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6555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010650124.X

    申请日:2020-07-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净化空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设于第一壳体内,第二壳体为导电材质,适于与第一电源的接地极连接,第二壳体上间隔设有多个通孔;第一放电针设于第二壳体内,一端与通孔一一相对设置,另一端适于与第一电源的正极或负极连接;第二放电针设于第二壳体内,至少对应进风口设置,与第一放电针间隔设置,适于与第二电源连接,第二放电针的极性与第一放电针的极性相反。由进风口进入的空气经由第二放电针,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颗粒物被荷电,未被荷电的颗粒物随空气继续在遇到第一放电针会被极性相反的电场荷电,带异性电荷的颗粒物相吸,中和时碰撞释放出能量,杀死细菌病毒,提高了消毒杀菌效率。

    活化水制备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1685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64699.7

    申请日:2023-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化水制备装置,包括水箱、反应器、第二电极和泵体,水箱用于盛放待处理水溶液,反应器伸入至待处理水溶液中,第二电极置于待处理水溶液的液面下方,反应器和第二电极通过泵体循环输送气体,泵体将气体输送至反应器,电离气体产生空气等离子,空气等离子传输至待处理水溶液,在气液交界面发生电离,气液混合物经过第二电极的冷凝降温,将处理后的气体输送至反应器。本发明提供的活化水制备装置,将第二电极水平放置在水箱底部,并在第二电极的外壁上涂覆有聚四氟乙烯涂层,有效解决了第二电极周边爬电现象,同时第二电极内壁可对循环气体进行冷却进而减小第一电极内壁水珠,提高放电效率。

    一种等离子体活化水制备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6784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818150.8

    申请日:2022-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活化水制备装置和方法,涉及等离子体活化水制备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等离子体活化水制备装置对等离子体能量利用率低以及制备活化水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活化水制备装置,包括容器、微气泡发生结构、放电组件、进气组件和进液组件,放电组件用于放电并使微气泡发生结构的微孔内的气体被电离产生等离子体,被电离后的等离子体在微气泡发生结构表面形成微气泡并进入待处理液体中。该装置通过实现气液两相间的微气泡放电,不仅可提高等离子体的能量利用率和气液传质效率,从而大大提高等离子体活化水的制备效率;而且相同条件下还可大大提高制备的活化水中H+、NO2‑、NO3‑、H2O2等活性粒子的浓度。

    一种电极组件、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和净化杀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17542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93064.6

    申请日:2022-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极组件、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和净化杀菌设备,涉及空气处理设备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电离丝放电,存在放电强度弱以及使用过程中易断裂的问题。本发明的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电压差,第二电极包括第二电极本体和尖端部,尖端部设置于第二电极本体上,并使第二电极通过尖端部放电。本发明的电极组件,利用第二电极放出的高压电可对空气进行净化杀菌处理,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第一电极还可用于收集空气中的待处理物,以实现对空气进行高效杀菌净化处理;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电离丝放电的结构,本发明的电极组件还具有放电强度增强,而且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尖端部断裂的优势。

    空气净化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2595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51674.4

    申请日:2020-04-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包括外壳、微波发生器以及喷水组件,外壳具有气体净化通道、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相对设置并均与气体净化通道连通;微波发生器具有微波腔室和用于在微波腔室内产生微波的微波发生组件,微波腔室和微波发生组件位于气体净化通道内,以使位于气体净化通道内的气体流经微波腔室;喷水组件具有喷淋嘴,喷淋嘴设置在微波腔室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消毒杀菌方式容易对空气产生污染的问题。因此,将本空气净化装置应用在疫情期间,可以有效地对冠状病毒等进行杀灭,有利于保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一种放电结构、集尘装置以及电净化器

    公开(公告)号:CN111111925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58401.8

    申请日:2020-0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净化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电结构、集尘装置以及电净化器。一种放电结构,包括:纳米级放电层;绝缘包裹层或半导体包裹层,包覆在所述纳米级放电层相对的两个表面上,且暴露部分所述纳米级放电层,暴露在外的所述纳米级放电层形成放电电极,绝缘包裹层或半导体包裹层与包裹在内的所述纳米级放电层形成排斥电极,且所述放电电极形成在所述排斥电极相对的两端。一种集尘装置,包括多组串联设置的所述的放电结构,且相邻两个所述放电结构之间设有静电收集板。一种电净化器,包括至少一组所述的放电结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不产生电打火,净化效果好的放电结构、集尘装置以及电净化器。

    净化设备及冷却控制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000815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84341.7

    申请日:2025-02-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净化设备及冷却控制方法,净化设备包括放电单元及冷却单元。放电单元包括介质主体及电极组件,电极组件配接于介质主体上。冷却单元与电极组件连通,并被配置为向电极组件内循环输送冷却介质。在净化设备运行的过程中,通过向电极组件内通入电流,电极组件与介质主体会发生介质阻挡放电,并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能够对空气中的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微生物等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发生反应,从而实现净化设备的杀菌效果。进一步地,在电极组件放电过程中,冷却单元会向电极组件内循环通入冷却介质,如此,冷却介质能够带走电极组件放电产生的热量,以实现介质及放电电极的降温处理,进而降低介质损坏及放电电极腐蚀氧化的几率。

    一种极板结构及杀菌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公开(公告)号:CN11234450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011302590.5

    申请日:2020-1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杀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板结构及杀菌装置及空气净化器。所述杀菌装置包括:第一电极,构造为板状结构或柱状结构;第二电极,构造为网状结构并与所述第一电极平行设置,或缠绕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介质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本发明提供的杀菌装置,通过将所述第一电极、介质层、第二电极依次叠加设置,从而在通电状态下,方便所述极板结构产生高密度等离子体;所述第二电极构造为网状结构或缠绕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上,使第二电极留有一定的空隙,不构成封闭形式,从而使所述第二电极实现有空余的发光间隙,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便于产生高密度等离子体,产生辉光放电的效果。

    一种集尘件单体及集尘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公开(公告)号:CN11314531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110298577.5

    申请日:2021-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尘件单体及集尘装置及空气净化器。所述集尘件单体包括:集尘单元,构造为所述集尘件单体的主体部分;突兀单元,与所述集尘单元相连,并沿宽度方向凸出于所述集尘单元设置;所述突兀单元适于在所述集尘件单体与邻接设置的另一个所述集尘件单体配合安装时,与另一个所述集尘件单体上对应设置的所述突兀单元相接触,并使对应的两个所述集尘单元彼此平行且间隔设置。本发明提供的集尘件单体,提供一种简易连接集尘件单体的方式,无需额外的支撑件即可实现集尘件单体的集尘单元的彼此间隔,达到组装容易、节省工时的效果,加大生产效率,同时减少额外部件,降低制作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