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双缸结构、泵体组件和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97125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36490.6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双缸结构、泵体组件和压缩机,其中,压缩机双缸结构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气缸部和第二气缸部,所述第一气缸部具有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二气缸部具有第二压缩腔;所述压缩机双缸结构具有贯穿轴向两端的吸气槽,所述吸气槽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压缩腔内壁上的第一槽段和位于所述第二压缩腔内壁上的第二槽段;所述压缩机双缸结构的外周壁上还设有连通所述吸气槽的吸气孔,所述第一槽段和所述第二槽段均通过所述吸气孔吸气。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吸气槽贯穿压缩机双缸结构的轴向两端,从而在加工时可以直接沿压缩机双缸结构的轴向进刀进行切削,一次即可加工完成,无需分段加工,从而加工更加方便,加工效率更高。

    一种转子组件、电机、压缩机以及换热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65065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361357.8

    申请日:2023-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子组件、电机、压缩机以及换热设备,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转子铁芯、第一平衡组件、第二挡板、导流筒以及第二平衡块,所述转子铁芯上开设有流通孔,所述第一平衡组件安装于所述转子铁芯的一端面上。所述第二挡板固定于所述转子铁芯的另一端面上。所述导流筒上开设有导流腔,所述导流筒与所述第二挡板连接,以使所述流通孔与所述导流腔形成连通。所述第二平衡块位于所述第二挡板上,且与所述导流筒面接触。通过导流筒将流通孔和第二平衡块形成的负压区域隔开,并延长流通孔的回流路径来减少流通孔中的冷媒气体回流,从而增强了定子切边的冷媒气体回流,进而降低了压缩机吐油率,保证压缩机的运行稳定性。

    一种平衡结构、转子平衡组件、电机和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708131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18679.2

    申请日:2023-08-14

    Inventor: 王明宗 邓丽颖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衡结构、转子组件、电机和压缩机,平衡结构为具有中心轴孔的环形结构,平衡结构包括迎风面和抽吸部,迎风面能随着平衡结构的转动而对气流进行驱动运动,抽吸部为多个,且多个抽吸部沿环形结构的周向进行布置,从迎风面开始沿着周向方向至迎风面的背风一侧为止,多个抽吸部的轴向高度依次增高,且每个抽吸部上均沿轴向贯穿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与转子的流通孔连通。根据本发明能在多个抽吸部的通气孔处形成周向方向负压分布相对均匀的低压抽吸区,从而提高转子流通孔周向方向上气的均匀性,以增大整体上气量,减小无效的回气量,提高整机能效,并且还能降低吐油率。

    一种导流板、气液分离器、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423449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75466.0

    申请日:2021-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流板、气液分离器、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导流板包括:聚液部和集气部,所述聚液部位于所述集气部的径向外周,且所述聚液部能够对气液混合物中的液体进行收集,所述集气部能对气液混合物中的气体进行收集,所述聚液部上开设有导液孔和导液板,所述导液孔和所述导液板构成导液通道,所述导液板设置于所述导液孔处且向下翻边以形成向下倾斜的所述导液通道,使得所述导液板上方的液体能够沿着所述导液板的上表面向下倾斜流下,所述导液板下方的气体能被所述导液板阻挡而不会进入所述导液孔。根据本发明有效地分离气路和液路,解决了气液对冲导致分液器储液能力差的问题,大幅降低分液器的排气带液量,减少压缩机液击的风险。

    一种转子组件、压缩机及空调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6595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031619.4

    申请日:2023-08-15

    Inventor: 王明宗 邓丽颖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子组件、压缩机及空调器,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转子组件包括:转子,转子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转子上设有第一流通孔,整流组件,设置在转子的第二端面上,包括整流片、整流座和限流盖;整流座固定第二端面上形成一敞口的凹腔,凹腔底部设有与第一流通孔对应且连通的第二流通孔,整流片固定在整流座上且覆盖在第二流通孔上方,整流片被设计为能够在第一流通孔中的向上气流冲击作用下打开第二流通孔,能够在第一流通孔相背一侧的向下气流冲击作用下关闭第二流通孔;限流盖设置在整流座上;限流盖一端与整流座连接、另一端与整流座形成通气口,限流盖构成有限流面,限流面与整流座形成限流通道,整流片被限位在限流通道内。

    一种具有吸气增压旋转机构的转子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718961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38441.6

    申请日:2023-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吸气增压旋转机构的转子压缩机,包括分液器组件和压缩机组件,分液器组件与压缩机组件连通,压缩机组件内设置有涡轮增压机构,用于分液器组件内的气体冷媒以更大的流量及流速流入压缩机吸气腔。本发明通过两个旋转旋向相反的涡轮,连杆连接,安装在压缩机内,根据伯努利原理,气缸吸气增压室局部产生负压,压力差驱动分液器吸气管以更大的流量及流速流入压缩机吸气腔,将排气端高压脉动气体能量吸收,转换为推进压缩机吸气端的入射能量,大幅解决了压缩机在高频吸气量不足的情况,进而大幅提高了压缩机的压缩效率,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制冷量,降低压缩机功耗,并降低了排气侧的噪音。

    一种导流板、气液分离器、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423449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1575466.0

    申请日:2021-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流板、气液分离器、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导流板包括:聚液部和集气部,所述聚液部位于所述集气部的径向外周,且所述聚液部能够对气液混合物中的液体进行收集,所述集气部能对气液混合物中的气体进行收集,所述聚液部上开设有导液孔和导液板,所述导液孔和所述导液板构成导液通道,所述导液板设置于所述导液孔处且向下翻边以形成向下倾斜的所述导液通道,使得所述导液板上方的液体能够沿着所述导液板的上表面向下倾斜流下,所述导液板下方的气体能被所述导液板阻挡而不会进入所述导液孔。根据本发明有效地分离气路和液路,解决了气液对冲导致分液器储液能力差的问题,大幅降低分液器的排气带液量,减少压缩机液击的风险。

    压缩机油气分离组件、压缩机构和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46226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797112.4

    申请日:2021-07-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压缩机油气分离组件、压缩机构和空调系统。该压缩机油气分离组件包括:上法兰和消音器,所述消音器罩扣于所述上法兰上,所述消音器上设有油气排出口;挡油裙边,设在所述上法兰上,所述油气排出口排出的油气流经所述挡油裙边的一侧面时,发生油气分离。在上法兰上设置挡油裙边,消音器上油气排出口流出的油气混合物在流经挡油裙边侧面时,气体中的油滴接触挡油裙边侧面而聚集在该侧面上,与气体实现分离,因此能够避免油滴充满压缩机内部,从而达到降低排油率。

    压缩机油气分离组件、压缩机构和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4622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97112.4

    申请日:2021-07-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压缩机油气分离组件、压缩机构和空调系统。该压缩机油气分离组件包括:上法兰和消音器,所述消音器罩扣于所述上法兰上,所述消音器上设有油气排出口;挡油裙边,设在所述上法兰上,所述油气排出口排出的油气流经所述挡油裙边的一侧面时,发生油气分离。在上法兰上设置挡油裙边,消音器上油气排出口流出的油气混合物在流经挡油裙边侧面时,气体中的油滴接触挡油裙边侧面而聚集在该侧面上,与气体实现分离,因此能够避免油滴充满压缩机内部,从而达到降低排油率。

    回油结构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471884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210503790.X

    申请日:2022-0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回油结构及具有其的压缩机,其中的回油结构,包括:上法兰沿其内孔的侧壁上构造有沉头槽和润滑油路,润滑油路包括沿着上法兰的轴向向上延伸的第一上油槽以及沿着上法兰的轴向向下延伸的第一下油槽,上法兰内还构造有与润滑油路连通的第一回流油路,曲轴内构造有供油油路,供油油路中输出的润滑油能够进入沉头槽内,并依次流经第一上油槽、第一下油槽和第一回流油路落入上法兰下方的油池内。根据本发明,通过设置一套各油路依次连通的完整回油油路,各油路彼此之间未出现交叉连通现象,润滑油流向明确,因此在压缩机高频运行时,本实施例的油路能提供给上法兰更多的润滑油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