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的远程监控系统、控制方法和相关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97588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54377.6

    申请日:2024-12-02

    Inventor: 林帆 康燕 金子皓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业机器人的远程监控系统、控制方法和相关产品,远程监控系统包括:工业机器人、连接模块和远程用户界面模块;所述工业机器人包括:伺服控制器和机器人控制模块;所述机器人控制器,用于向所述伺服控制器发送机器人任务数据;所述伺服控制器中部署有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通过所述连接模块与所述远程用户界面模块连接;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机器人任务数据和所述伺服控制器生成的伺服控制数据;以及,用于将所述机器人任务数据和所述伺服控制数据通过所述连接模块发送给所述远程用户界面模块进行显示。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且可以更好、更安全地管理工业机器人的所有数据。

    振镜控制检测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91790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111150655.3

    申请日:2021-09-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振镜控制检测装置,涉及电机控制检测技术领域。该振镜控制检测装置包括调节器、放大器、摆动式电机、驱动电流检测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调节器的输出端连接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摆动式电机的输入端,摆动式电机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温度检测模块的输入端,温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调节器的第一输入端,驱动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放大器的输出端,驱动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调节器的第二输入端。本申请用以解决目前只是对摆动式电机进行反馈保护,缺少对摆动式电机驱动控制电路的保护的问题。

    一种冷却系统及伺服电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1510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626492.X

    申请日:2022-0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及伺服电机;冷却部,冷却部与热源接触且冷却部内流通有冷却液,加压部,加压部包括加压装置和第一腔室,第一腔室设置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第一出口与冷却部进口连通,第一腔室内有冷却液;储能部,储能部包括储能装置和第二腔室,第二腔室设置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第二进口与冷却部出口连通,第二出口与第一进口连通;由冷却部出口排出的冷却液流入第二腔室后使第二腔室内压力增加,储能装置储存势能;当加压装置停止施加压力时,储能装置向第二腔室加压使第二腔室内的冷却液由第二出口排出经第一进口进入第一腔室,以解决现有伺服电机自然风冷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振镜控制检测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91790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50655.3

    申请日:2021-09-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振镜控制检测装置,涉及电机控制检测技术领域。该振镜控制检测装置包括调节器、放大器、摆动式电机、驱动电流检测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调节器的输出端连接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摆动式电机的输入端,摆动式电机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温度检测模块的输入端,温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调节器的第一输入端,驱动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放大器的输出端,驱动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调节器的第二输入端。本申请用以解决目前只是对摆动式电机进行反馈保护,缺少对摆动式电机驱动控制电路的保护的问题。

    伺服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伺服驱动器

    公开(公告)号:CN1196899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35718.2

    申请日:2024-12-13

    Inventor: 康燕 林帆 金子皓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伺服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伺服驱动器,涉及伺服技术领域,该方法由伺服驱动器实现,包括:接收上位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接收伺服电机的反馈信号,每个伺服电机设有一个编码器,多个编码器之间通过编码器线串行连接,反馈信号是由串行末端的编码器线发送的,根据控制指令和反馈信号生成伺服电机控制信号,通过多条电机动力线向每个伺服电机发送伺服电机控制信号。

    机器人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96905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646147.3

    申请日:2023-11-30

    Inventor: 康燕 林帆 金子皓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机器人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输入扫频信号;根据输入扫频信号对机器人的电机进行旋转控制,并通过编码器持续采集电机的转速信息;根据电机的转速信息生成输出扫频信号;根据输入扫频信号和输出扫频信号生成伺服轴的频率特性数据;将频率特性数据与标准频率数据进行对比,得到伺服轴的频率特性比对结果;当频率特性比对结果为频率特性数据满足标准频率数据时,生成第一检测结果。不需要机器人检测设备的情况下,利用电机与伺服轴传动机构相连的特点,通过机器人自身的电机运行状态表征伺服轴情况,实现伺服轴的装配检测,降低了测试难度和测试成本,提升了测试效率。

    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72840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58486.4

    申请日:2023-06-26

    Inventor: 林帆 康燕 金子皓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由人机交互端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将该运动控制指令记为目标运动控制指令;使所述目标虚拟控制器,根据所述目标运动控制指令,生成目标伺服驱动信号;将所述目标伺服驱动信号,发送至所述目标伺服驱动器,以驱动所述目标机器人执行预设的目标动作。该方案,通过在云服务器端虚拟生成工业机器人的虚拟控制器,代替工业机器人的控制设备中的示教器和控制器,操作人员在云服务器端即可实现对工业机器人的控制、以及对工业机器人的虚拟控制器的调整,操作过程得以简化,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也得以降低。

    一种能控制轴承预紧力的电机

    公开(公告)号:CN220475541U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21562041.0

    申请日:2023-06-19

    Inventor: 金子皓 康燕 林帆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控制轴承预紧力的电机,其包括:操作部、传动部、螺纹轴、运动部和轴承,所述操作部与所述传动部连接,所述传动部还与所述螺纹轴连接,以通过所述操作部提供动力作用于所述传动部,并通过所述传动部驱动所述螺纹轴转动,所述螺纹轴与所述运动部螺纹配合相接,以通过所述螺纹轴的转动驱动所述运动部朝靠近所述轴承的方向运动、或朝远离所述轴承的方向运动,所述运动部能够作用于所述轴承以对所述轴承提供预紧力。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操作部而实现对轴承预紧力的有效调节,解决伺服电机的轴承部位预紧力不可控,无法根据实际工况进行调整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