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2753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42257.4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C25B3/07 , C25B3/26 , C25B11/032 , C25B11/054 , C25B11/091 , C01G29/00 , B82Y30/00 , B82Y40/00 , B01J23/18 , B01J35/39 , B01J35/33 , C22C12/0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二维超薄铋/氧化铋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电极材料和应用,该方法包括:S1、将铋源、溶剂与无机盐混合后,除去溶剂,得到前驱体;S2、在还原气氛中,将前驱体进行高温退火,得到铋纳米片;S3、将铋纳米片进行等离子体刻蚀,得到富含晶界缺陷的二维铋/氧化铋纳米片。本公开的方法能够制备得到富含晶界缺陷的二维铋/氧化铋纳米片,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该纳米片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和对目的产物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9841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369160.6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壳基氮/磷共掺杂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废弃甲壳为原料,先利用稀酸溶液脱CaCO3预处理,然后磷酸环境水热炭化以及高温碳化,制备碳催化剂。本发明的原料成本低廉且来源丰富,制备过程简单,所得产品因CaCO3的脱离而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同时甲壳中的蛋白质直接作为氮源、水热磷酸溶液为磷源,提高了材料的催化性能,该材料的最大输出功率为802mW/m2,1600rpm时的半波电位为-0.181V(vs.Ag/AgCl),最大电子转移数为3.68,而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电子转移途径,在能源转化和污水处理的大规模应用中具有很好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911794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391624.1
申请日:2012-10-17
Applicant: 海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效利用废餐油稳定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包括对废餐油的前处理,酸催化,碱催化,其中碱催化可进行多次。本发明工艺操作简单,产率高,关键是能适用于不同的废餐油,而且制备的生物柴油能与乙醇(95%乙醇和无水乙醇均可)任意比互溶。与目前的酸碱催化工艺相比,优点在于通过有效的前处理和彻底的除水能够适用于不同来源的废餐油,转化率高,生物柴油纯,制备的生物柴油能够与乙醇任意比混溶。是一种通用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286547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710640905.9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壳素液化产物/聚乙烯醇共混膜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多元醇、酸性催化剂和甲壳素粉末混合,于140℃‑180℃反应60min‑120min,之后经过滤和旋蒸,得到甲壳素液化产物;S2:将S1得到的甲壳素液化产物与聚乙烯醇溶液以一定比例在40℃‑70℃的温度下搅拌混合,得到甲壳素液化产物/聚乙烯醇的混合液;S3:将S2制得的甲壳素液化产物/聚乙烯醇的混合液进行铺膜固化;S4:将S3制得的固化薄膜用极性小分子溶剂漂洗,之后自然晾干。本发明以虾蟹壳的主要成份甲壳素为原料制备的甲壳素液化产物/聚乙烯醇共混膜外观为透明的浅黄色,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力学性、抗菌性及环境友好性,并有望作为新型包装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7286547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640905.9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壳素液化产物/聚乙烯醇共混膜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多元醇、酸性催化剂和甲壳素粉末混合,于140℃-180℃反应60min-120min,之后经过滤和旋蒸,得到甲壳素液化产物;S2:将S1得到的甲壳素液化产物与聚乙烯醇溶液以一定比例在40℃-70℃的温度下搅拌混合,得到甲壳素液化产物/聚乙烯醇的混合液;S3:将S2制得的甲壳素液化产物/聚乙烯醇的混合液进行铺膜固化;S4:将S3制得的固化薄膜用极性小分子溶剂漂洗,之后自然晾干。本发明以虾蟹壳的主要成份甲壳素为原料制备的甲壳素液化产物/聚乙烯醇共混膜外观为透明的浅黄色,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力学性、抗菌性及环境友好性,并有望作为新型包装材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