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径流动态信息的频谱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29457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35250.2

    申请日:2016-0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342 G01V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下径流动态信息的频谱识别方法,通过探测仪器接收天然电场信号并细化得到分析带宽f1~f2的分辨率为∆f的256条谱线,经最大谱线离散判据、频谱能量集中判据、极点谱线搜索判据、动态信息识别判据后得出有无地下径流动态信息的结论并相应给出主频信息、动态信息的幅值、频率。本发明从研究地下径流动态信息的形成机理出发,运用信号调制原理与边频特性相结合的原则在细化频谱内自动识别地下径流动态信息,并充分考虑了干扰因素的影响,可使地下径流动态信息识别准确率达到90%以上,解决了现有物探方法中难以识别地下径流动态信息的问题。

    一种边坡磁流体探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85240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202864.5

    申请日:2017-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边坡磁流体探测系统,通过探测仪器获取所处位置点的电场数据和磁场数据;数据采集设备收集全部探测仪器获取的所处位置点的电场数据和磁场数据,并根据全部探测仪器获取的所处位置点的电场数据和磁场数据生成时间序列数据;数据处理设备根据时间序列数据计算获得每个探测通道的谱分析序列;计算每个探测通道的谱分析序列的谱标定、自功率谱和互功率谱;计算张量阻抗和倾子;获得每个探测仪器的卡尼亚电阻率和相位信息;根据谱分析序列,每个探测通道的谱分析序列的谱标定、自功率谱和互功率谱,张量阻抗、倾子以及每个探测仪器的卡尼亚电阻率和相位信息,生成边坡测试区域的地下数据,实现快速有效的探测地下水聚集情况。

    一种岩体结构面起伏度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3864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82137.0

    申请日:2015-0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体结构面起伏度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所述测量仪包括矩阵探针、支柱、面板、数/模转换器、译码器、单片机、显示器。测量仪通过支柱放置于岩体结构面上,所述支柱上固定有面板,矩阵探针穿过面板与岩体结构面接触,所述矩阵探针起伏度不同所对应的电阻值通过数/模转换器、译码器传递到单片机,并通过显示器对采集结果进行显示。本发明能自动、批量采集岩体结构面起伏度数据,每次采集结果都直接显示在屏幕上,一目了然,不需要辅助计算。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对象调整测试面板的高度,使用非常方便,能准确、快捷地反映岩体软/硬质结构面的波状起伏、凹凸形态、粗糙程度,测定其粗糙度和起伏角。

    一种岩体结构面起伏度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3864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510082137.0

    申请日:2015-0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体结构面起伏度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所述测量仪包括矩阵探针、支柱、面板、数/模转换器、译码器、单片机、显示器。测量仪通过支柱放置于岩体结构面上,所述支柱上固定有面板,矩阵探针穿过面板与岩体结构面接触,所述矩阵探针起伏度不同所对应的电阻值通过数/模转换器、译码器传递到单片机,并通过显示器对采集结果进行显示。本发明能自动、批量采集岩体结构面起伏度数据,每次采集结果都直接显示在屏幕上,一目了然,不需要辅助计算。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对象调整测试面板的高度,使用非常方便,能准确、快捷地反映岩体软/硬质结构面的波状起伏、凹凸形态、粗糙程度,测定其粗糙度和起伏角。

    一种边坡磁流体探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85240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710202864.5

    申请日:2017-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边坡磁流体探测系统,通过探测仪器获取所处位置点的电场数据和磁场数据;数据采集设备收集全部探测仪器获取的所处位置点的电场数据和磁场数据,并根据全部探测仪器获取的所处位置点的电场数据和磁场数据生成时间序列数据;数据处理设备根据时间序列数据计算获得每个探测通道的谱分析序列;计算每个探测通道的谱分析序列的谱标定、自功率谱和互功率谱;计算张量阻抗和倾子;获得每个探测仪器的卡尼亚电阻率和相位信息;根据谱分析序列,每个探测通道的谱分析序列的谱标定、自功率谱和互功率谱,张量阻抗、倾子以及每个探测仪器的卡尼亚电阻率和相位信息,生成边坡测试区域的地下数据,实现快速有效的探测地下水聚集情况。

    用于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监测的振动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5953911B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610315612.9

    申请日:2016-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监测的振动传感器,包括振动敏感元件、电荷放大器、传感器壳体和引线及其接头,该传感器安装于高压断路器的被监测部位,振动敏感元件拾取高压断路器运行状态信号并差分输出至电荷放大器的差分输入,电荷放大器的工作电源及其差分输出信号通过引线接头连接屏蔽双绞线传输至监测装置,振动敏感元件、电荷放大器安装在由传感器壳体和引线接头组成的密封金属腔体内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有效抑制高压断路器状态监测工况环境的强电磁干扰,使高压断路器运行状态监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一种花岗岩残积土针入仪

    公开(公告)号:CN105547878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52053.8

    申请日:2015-1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花岗岩残积土针入仪,包括主杆、多根数据传输线、滑环、液压施力板及探头,所述的探头安装在主杆的底部;所述的滑环套装在主杆上;数据传输线一端连接在主杆的下端处,数据传输线上设有油缸,油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每个数据传输线中部与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滑环铰接,液压施力板设置在主杆上。本发明使用时,将本发明的主杆底部的探头针入花岗岩残积土中,油缸控制多个杆状传感器展开,多个杆状传感器上的探针对不同方位的花岗岩残积土风化程度,而且测量精度高;主杆的上端设有指南针,方便获取指定方向的花岗岩残积土风化程度;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操作方便的优点。

    一种地下径流动态信息的频谱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29457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610235250.2

    申请日:2016-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下径流动态信息的频谱识别方法,通过探测仪器接收天然电场信号并细化得到分析带宽f1~f2的分辨率为∆f的256条谱线,经最大谱线离散判据、频谱能量集中判据、极点谱线搜索判据、动态信息识别判据后得出有无地下径流动态信息的结论并相应给出主频信息、动态信息的幅值、频率。本发明从研究地下径流动态信息的形成机理出发,运用信号调制原理与边频特性相结合的原则在细化频谱内自动识别地下径流动态信息,并充分考虑了干扰因素的影响,可使地下径流动态信息识别准确率达到90%以上,解决了现有物探方法中难以识别地下径流动态信息的问题。

    一种花岗岩残积土针入仪

    公开(公告)号:CN105547878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510952053.8

    申请日:2015-1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花岗岩残积土针入仪,包括主杆、多根数据传输线、滑环、液压施力板及探头,所述的探头安装在主杆的底部;所述的滑环套装在主杆上;数据传输线一端连接在主杆的下端处,数据传输线上设有油缸,油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每个数据传输线中部与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滑环铰接,液压施力板设置在主杆上。本发明使用时,将本发明的主杆底部的探头针入花岗岩残积土中,油缸控制多个杆状传感器展开,多个杆状传感器上的探针对不同方位的花岗岩残积土风化程度,而且测量精度高;主杆的上端设有指南针,方便获取指定方向的花岗岩残积土风化程度;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操作方便的优点。

    用于列车走行部状态监测的多参量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5698859B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610092948.3

    申请日:2016-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列车走行部状态监测的多参量传感器,包括外壳1、基座2、引线接头3、电荷放大器4、质量块5、振动冲击敏感器件6、限流电阻7、温度敏感器件8、热敏逻辑元件9、封片10,能集中监测列车走行部关键部件的振动、冲击、温度、热敏逻辑状态四种参数,可有效抑制列车走行部状态监测中的强电磁干扰,克服了现有列车走行部状态监测中常用单端输出传感器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避免了现有列车走行部状态监测中常因敏感元件失效而造成的误诊或漏诊,满足列车走行部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应用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