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328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09909.9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非对称结构整体摇摆自复位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设置在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的摇摆层;上部结构的平面结构为非轴对称结构;摇摆层包括若干竖向弹性支座,且若干竖向弹性支座间隔布置在上部结构底部;竖向弹性支座包括上连接钢板、下连接钢板、弹簧和耗能限位件;上连接钢板布置在下连接钢板正上方,上连接钢板与设置在上部结构底部的底部钢套筒连接,下连接钢板与下部结构连接;弹簧的上下端分别焊接于上连接钢板、下连接钢板上;耗能限位件包括上厚壁套筒、下厚壁套筒和限位套筒。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隔震装置往往难以同时实现水平隔震和竖向隔震效果,对于地铁等引发的高频振动,其隔离效果也并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28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49415.8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消能摇摆自复位结构体系,包括上部结构、基础和连接于上部结构和基础之间的弹簧支座;弹簧支座为只发生竖向位移和转角的支座,弹簧支座布设于上部结构的柱体和基础连接处;其中,弹簧支座的刚度对应上部结构摇摆轨迹区别设置。本发明改变了结构固接于基础的传统约束形式,使结构体系受地震力水平力作用出现弯曲变形、剪切变形或弯剪变形模式转化为结构整体围绕某一轴心的可控摇摆模式,不同于传统隔震的水平剪切隔震原理,在发生强震时通过上部结构的整体摇摆和底部弹簧支座的变形耗散地震能量,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的传递。结构稳定性强且具备较强的自复位能力,能够减轻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损伤与破坏,保护结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27345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255096.X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强震后具备可恢复功能的单元转动式防震结构,包括:转体单元以及安装在转体单元上具有复原功能的第一复原减震组件、第二复原减震组件和第三复原减震组件;第一复原减震组件和第二复原减震组件均安装在转体单元的底部,其中,第一复原减震组件安装在转体单元底部的中部,第二复原减震组件安装在转体单元底部的边部;第三复原减震组件安装在转体单元的侧面,其中,两个相邻的转体单元通过第三复原减震组件相连接。本发明将结构沿建筑长度方向的摇摆模式,转变为转动式摇摆结构,降低整体上部结构的摇摆幅度,避免了原摇摆结构大量节点的施工复杂性,降低施工成本,简化了施工流程,提升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26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47545.8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型消能摇摆自复位结构体系,包括基础、弹簧支座、上部结构及消能减震件,多个弹簧支座的底端呈阵列固定在基础顶面;多个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包括框架柱和框架梁,多个框架柱的底端一一对应锚固在多个弹簧支座的顶端;消能减震件固定在相邻两个上部结构相对的两个框架梁之间以将多个上部结构连接成整体结构。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型消能摇摆自复位结构体系在发生强震时可进行摇摆,避免了柱脚节点结构和梁端节点结构塑性铰的形成,使得柱脚节点结构和梁端节点结构无损伤或轻微损伤、震后节点无需修复即可投入使用,结构稳定性强且具备较强的自复位能力,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可恢复功能建筑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32715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55908.2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震时转动式框架‑核心筒结构,涉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基础;核心筒的底端通过转动支座与基础连接,转动支座包括固定在基础顶面的转台座,转台座顶面开设有弧形凹槽,核心筒底端固定有旋转球体,旋转球体的下部转动设于弧形凹槽内;框架部由框架柱和框架梁组成,且环绕核心筒外侧布置;节点部包括梁端节点和柱脚节点,梁端节点分别将框架梁的端头与框架柱和核心筒连接,柱脚节点将框架柱与基础连接。本发明可解决因地震作用等外部激励致使传统框架‑核心筒结构在梁柱节点处、柱脚处、剪力墙底部以及连梁两侧端部形成塑性铰耗散地震能量,从而导致结构构件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4779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836186.8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动摇摆柱脚,包括钢柱脚、弹性体、凸字形钢外壳和基础,所述钢柱脚包括短钢柱、底部钢板、加劲肋,所述短钢柱垂直焊接于底部钢板之上,所述短钢柱根部外周侧均设置加劲肋,所述钢柱脚内嵌至所述弹性体内,包含所述钢柱脚的所述弹性体内嵌至所述凸字形钢外壳内,所述凸字形钢外壳内嵌至基础中,且所述凸字形钢外壳外壁及壳底部均设置栓钉,所述凸字形钢外壳台肩处设有加劲肋。当钢柱脚遭受到地震等外部激励等作用时,钢柱脚能够以底部钢板底面的各边角点或各边作为转动摇摆的转动点或转动边,以实现钢柱脚的转动摇摆,并利用弹性体本身具有的弹性特性实现钢柱脚的自复位。
-
公开(公告)号:CN11968646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003870.2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震振双控系统的整体摇摆自复位结构,包括:上部结构,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或筒体结构,且上部结构以结构平面布置形心轴为基准发生上部结构的整体摇摆;基础,多个基础设置在上部结构的底部;弹性限位耗能支座,弹性限位耗能支座设置在上部结构底部与基础之间;其中,弹性限位耗能支座包括多个竖向设置的弹簧,且多个弹簧竖向刚度围绕整体上部结构基底形心对称设置。本发明兼具水平隔震和竖向隔振效果以及隔离地铁等引起的高频振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2716266U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21477521.1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动摇摆柱脚结构,包括钢柱脚、弹性体以及凸字形钢外壳,所述钢柱脚内嵌至弹性体内,包含所述钢柱脚的弹性体内嵌至凸字形钢外壳内,所述弹性体与凸字形钢外壳和钢柱脚接触面均紧密贴合;所述钢柱脚包括短钢柱、底部钢板以及加劲肋,所述短钢柱垂直焊接于底部钢板上。本申请不仅具有摇摆机制,而且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转动机制,且该柱脚可提前预制,只需将制作好的凸字形钢外壳、弹性体和钢柱脚形成的整体置于基础钢筋笼内,后进行现场浇筑,极大简化了以往摇摆柱脚现场施工工序的复杂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1878435U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20431067.X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转体结构,转体结构安装在建筑转体单元的底部,且转体结构配合复原组件使用,转体结构包括:支撑架组件、支座基础组件和转体组件;其中,支撑架组件的一端安装在建筑转体单元的底部,支撑架组件的另一端与转体组件相连接;支座基础组件设置在地面上,且转体组件安装在支座基础组件内。本发明以转体结构为转动轴,当地震发生时,转体单元发生刚体转动,复原组件的设置能有效减小结构地震加速度和位移响应,使转体单元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将结构沿建筑长度方向的摇摆模式,转变为转动式摇摆结构,降低整体上部结构的摇摆幅度,避免了原摇摆结构大量节点的施工复杂性,简化了施工流程,提升了施工效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