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374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93350.9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四川华能泸定水电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智能振冲碎石桩设计参数确定方法,包括:将桩间距Sp、错位角θ和间排距比η,作为桩体布置模式的表征参数;将桩间土与最近碎石桩距离的最大值ds,作为桩体布置模式的评价指标;根据所述评价指标的定义,将所述评价指标转换为关于所述表征参数的函数;根据所述函数,求解所述评价指标最小时的表征参数值。本实施例能够对布桩模式进行定量评价,并确定出最佳布桩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730648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56011.9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四川华能泸定水电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基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提高孔密实圆度的振冲器。出料头与驱动装置之间设置有弹性伸缩装置,出料头与驱动装置之间形成出料腔;驱动装置中设置有偏心装置,出料头中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弹性伸缩装置通过偏心装置产生的轴向加速度伸缩将出料头上的出料孔打开,并依靠偏心装置产生的径向加速度完成出料;外套筒的外壁靠近驱动装置位置均匀地设置有多个调节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调节装置可转动地插入需密实的孔中,并实时调节驱动装置中的振动电机保持水平位置,且位于需密实的孔的中心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出料头位于需密实的孔的中心的程度,以提高密实完成后的孔的圆度,便于密实完成的孔的后期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15058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547524.9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E01D21/00 , C04B40/02 , G05D23/20 , E01D1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在桥梁结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关键部位预埋点式温度计监测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度实时变化;将温度数据传输至一体智能温控柜,使其根据混凝土温度实时变化情况和温控标准,基于温流耦合控制模型自动调整冷却通水温度和流量;在供水系统的进水箱内布设温度计监测冷却水温实时变化,用于调节回流至进水箱的回水流量;通过供、回水系统管路设计,实现冷却水管内水流定时换向;利用现场实际施工和环境数据,数值模拟确定桥梁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标准,将其传输至一体智能温控柜,实现桥梁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的智能温度控制,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温度裂缝。
-
公开(公告)号:CN113911315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519013.6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B64C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热防护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飞行器头锥冷却结构。该飞行器头锥冷却结构主要由散热通道组件构成,散热通道组件与飞行器头锥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散热通道组件用于输送冷却液,所述散热通道组件包括若干输入通道和中间通道层,若干所述输入通道呈环形设置于所述飞行器头锥的头部,所述中间通道层呈环状,且所述中间通道层呈网状结构,所述中间通道层的一端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进液口,一个所述进液口与一个所述输入通道连通,另一端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出液口。该飞行器头锥冷却结构冷却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飞行器头锥的头部温度,并使得飞行器头锥温度分布均匀,加工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0532609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910672411.8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区等效灌浆压力向量的灌浆压力模拟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灌浆段所在高程及灌浆孔的倾斜角度划分多个灌浆区域;根据所述灌浆区域的岩性和灌浆施工布置条件设置所述灌浆区域的敏感系数;根据所述灌浆区域以及所述灌浆区域的敏感系数,建立分区等效灌浆压力向量模型,其中,分区等效灌浆压力向量的表达式为:所述分区等效灌浆压力向量模型用于模拟灌浆压力在裂隙网络中的复杂分布。本发明解决了无法通过数值方法真实模拟实际灌浆压力指导工程施工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11101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052984.X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 中清控(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桥墩桥台的供水联调系统,由通水控制设备、供水包、换向装置、供水主管、管道泄压阀、管道增压泵、安全阀、水箱、抽水泵、抽水泵引管、江水过滤阀、江水、排水管、混水控制阀、混水主管、回水主管、换向装置、回水包依次闭环连接构成,为控制桥墩桥台混凝土内部冷却进水温度同时满足外部蓄水保温需求,在供水与回水主管间通过混水主管来二次利用冷却用水回水,将回水引入水箱内,通过将较高温度的冷却水回水和较低温度的江水混合来提高水箱内水温,通过控制混水控制阀的开度可以调控水箱内水的温度,使其可同时用于混凝土外部蓄水保温或内部通水冷却。通过采用该方法,可降低桥墩桥台混凝土的开裂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65036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672513.2
申请日:2020-07-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灌浆多功能试验装置,包括智能灌浆单元机、试验箱、试验台架、地应力加载系统和地下水模拟系统;智能灌浆单元机通过灌浆管路与试验箱上的灌浆孔连通;试验箱位于试验台架内,并与试验台架形成至少一个间隔空间,试验箱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空间配合的排水孔,排水孔和空间构成用于模拟有无静、动地下水的地下水模拟系统;地应力加载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空间的、用于模拟应力状态和/或盖重的至少一个力加载器以及与所述力加载器连接的力加载控制系统;试验箱内设置传感器。通过本发明的试验装置可实现多种节理和裂隙组合的试样、浆液以及边界条件的组合试验,同时通过地应力加载系统和地下水模拟系统可更加真实反映灌浆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0820747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11089556.1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清控(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2D15/00 ,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仓内温差控制方法,包括:S1、基于仿真计算及材料试验确定混凝土仓内温度梯度控制标准;S2、基于混凝土仓的方量和配管率要求确定所埋冷却水管的总量;S3、按混凝土级配、仓形状,对混凝土仓进行分区;S4、按照分区布设温度测点,并安装冷却水管,建立混凝土温度测点与冷却水管的对应关系;S5、计算温度测点间的最大距离,与仓内温度梯度控制标准相乘,得到仓内温差控制标准;S6、基于仓内温差控制标准和混凝土仓目标温控曲线设定各分区温度测点目标控温曲线;S7、分区调控通水冷却措施。通过“先控制后平均”的方法,可个性化调控混凝土仓内温差,有利于降低由于混凝土仓内温差过大引起的开裂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9974892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910229044.4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测温与数字测温互补的温度场形成方法与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混凝土大坝的整体坐标以及光纤的埋设线路,获取光纤测温点的空间坐标,其中,混凝土大坝埋设有多条光纤,光纤测温点为光纤上用于测量混凝土大坝温度的监测点;将获取的空间坐标与光纤测温点测得的温度值设置为一一映射;根据光纤测温点测得的温度值,利用三维有限元法计算光纤所在平面的二维温度分布,进一步根据相邻两个光纤的二维温度分布,计算相邻两个光纤平面之间的三维温度场分布。本发明解决了无法根据光纤测温度数据获取与大坝坐标相映射的整体温度场分布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532678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800379.7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高拱坝基坑回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特高拱坝的坝面进行检查,对基坑回填区域进行分区分层,初步选取基坑回填材料、回填高程和回填时机,确定i个基坑回填方案;分析对比所述i个基坑回填方案的渗流折减效应、保温效应、静力荷载效应和动力荷载效应;依据对比结果确定最优高程和回填时机,选择最优基坑回填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基坑回填方法可补强基岩裂隙,增强大坝防渗能力;减小坝体接触面热交换系数,增加坝面保温效果,有利温控防裂;改善施工期大坝抗震稳定性及坝-基整体工作性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