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45487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10140789.X
申请日:2016-03-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2F1/00 , C02F1/72 , C02F1/70 , C02F3/00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水原位修复的胶体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胶体缓释材料是由活性修复剂的溶液与胶体二氧化硅充分混合形成的胶体悬浮液,其中以质量比计,活性修复剂的溶液:胶体二氧化硅=93~99:1~7;所述的胶体悬浮液的初始粘度小于60cP,在注入地下含水层后粘度随时间逐渐增加,最后形成半固体凝胶,活性修复剂被逐渐释放到含水层中;本发明一方面保证缓释材料初始注入粘度小于60cP,降低注入地下的难度,可在多种类型条件的污染场地推广;另一方面材料逐渐形成凝胶后,活性修复剂的释放时间延长5‑7倍,避免流体修复剂损失和多次重复施工的缺陷,节约成本,提高地下水修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358637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110253733.2
申请日:2011-08-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2F1/46 , C02F1/28 , C02F1/58 , C02F101/14
Abstract: 一种电化学强化多功能材料吸附除氟系统及方法,系统由多组反应室连接而成,每组反应室包括多功能吸附材料,多功能吸附材料的一面通过第一配电底板与第一端板连接,多功能吸附材料的另一面依次通过第二隔板、第二配电底板、第三隔板和第二端板连接,配电底板分别与电源连接,配电底板在上侧或下侧开有水流通道,第一配电底板与第二配电底板之间间距为1~10mm,方法是先进行吸附过程,然后是再生过程,通过吸附过程和再生过程循环,转换电极极性,确保出水水质,本发明提高了吸附剂除氟容量、导电性和再生效率,降低能耗,简化操纵流程,降低制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835127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201009.2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23C24/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4/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激光熔覆定向凝固合金的强制冷却装置,属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激光成形与修复技术领域,包括强制冷却装置上部和强制冷却装置下部,上、下两部分通过螺纹连接,结合处安装密封垫;其中,强制冷却装置上部包括上部主体和位于上部主体底部中心的散热结构,在上部主体中心开设与工件尺寸相匹配的工件槽,上部主体上均匀设有分别用于安装压板和连接强制冷却装置下部的螺纹孔;强制冷却装置下部上表面中心开设与散热结构尺寸相匹配的冷却水通道,该通道两端至强制冷却装置下部两侧壁分别设有冷却水通道入口、出口。本发明制作简易、操作安全、成本低,可提升凝固界面前沿的温度梯度,有助于高温合金定向凝固组织外延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5645487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40789.X
申请日:2016-03-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2F1/00 , C02F1/72 , C02F1/70 , C02F3/00 , C02F10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00 , C02F1/70 , C02F1/72 , C02F3/00 , C02F2103/06 , C02F23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水原位修复的胶体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胶体缓释材料是由活性修复剂的溶液与胶体二氧化硅充分混合形成的胶体悬浮液,其中以质量比计,活性修复剂的溶液:胶体二氧化硅=93~99:1~7;所述的胶体悬浮液的初始粘度小于60cP,在注入地下含水层后粘度随时间逐渐增加,最后形成半固体凝胶,活性修复剂被逐渐释放到含水层中;本发明一方面保证缓释材料初始注入粘度小于60cP,降低注入地下的难度,可在多种类型条件的污染场地推广;另一方面材料逐渐形成凝胶后,活性修复剂的释放时间延长5-7倍,避免流体修复剂损失和多次重复施工的缺陷,节约成本,提高地下水修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358637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253733.2
申请日:2011-08-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2F1/46 , C02F1/28 , C02F1/58 , C02F101/14
Abstract: 一种电化学强化多功能材料吸附除氟系统及方法,系统由多组反应室连接而成,每组反应室包括多功能吸附材料,多功能吸附材料的一面通过第一配电底板与第一端板连接,多功能吸附材料的另一面依次通过第二隔板、第二配电底板、第三隔板和第二端板连接,配电底板分别与电源连接,配电底板在上侧或下侧开有水流通道,第一配电底板与第二配电底板之间间距为1~10mm,方法是先进行吸附过程,然后是再生过程,通过吸附过程和再生过程循环,转换电极极性,确保出水水质,本发明提高了吸附剂除氟容量、导电性和再生效率,降低能耗,简化操纵流程,降低制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6956150U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20323130.8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23C24/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激光熔覆定向凝固合金的强制冷却装置,属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激光成形与修复技术领域,包括强制冷却装置上部和强制冷却装置下部,上、下两部分通过螺纹连接,结合处安装密封垫;其中,强制冷却装置上部包括上部主体和位于上部主体底部中心的散热结构,在上部主体中心开设与工件尺寸相匹配的工件槽,上部主体上均匀设有分别用于安装压板和连接强制冷却装置下部的螺纹孔;强制冷却装置下部上表面中心开设与散热结构尺寸相匹配的冷却水通道,该通道两端至强制冷却装置下部两侧壁分别设有冷却水通道入口、出口。本装置制作简易、操作安全、成本低,可提升凝固界面前沿的温度梯度,有助于高温合金定向凝固组织外延生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