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764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74328.6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79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定牛蛙遗传性别的分子标记、鉴定引物及其应用方法。本发明成功开发可以准确地鉴定蝌蚪的性别分子标记,并且可以准确地鉴定成蛙的性别,为生产上的单性群体选育策略奠定关键的技术基础。本发明通过采集牛蛙和蝌蚪的材料,利用基因组重测序确定了雌雄基因组的差异片段,设计了一对引物,可通过PCR方法准确鉴定出成蛙和蝌蚪的遗传性别。本发明的性别分子标记来鉴定牛蛙遗传性别的准确性可达到100%。
-
公开(公告)号:CN11489183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1288209.9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89 , C12N15/55 , C12N15/113 , C12N15/12 , A01K67/0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基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GNAQ基因敲除系赤眼鳟模型构建与应用,获得赤眼鳟的GNAQ基因的基因组信息,确定scGNAQ基因的内含子和外显子的序列;设计scGNAQ基因的敲除靶位点以及靶位点的gRNA引物scGNAQ‑gRNA‑F/R;获得带有T7启动子的scGNAQ基因靶位点的gRNA片段;获得scGNAQ的gRNAmRNA和cas9mRNA;将gRNAmRNA和cas9mRNA共注射进单细胞期的赤眼鳟胚胎,性成熟后通过两代的杂交与自交的方法筛选获得可稳定遗传的GNAQ基因敲除的赤眼鳟模型。本发明为深入研究赤眼鳟GNAQ在性腺发育及性成熟过程中的功能提供了实用的活体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875584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0929153.8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黄沙鳖品种鉴定的微卫星引物组,包括第一引物组和第二引物组,所述第一引物组的序列包括:上引物:CTGAAGTCTGGCACTAAGCTTTCC,下引物:GTCTAAATTCCGAAGCGGGTAAAA;所述第二引物组的序列包括:上引物:TAGCCCCGAGATTATCAGAGACAG,下引物:TGTGGCTGGTTGGTGTAGTAAGAA,以及所述微卫星引物组在黄沙鳖品种鉴定中的应用。本发明提出的微卫星引物组,具有高保守性和高通用性,可以准确快速的对黄沙鳖品种进行鉴定,从而有效提升了黄沙鳖品种的鉴定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3725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32808.7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鉴定乌鳖种质的SNP标记及其KASP引物组、试剂盒和鉴定方法,SNP标记位于如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的第135位,KASP引物组用于扩增上述与乌鳖种质鉴定相关的SNP标记,且上述SNP标记及其KASP引物组可应用在在鉴定或辅助鉴定乌鳖种质中。本发明在鉴定乌鳖品种的应用中,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强、检测成本低,操作简便快捷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5584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29153.8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黄沙鳖品种鉴定的微卫星引物组,包括第一引物组和第二引物组,所述第一引物组的序列包括:上引物:CTGAAGTCTGGCACTAAGCTTTCC,下引物:GTCTAAATTCCGAAGCGGGTAAAA;所述第二引物组的序列包括:上引物:TAGCCCCGAGATTATCAGAGACAG,下引物:TGTGGCTGGTTGGTGTAGTAAGAA,以及所述微卫星引物组在黄沙鳖品种鉴定中的应用。本发明提出的微卫星引物组,具有高保守性和高通用性,可以准确快速的对黄沙鳖品种进行鉴定,从而有效提升了黄沙鳖品种的鉴定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3725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044990.2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草鱼C3.1基因SNP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标记包含SNP1、SNP2、SNP3、SNP4、SNP5、SNP6、SNP7、SNP8、SNP9和SNP10;所述SNP1‑SNP10位点为依次位于1号染色体上的第7065、第42128位、第42188位、第42452位、第48268位、第76714位、第76773位、第76945位、第77153位和第77252位核苷酸;所述SNP1‑SNP10位点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基于草鱼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确定的,草鱼参考基因组序列的版本号为HZGC01(GCA_019924925.1)。测序扩增确定C3.1基因内含子上存在一些抗GCRV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其中具有显著差异性位点有SNP3(g.42188A/G)的AA基因型,SNP7(g.76773C/T)的CT基因型,SNP8(g.76945T/C)的CT基因型。本发明揭示了C3.1在草鱼免疫抗病方面的作用,为开展草鱼抗GCRV分子育种提供了相关有效标记,并为解析其抗病性状的遗传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73725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044990.2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草鱼C3.1基因SNP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标记包含SNP1、SNP2、SNP3、SNP4、SNP5、SNP6、SNP7、SNP8、SNP9和SNP10;所述SNP1‑SNP10位点为依次位于1号染色体上的第7065、第42128位、第42188位、第42452位、第48268位、第76714位、第76773位、第76945位、第77153位和第77252位核苷酸;所述SNP1‑SNP10位点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基于草鱼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确定的,草鱼参考基因组序列的版本号为HZGC01(GCA_019924925.1)。测序扩增确定C3.1基因内含子上存在一些抗GCRV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其中具有显著差异性位点有SNP3(g.42188A/G)的AA基因型,SNP7(g.76773C/T)的CT基因型,SNP8(g.76945T/C)的CT基因型。本发明揭示了C3.1在草鱼免疫抗病方面的作用,为开展草鱼抗GCRV分子育种提供了相关有效标记,并为解析其抗病性状的遗传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58441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395045.2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品质草鱼瘦身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2龄草鱼放入室内瘦身槽中,槽中蓄满曝气一周的地下水,以底部纳米增氧装置向槽内充入空气,根据槽中水质情况更换部分地下水并清理槽中污物;步骤2:同时养殖期间不投饵,然后根据槽中水质变化情况,更换部分地下水并清污。本发明通过停食吊水与运动,降低鱼肉脂肪含量,改善肉质口感,通过定期换水及清污净化地下水,改善鱼体土腥味,从而克服集约化养殖条件下,草鱼脂肪较厚,鱼肉风味品质下降的缺点,快速提高商品草鱼品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