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35832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011233672.9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火灾智能调控方法、系统及智能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实时监测火灾总区域中各区域的热负荷,根据各区域的热负荷生成火情示意图;其中,所述火情示意图中标示有各区域的火灾等级;结合火灾总区域内的救援人员分布信息和所述火情示意图,生成救援人员调度方案,以使得不同火灾等级的区域匹配对应数量的救援人员。本发明通过热负荷智能计算火灾报警的严重等级,快速生成火情示意图。基于火情示意图和火灾总区域内的救援人员分布信息,快速生成救援人员调度方案,能够及时合理的调度救援人员,从而快速应对火灾,提高事故响应速度和事故处理效率,减少火灾损失和伤亡。
-
公开(公告)号:CN11209996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010873770.2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控制端通过控制组件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生成目标设备的第一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设备正在被控制;向第二控制端发送所述第一状态信息,以将所述第二控制端的控制组件设置为不可操作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端具备所述目标设备的控制权限。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多个控制端同时控制一个设备导致执行紊乱的技术问题,提高了设备的交互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13073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010531538.0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点预警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是否满足预设的惯性操作触发条件;在确定满足预设的惯性操作触发条件的情况下,确定在预定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智控系统中的指令模块下发的动作指令;如果未接收到所述动作指令,则确定执行器末端发生故障,发送节点崩溃警告。通过上述方案解决了现有的智控系统中节点故障无法及时发现所导致的用户体验较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及时有效发现节点故障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81307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31538.0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点预警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是否满足预设的惯性操作触发条件;在确定满足预设的惯性操作触发条件的情况下,确定在预定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智控系统中的指令模块下发的动作指令;如果未接收到所述动作指令,则确定执行器末端发生故障,发送节点崩溃警告。通过上述方案解决了现有的智控系统中节点故障无法及时发现所导致的用户体验较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及时有效发现节点故障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535832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233672.9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火灾智能调控方法、系统及智能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实时监测火灾总区域中各区域的热负荷,根据各区域的热负荷生成火情示意图;其中,所述火情示意图中标示有各区域的火灾等级;结合火灾总区域内的救援人员分布信息和所述火情示意图,生成救援人员调度方案,以使得不同火灾等级的区域匹配对应数量的救援人员。本发明通过热负荷智能计算火灾报警的严重等级,快速生成火情示意图。基于火情示意图和火灾总区域内的救援人员分布信息,快速生成救援人员调度方案,能够及时合理的调度救援人员,从而快速应对火灾,提高事故响应速度和事故处理效率,减少火灾损失和伤亡。
-
公开(公告)号:CN11209996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73770.2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控制端通过控制组件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生成目标设备的第一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设备正在被控制;向第二控制端发送所述第一状态信息,以将所述第二控制端的控制组件设置为不可操作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端具备所述目标设备的控制权限。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多个控制端同时控制一个设备导致执行紊乱的技术问题,提高了设备的交互效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