包含至少一个垂直于掌子面的开挖临空面,再采用先下面后上面、先周边后中间的开挖施工顺序,利用较小的劈裂力沿劈裂面进行掌子面的岩石拉裂和剪切分割的劈裂开挖;本发明能消除硬岩开挖施工中的振动、噪音和粉尘的不利影响,可提高隧道洞碴作为建筑石材的利用率。

    一种偏压隧道斜交进洞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78993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310290868.5

    申请日:2013-07-11

    Inventor: 陈七林 陈硕 陈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压隧道斜交进洞的施工方法。其采用以梯形套拱大管棚作为预支护的斜交进洞的施工方法,有效降低了隧道洞口内侧的边仰坡高度,并满足隧道外侧拱肩围岩覆盖层厚度的暗挖施工要求,实现了隧道洞口与周边环境协调融合,保护了隧道洞口周边环境。其采用超前大管棚的预支护和隧道外侧的反压回填来改善隧道围岩和衬砌结构的偏压状态,为洞内的安全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其采用了梯形套拱较好地解决了进洞成洞面斜交与钢支撑和洞门正交之间的不协调问题,降低了洞内暗挖施工的难度,保证了偏压隧道斜交进洞施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其通过洞口绿化防护缓解了因隧道外侧反压回填造成隧道洞口与周边环境的不协调问题,实现了“绿色洞门”的工程理念。

    一种偏压隧道斜交进洞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78993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290868.5

    申请日:2013-07-11

    Inventor: 陈七林 陈硕 陈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压隧道斜交进洞的施工方法。其采用以梯形套拱大管棚作为预支护的斜交进洞的施工方法,有效降低了隧道洞口内侧的边仰坡高度,并满足隧道外侧拱肩围岩覆盖层厚度的暗挖施工要求,实现了隧道洞口与周边环境协调融合,保护了隧道洞口周边环境。其采用超前大管棚的预支护和隧道外侧的反压回填来改善隧道围岩和衬砌结构的偏压状态,为洞内的安全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其采用了梯形套拱较好地解决了进洞成洞面斜交与钢支撑和洞门正交之间的不协调问题,降低了洞内暗挖施工的难度,保证了偏压隧道斜交进洞施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其通过洞口绿化防护缓解了因隧道外侧反压回填造成隧道洞口与周边环境的不协调问题,实现了“绿色洞门”的工程理念。

    超前支护径向锚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8864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92625.X

    申请日:2014-06-27

    Inventor: 陈七林 陈硕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前支护径向锚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超前工作空间的临时基面提前施工径向锚杆,实现了径向锚杆的超前支护功能。根据临时基面和永久开挖基面的相对关系,确定锚杆孔临时孔口位置、倾斜角度和成孔深度,在径向锚杆位于永久开挖基面靠围岩一侧设有连接套管,连接套管前端连接锚杆体A,锚杆体A前端外围套设有锚头,锚头外围套设有可固定径向锚杆的定位件,连接套管后端连接锚杆体B,连接套管后端外围套设有锚尾A,锚尾A后端设有封闭端,在永久开挖基面形成后,机械拆除所述封闭端以形成后端开口的锚尾B,从锚尾B后端可通过连接套管安装锚杆体B,锚杆体B后端可加设垫板和螺母,在临时锚杆孔口处设有注浆管、止浆塞和排气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