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摸按键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06820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811260995.X

    申请日:2018-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摸按键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寄生电容和控制电路,所述寄生电容第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第二端接地,所述控制电路控制寄生电容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时钟检测电路和逻辑控制模块,所述时钟检测电路与逻辑控制模块连接,通过寄生电容的容值变化检测时钟检测电路的频率,逻辑控制模块实时检测设定时间阈值内时钟检测电路的频率变化判断触摸按键是否满足触发条件。本发明通过利用触摸按键本身的寄生电容和内置电路组成只与触摸按键寄生电容值相关的时钟检测电路,在触摸按键触发容值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判断时钟的频率大小变化,来判断是否能够达到触发标准。

    一种基于MCU的锁相环锁定检测方法和MCU

    公开(公告)号:CN107809238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710891280.3

    申请日:2017-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CU的锁相环锁定检测方法和MCU,该MCU包括模数转换器、存储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模数转换器与所述存储单元相连接,所述存储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相连接;利用所述模数转换器每间隔一预设时间段检测锁相环中压控振荡器的输入电压,获得与所述输入电压对应输出数据,并将所述输出数据存储到所述存储单元;利用所述数字处理单元判断在N个所述预设时间段中每个预设时间段,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输出数据的变化量,从而判定所述锁相环稳定锁定。充分利用了MCU中的现有资源,判断锁相环的稳定锁定,不需要额外增加MCU的内部和外部资源,成本低且能够有效精准的判断锁相环的稳定锁定。

    一种频率调制装置、开关电源及其频率调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88538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811223781.5

    申请日:2018-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频率调制装置、开关电源及其频率调制方法,该装置包括:波形发生单元(10),用于产生一个用于对待控开关电源的时钟信号进行频率调制所需的周期信号;频率调制单元(20),用于基于所述周期信号进行电压电流转换和运算处理,得到用于对所述待控开关电源的时钟信号进行频率调制所需的频率调制电流;RC振荡单元(30),用于基于所述频率调制电流进行RC振荡处理,得到频率振动信号,以作为所述待控开关电源的时钟信号。本发明的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固定频率振荡器的开关电源的EMC性能差的问题,达到提升EMC性能的效果。

    一种功率电感集成芯片及其封装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7040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811139543.6

    申请日:2018-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电感集成芯片及其封装制造方法,包括功率电感组件和电源芯片,电源芯片设置有引脚,电源芯片上设有连接槽,引脚设于连接槽中,功率电感组件包括封装体、线圈绕组和导电卡扣,封装体包覆线圈绕组,线圈绕组有两输出端,导电卡扣与输出端连接、且导电卡扣设于封装体外,功率电感组件和电源芯片连接时导电卡扣插入连接槽中,其端部与引脚连接,本发明设置导电卡扣与连接槽,通过导电卡扣将功率电感集成到电源芯片,利用封装芯片的设备制造电感值,减少制造的误差范围,提高功率电感的精度,减少电感因为振荡等原因导致焊接松脱的可能,提高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减少整体电源的体积,有助于便携电子产品的微型化,客户使用方便。

    一种功率电感集成芯片及其封装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70400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1139543.6

    申请日:2018-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电感集成芯片及其封装制造方法,包括功率电感组件和电源芯片,电源芯片设置有引脚,电源芯片上设有连接槽,引脚设于连接槽中,功率电感组件包括封装体、线圈绕组和导电卡扣,封装体包覆线圈绕组,线圈绕组有两输出端,导电卡扣与输出端连接、且导电卡扣设于封装体外,功率电感组件和电源芯片连接时导电卡扣插入连接槽中,其端部与引脚连接,本发明设置导电卡扣与连接槽,通过导电卡扣将功率电感集成到电源芯片,利用封装芯片的设备制造电感值,减少制造的误差范围,提高功率电感的精度,减少电感因为振荡等原因导致焊接松脱的可能,提高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减少整体电源的体积,有助于便携电子产品的微型化,客户使用方便。

    一种电阻等效二极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41152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258510.3

    申请日:2018-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阻等效二极管结构,包括Psub衬底,所述Psub衬底上设置有由SAB及正下方的N+区(或P+区)组成的电阻器件核心区,所述电阻器件核心区的左右各设置一由电阻器件基础层N+(或P+)和高浓度衬底P+ring(或N+ring)的反向偏置二极管核心区;此为电阻等效二极管结构。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电阻等效二极管的结构,电路设计时节省独立二极管器件,只需设计真实的电阻器件。而需要实现二极管的功能则在集成电路版图中通过改变传统电阻器件的结构,在电阻两极设计等效二极管,即一种电阻器件同时实现两种功能。此种电阻等效的二极管组合也能全方位的实现电荷泄放能力。

    芯片、输入输出结构和垫层

    公开(公告)号:CN110491849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1910652078.4

    申请日:2019-0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芯片、输入输出结构和垫层,所述垫层包括沿靠近芯片器件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组和第三金属层组;所述第二金属层组包括相互独立的导通区、输入输出电源区和输入输出地区,所述导通区分别通过通孔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三金属层组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层与封装框架连接,所述第三金属层组、所述输入输出电源区和所述输入输出地区分别与芯片内的防静电MOS场效应管连通。输入输出电源区和输入输出地区被释放出来,分别形成电源和地的走线,减小电源和地的电阻,增强了防静电MOS场效应管的泄放通路,提升输入输出结构的防静电能力;减化了垫层设计,减小了输入输出结构的面积,极大地提高了芯片的封装便捷性。

    差分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8170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1220260.4

    申请日:2018-10-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差分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将差分电路中的差分管和负载管的分管设置在dummy管之间,并设置为第一差分管的分管到dummy管的分管的有源区长度等于第二差分管的分管到dummy管的分管的有源区长度,第一负载管的分管到dummy管的分管的有源区长度等于第二负载管的分管到dummy管的分管的有源区长度,使得第一差分管和第二差分管的分管周围的环境一致,以及第一负载管与第二负载管的分管周围的环境一致,从而获得良好的工艺匹配,降低加工过程中LOD效应对核心器件的影响。此外,利用dummy管使阱边缘远离差分管和负载管,从而降低WPE效应。如此,可保证在深亚微米工艺条件下有效降低LOD效应和WPE效应对电路的影响,提高了深亚微米工艺条件下的电路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