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61521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684906.3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江苏金禾水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坡型河道滨岸抗冲击生态缓冲带及其构建方法,包括水生植物带、湿地带和陆生植物带,水生植物带内沿河流方向间隔设有观景台,相邻观景台之间均设有种植区,种植区内按照河道滨岸的坡度设置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设有观光廊道,观光廊道的底部设有漂浮于河流水面气囊,气囊随河流水面升降时带动观光廊道沿滑轨滑动改变位置,观景台的两侧设有走道,观光廊道的两端贴近走道,且观光廊道的高度与走道上对应贴近的位置平齐。该生态缓冲带能够起到抗水流冲击、避免岸线侵蚀的作用;水生植物带内设观景台和观景廊道,且观景廊道始终处于靠近河岸线的位置,即不会被水淹没,也不会远离河道影响观看视角,同时还增加了一定的游玩趣味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8808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84912.9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浙江华坤地质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脱氮人工湿地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包括人工湿地池,所述人工湿地池的一侧设有进水池,另一侧底部设有相连通的排水管,所述人工湿地池上种植有湿地植物,所述人工湿地池上开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内设有双轴旋转设备、供水管和高压泵体,所述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进水池内,另一端与增氧喷淋组件连通,所述高压泵体设于供水管上且高压泵体的叶轮与双轴旋转设备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增氧喷淋组件底部设有往复移动件。本发明使待处理水源在人工湿地池上从上往下喷出,一方面提高水源中的含氧量,另一方面增氧喷淋组件往复移动,使得湿地植物可全面的与待处理水源接触,保证湿地植物对水源的脱氮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99328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349749.7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1/54 , C02F101/14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金属复合混凝剂及其在同时去除砷氟污染物中的应用。所述复合混凝剂为钛盐和锆盐的双金属复合混凝剂。以有机钛盐、有机锆盐、三乙醇胺、乙醇、盐酸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双金属复合混凝剂。获得的双金属复合混凝剂能够在水体pH值为3.5‑5.0,投加量在0.4‑1.5mM下,同时去除水体中的三价砷与氟化物污染物,可以同时将两种污染物浓度降至饮用水安全限值以下,而且混凝出水中残留金属可忽略不计。
-
公开(公告)号:CN11834575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03143.5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生植物与微生物耦合的生态沟渠系统,包括:基础组件,包括沟槽主体,所述沟槽主体内设有植物种植部;以及,防护组件,包括固定设于沟槽主体内且位于植物种植部上游的承载框,所述承载框顶部插设有缓流滤板,所述承载框远离植物种植部的一侧两端均竖直设有导向框,两组所述导向框内均设有滑动框,两组所述滑动框之间转动设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外壁套设有随动叶轮,所述滑动框上设有与主动轴传动连接的检测式收卷组件,所述检测式收卷组件外壁卷绕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绕过嵌设于承载框底部内壁的导向轮组后连接缓流滤板底部。本发明通过缓流滤板减缓水流在生态沟渠本体内部流淌的速度,实现对植物种植部的植物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8388084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0684912.9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浙江华坤地质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脱氮人工湿地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包括人工湿地池,所述人工湿地池的一侧设有进水池,另一侧底部设有相连通的排水管,所述人工湿地池上种植有湿地植物,所述人工湿地池上开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内设有双轴旋转设备、供水管和高压泵体,所述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进水池内,另一端与增氧喷淋组件连通,所述高压泵体设于供水管上且高压泵体的叶轮与双轴旋转设备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增氧喷淋组件底部设有往复移动件。本发明使待处理水源在人工湿地池上从上往下喷出,一方面提高水源中的含氧量,另一方面增氧喷淋组件往复移动,使得湿地植物可全面的与待处理水源接触,保证湿地植物对水源的脱氮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6152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84906.3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江苏金禾水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坡型河道滨岸抗冲击生态缓冲带及其构建方法,包括水生植物带、湿地带和陆生植物带,水生植物带内沿河流方向间隔设有观景台,相邻观景台之间均设有种植区,种植区内按照河道滨岸的坡度设置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设有观光廊道,观光廊道的底部设有漂浮于河流水面气囊,气囊随河流水面升降时带动观光廊道沿滑轨滑动改变位置,观景台的两侧设有走道,观光廊道的两端贴近走道,且观光廊道的高度与走道上对应贴近的位置平齐。该生态缓冲带能够起到抗水流冲击、避免岸线侵蚀的作用;水生植物带内设观景台和观景廊道,且观景廊道始终处于靠近河岸线的位置,即不会被水淹没,也不会远离河道影响观看视角,同时还增加了一定的游玩趣味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