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腐蚀环境下氨氢应力腐蚀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2654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1164387.5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腐蚀环境下氨氢应力腐蚀实验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上加载杆与下加载杆,上加载杆与下加载杆之间连接有可拆装的断裂失效平台,断裂失效平台由电化学充氢试验组件A与高压充氢/氨试验组件B组成,断裂失效平台与控制系统相连接。该实验装置通过更换断裂失效平台,在同一实验装置系统中实现电化学环境及高压环境下的氨氢应力腐蚀试验;可同时用于试样疲劳断裂试验以及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

    一种微液滴吸收氨气传热传质特征规律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5634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0040998.7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黄鑫 王蔚锋 滕霖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液滴吸收氨气传热传质特征规律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混合气体制备系统、液滴制备系统、高速摄像系统、样槽测试系统,样槽测试系统包括观察室、承载基底和加热基底,承载基底设在加热基底上;混合气体制备系统包括气体混合器,气体混合器连有氨气瓶、干空气瓶、加湿器,气体混合器与观察室相连;液滴制备系统包括微量进液器、推动微量进液器产生液滴的微量注射泵,微量进液器与观察室相连;高速摄像系统用于高速拍摄水滴在承载基底上吸收氨气的微观特征和瞬态演变过程。设计合理,能够精确捕捉加热基底上水滴吸收氨气时的形态变化和浓度分布等微观行为特征,为揭示液滴吸收氨气机理,设计新型高效水幕喷淋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一种氨制氢加氢站隐患关联规则挖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4129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23086.6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制氢加氢站隐患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包括:获取事故隐患排查记录并将其录入系统,形成历史隐患数据库;对历史隐患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使其适应后续的分析需求;通过秃鹰搜索算法优化Apriori算法,构建BES‑Apriori模型,并以此作为关联算法模型;运用关联算法模型挖掘隐患数据中的关联规则,识别潜在的隐患关联规则;通过频繁前项的发生映射到相应的关联规则,预测频繁后项的出现,从而获取预测信息。该方法可以快速识别出潜在的高风险因素,提高隐患排查的精度与效率。

    一种可控气氛的小型回流式风洞实验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5607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1155047.6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气氛的小型回流式风洞实验装置,包括风洞主体、配气系统和测控系统;风洞主体为“回”字形的循环通路,由稳定段、收缩段、试验段、第一扩散段、第一拐角、第二扩散段、第二拐角、过渡段、动力段、第三扩散段、第三拐角、第四扩散段和第四拐角首尾连接组成;试验段上设有风速、温度传感器;配气系统由上、下配气子系统组成,上、下配气子系统分别包括由气管连接的气瓶、减压阀、开关阀、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和二位三通阀,上、下配气子系统分别连接风洞主体;测控系统用于记录风速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获得的数据,还用于控制两个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的流量大小以及两个二位三通阀的开关。该装置有利于灵活调控风洞内气体气氛。

    一种液氨/成品油混油特征规律测试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9208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26022.2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氨/成品油混油特征规律测试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可视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进料模块、排气模块、排液模块以及数据采集系统。该反应釜结构紧凑,适用范围广,操作灵活,测量结果较准确,利用进料模块中球阀的开度和温度控制系统中温度设定,可准确调节反应釜内釜压力和温度,评价不同压力和温度等参数对混油的形态变化的影响并研究其特征规律;利用排气模块和排液模块可对尾气和废液进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利用数据采集系可捕捉到混合搅拌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等微观特征及参数的变化。本发明能够高效及精确地测试混油特征规律,为实现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液氨提供科学依据,奠定研究基础,提供数据支撑。

    成品油-液氨-甲醇顺序输送混油测试管道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3374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93245.X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成品油‑液氨‑甲醇顺序输送混油测试管道系统,包括供油系统、数据采集计量系统、实验环道系统、紧急关断系统、混油回收系统和超精密高速摄像系统;供油系统用于存储实验介质,其与实验环道系统相通;实验环道系统包括由多段透明管道形成的透明观测段,所述超精密高速摄像系统以带高倍镜头(32)的高速相机(31)对透明观测段拍摄实验介质在透明观测段的表观特征和瞬态演变过程;紧急关断系统设有多个与实验环道系统管道相接的阀设备,实验环道系统与混油回收系统相通;本发明能安全进行成品油‑液氨‑甲醇顺序输送相关实验,并引入管道保温功能,紧急关断系统,避免实验过程中管道温升引起的液氨气化,腐蚀泄漏等问题。

    一种基于氨氢发动机及氢燃料电池的混合动力系统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3053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103831.1

    申请日:2024-08-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氨氢发动机与氢燃料电池的混合动力系统及应用,包括氨燃料供给机构、氢燃料电池动力机构、氨氢发动机动力机构以及尾气回收处理机构,氨燃料供给机构包括气化器,气化器分别与氢燃料电池动力机构、氨氢发动机动力机构和尾气回收处理机构连通;氢燃料电池动力机构包括依次串联的氨分解器、氨分离器、氢燃料电池和传动装置,氢燃料电池与传动装置电连通;氨分离器和氢燃料电池均与氨氢发动机动力机构连通;氨氢发动机动力机构分别与尾气回收处理机构连通,氨氢发动机动力机构与传动装置相连。该基于氨氢发动机与氢燃料电池的混合动力系统及应用具有高效的能量产出,实现了燃料的高效利用。

    一种静电雾化吸收氨气水幕试验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6949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23091.7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黄鑫 滕霖 贾秀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雾化吸收氨气水幕试验系统,包括配气系统、风洞系统、静电雾化水幕系统、测控系统、摄像系统、尾气废液处理系统和吹扫系统;所述配气系统为试验提供氨气;所述风洞系统的试验段用于进行静电雾化水幕试验;所述静电雾化水幕系统用于使水静电雾化形成喷雾并吸收氨气;所述测控系统用于氨气浓度;所述摄像系统用于高速拍摄喷雾在试验段内吸收氨气的形态变化、流场轨迹微观特征和瞬态演变过程的照片并进行储存分析。该系统可以增强水幕对氨气的吸收效率,能够模拟并捕捉静电雾化吸收氨气时的形态变化、流场轨迹等微观特征及其瞬态演变过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