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2022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865530.2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环境工程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基箱,基箱设有过滤池、净化池、传动室、药液池和排放池,过滤池连接有过滤网、振动电机、弹簧和收集槽;传动室设有双输出轴电机、第一从动锥齿轮、动锥齿轮、第二从动锥齿轮、第一偏心凸轮和第二偏心凸轮,净化池内侧设有主管、汲液外筒和搅拌组件,主管连接有弹性按压帽和抽取管,弹性按压帽与第一偏心凸轮滑动抵接,液外筒连接有活塞组件和导液管,活塞组件与第二偏心凸轮滑动抵接,排放池连接有吸附组件和排放管。本发明利用过滤池对废水进行过滤,通过药液池加入添加剂,在净化池内对废水进行净化,在排放池内对废水进行吸附,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82534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211484533.2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化工企业的废气智能监测方法及系统,涉及废气监测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目标化工企业的企业信息;获得监督需求数据,并对其进行需求解析;基于企业信息获得厂区布设信息、工作模式信息,将需求解析结果、厂区布设信息和工作模式信息输入监测规划模型,输出监测点布设方案;基于监测点布设方案进行废气监测装置的布设;当布设完成后,通过工作模式信息匹配监测采样控制参数;通过监测采样控制参数控制废气监测装置进行目标化工企业的废气采样,获得废气采样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化工企业的废气监测精准性不足,进而造成化工企业的废气监测效果不佳、废气监测预警质量不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3026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208116.X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环境保护领域的一种水环境保护用的水体净化装置,包括处理箱体,处理箱体一侧的底部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为L形,进水管顶部转动连接有旋转盘,旋转盘直径大于进水管直径,旋转盘上周向固定连接有若干用于产生涡流的扇叶,扇叶位于进水管外侧,进水管上固定连接有防误入架,防误入架的长度大于旋转盘直径,防误入架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若干电击器;处理箱体上侧开口,处理箱体上设有封闭开口的箱盖,通孔内固定连接有阀门;处理箱体远离进水管的一侧底部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与处理箱连通处设有滤网,出水管内设有水泵。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将水面上漂浮的垃圾和油脂吸入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90110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53125.8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环境评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危化品生产企业突发流域水环境的风险评估方法,所述危化品生产企业突发流域水环境的风险评估系统包括:企业生产信息采集模块、危化品泄露检测模块、水质检测模块、中央控制模块、水污染程度判断模块、评估模块;预警模块、显示模块。本发明通过危化品泄露检测模块综合采用企业生产的危化品液体亮度特征和液面纹理特征来计算企业生产的危化品泄漏区域,并通过双目定位算法获取企业生产的危化品目标的空间坐标参数,能够准确快速地实现企业生产的危化品泄漏信息;同时,通过预警模块通过流域水污染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内详细了解目标水源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流域水污染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73085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498505.6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工企业土壤污染管控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目标企业周边土壤划分为多个区域;分别分析土壤质量的重要性,根据分析结果,对多个区域内的土壤进行采样,并进行污染检测,对得到的多个检测结果集合进行划分;将划分后的若干个第二检测结果集合输入土壤污染评估模型内,并进行调整,获得若干个土壤污染评估结果;获取第一管控措施,以及,将若干个土壤污染评估结果输入土壤污染管控模型内,获得若干个第二管控措施,进行多个区域的污染管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土壤污染缺乏针对性、系统化管控,处理效率和质量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污染管控的智能化程度,保证污染处理质量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34968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00302.4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环境工程用综合性污水净化处理设备,具体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处理箱,处理箱内设有过滤筒,过滤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分隔板,过滤筒和两块分隔板将处理箱的内部分隔成了沉淀腔和暂存腔,过滤筒的侧壁上开设有滤水孔,滤水孔内设有过滤膜,过滤筒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过滤布,沉淀腔内设有用于带动过滤布底部随过滤布顶部在沉淀腔内移动的辅助移动组件,处理箱上还设有用于带动过滤布顶部移动的驱动组件,过滤筒的底部还连通有位于处理箱底部的净化斗,净化斗内拆卸连接有过滤层,净化斗的底部设有控制阀。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净化处理设备自然沉淀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污水净化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32022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65530.2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环境工程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基箱,基箱设有过滤池、净化池、传动室、药液池和排放池,过滤池连接有过滤网、振动电机、弹簧和收集槽;传动室设有双输出轴电机、第一从动锥齿轮、动锥齿轮、第二从动锥齿轮、第一偏心凸轮和第二偏心凸轮,净化池内侧设有主管、汲液外筒和搅拌组件,主管连接有弹性按压帽和抽取管,弹性按压帽与第一偏心凸轮滑动抵接,液外筒连接有活塞组件和导液管,活塞组件与第二偏心凸轮滑动抵接,排放池连接有吸附组件和排放管。本发明利用过滤池对废水进行过滤,通过药液池加入添加剂,在净化池内对废水进行净化,在排放池内对废水进行吸附,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45201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88519.0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37 , G06Q10/10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环境退化成本评估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涉及工程成本评估领域。该工程环境退化成本评估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有数据集合模块,所述数据集合模块连接有计算处理模块,所述计算处理模块连接有数据转换模块,所述数据转换模块连接有成本评估模块,所述成本评估模块连接有结果校正模块,所述结果校正模块连接有信息记录模块,所述信息记录模块连接有成本输出模块。通过内部存储介质的操作系统可信息记录模块的操作通过存储介质对评估信息的存储,再按照实时调用反馈到计算处理模块中,降低了单独项目中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12206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333483.0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环境工程除尘技术领域的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环境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包括负压泵、支撑杆和除尘体,除尘体设置于支撑杆上,除尘体包括底板,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围板,围板内侧设有除尘挡板,除尘挡板内侧设有内环板,内环板沿其周向设有若干的连接杆,连接杆另一端与除尘挡板内侧固定连接,除尘挡板和内环板之间设有灰尘腔,负压泵的输出端与灰尘腔连通;除尘挡板顶部设有若干的除尘喷头,内环板下方设有若干的灰尘导向件,灰尘导向件下方设有废水收集件。本发明简单易操作,通过利用负压吸力直接将粉尘等吸至除尘体内进行除尘,能够减少水雾等清理资源与外界的施工材料进行接触,进而影响后续施工材料的使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2206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33483.0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环境工程除尘技术领域的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环境工程施工用除尘装置,包括负压泵、支撑杆和除尘体,除尘体设置于支撑杆上,除尘体包括底板,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围板,围板内侧设有除尘挡板,除尘挡板内侧设有内环板,内环板沿其周向设有若干的连接杆,连接杆另一端与除尘挡板内侧固定连接,除尘挡板和内环板之间设有灰尘腔,负压泵的输出端与灰尘腔连通;除尘挡板顶部设有若干的除尘喷头,内环板下方设有若干的灰尘导向件,灰尘导向件下方设有废水收集件。本发明简单易操作,通过利用负压吸力直接将粉尘等吸至除尘体内进行除尘,能够减少水雾等清理资源与外界的施工材料进行接触,进而影响后续施工材料的使用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