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更新方法、消息压缩方法、系统、设备、产品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9843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985962.0

    申请日:2024-07-2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字典更新方法、消息压缩方法、系统、设备、产品和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多条消息数据,消息数据来自于至少一个目标设备,目标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字典,消息数据包括原始消息、消息压缩率和字典标识,消息压缩率是目标设备依据字典标识表征的字典,对原始消息进行压缩后得到的;基于目标设备当前使用的第一字典的字典标识,从消息数据中筛选出第一字典对应的多个消息压缩率,并对多个消息压缩率进行融合,得到第一字典的第一压缩性能值;基于原始消息训练得到第二字典,并确定第二字典的第二压缩性能值;若第二压缩性能值大于第一压缩性能值,将第二字典下发至目标设备。可以提高消息压缩率。

    一种气体冷凝复合冷却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2365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87936.7

    申请日:2024-06-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冷凝复合冷却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该气体冷凝复合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干管、第二干管、冷却装置、三介质换热装置、风机和凝汽装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体冷凝复合冷却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根据对应模式,实现风冷和循环介质的复合冷却,既可保障夏季高温天气的冷却要求,又可以减少风冷换热器面积;而且,由于进液总管和出液总管的设置,还可以实现第二流体通道与第四流体通道的连通,从而实现三介质换热装置空气流道代替冷却装置用于循环介质的冷却、被冷却气体仅在凝汽装置被循环冷却介质冷却,在节约冬季冷却装置水耗的同时,还避免了三介质换热装置直接冷却气体可能出现气体冷凝后冻结的风险。

    光热蒸发器及其制备方法、回收利用水凝胶基光热材料的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849563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0168211.5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蒸发面积可变的光热蒸发器及其制备方法、回收利用水凝胶基光热材料的方法和用途。该蒸发面积可变的光热蒸发器包括可自铺展的自愈合水凝胶基光热材料,所述自愈合水凝胶基光热材料包括基于非共价交联键相互作用的自愈合水凝胶和/或基于动态共价键相互作用的自愈合水凝胶。该蒸发面积可变的光热蒸发器不仅可以重复利用,使用寿命较长,而且回收再利用的工艺简单,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蒸发速率可调的高性能三维光热蒸发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5425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77694.9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发速率可调的高性能三维光热蒸发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蒸发器包括:聚合物泡沫,所述聚合物泡沫表面包覆形状记忆聚合物,所述聚合物泡沫一端的所述形状记忆聚合物表面包覆亲水改性物质,未包覆所述亲水改性物质的所述聚合物泡沫和所述形状记忆聚合物整体为光热层,包覆所述亲水改性物质的所述聚合物泡沫和所述形状记忆聚合物整体为水传输层,所述光热层在上方,所述水传输层在下方,对蒸发器横向压缩可实现蒸发速率的调控。该蒸发器通过Janus结构可以进行高效的光热转换,具有优异的水处理能力,且通过压缩可以实现对蒸发速率的调节。

    三介质换热器
    6.
    发明公开
    三介质换热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27463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28106.5

    申请日:2024-04-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介质换热器,包括:多通道管结构和分集流结构;多通道管结构形成有彼此隔离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且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热耦合,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壁面上设有用于流体进出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集流结构形成有彼此隔离的第一分集流管和第二分集流管,第一分集流管与每个第一通孔连通,第二分集流管与每个第二通孔连通,第一分集流管和第二分集流管上设有用于流体进出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三介质换热器,实现了三种介质两两换热和三者同时换热的功能,且与第三介质换热时不易脏堵,可提高换热可靠性和换热效果。

    载线器和载线器的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45471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811027946.1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载线器和载线器的使用方法。载线器,用于装载植入式的导线,载线器包括固定段,固定段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内腔结构,固定段具有顺次相接的载线入口部、轴向限位部和轴向加强部,内腔的至少一部分贯穿地形成于载线入口部、轴向限位部和轴向加强部,载线入口部的周壁上具有第一缺口,载线入口部的周壁限定了第一内径尺寸,轴向限位部的远离载线入口部的端部具有小于第一内径尺寸的第二内径尺寸,轴向限位部的周壁上具有第二缺口,轴向加强部具有第二内径尺寸,轴向加强部的周壁上具有第三缺口,第一缺口、第二缺口与第三缺口是相通的。根据本发明的载线器,能在径向和轴向固定导线,并且导线与载线器的装配和拆卸操作方便。

    一种制备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69837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0910085585.0

    申请日:2009-05-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备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的方法,特别是通过将聚偏氟乙烯的高温溶剂与非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复合稀释剂而制备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的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在搅拌釜中加入质量百分比为20%~60%的聚偏氟乙烯和相应的质量百分比为80%~40%的复合稀释剂,高温溶解后静置脱泡,制成均相铸膜液;将铸膜液直接刮涂在支撑网上形成平板状或通过喷丝头纺制成中空纤维状的铸膜液,然后浸入冷却液中分相固化;将固化后产物中所含的稀释剂萃取后,即制得聚偏氟乙烯微孔膜。采用本发明所制备的聚偏氟乙烯微孔膜,断面结构呈均一贯通的海绵状结构,膜强度高,水通量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