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电导透药仪的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666681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311491763.6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声电导透药仪的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涉及医用设备领域,解决不能保证导药头可以牢固地吸附在贴片上的问题,以预设初始电流值控制电磁线圈通电;实时获取电极贴片的检测电压;根据检测电压判断电极贴片的吸附状态;若电极贴片接触不良,则增大电磁线圈的电流大小。本申请通过电磁线圈使得电极贴片吸附在超声压电陶瓷上,在治疗过程中,实时地获取电极贴片的检测电压,以用于判断贴片是否接触不良,若接触不良,可以通过增大电磁线圈的电流大小来增大电磁线圈的吸附力,确保电极贴片的吸合,避免永磁铁磁性降低导致的不完全吸附。

    一种声场测量方法、装置及介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6548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91668.2

    申请日:2023-04-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声场测量方法、装置及介质,涉及超声技术领域,解决声场测量中确定焦域焦点的需要时间过长的问题,本申请通过移动水听器的位置,使水听器运行方向与治疗头平面保持平行;记录当水听器移动到治疗头平面的边缘处的垂直方向上的第一标记点和第二标记点;根据第一标记点与第二标记点的距离、治疗头的半径得到移动到治疗头圆心垂直方向的待移动距离及方向,并移动水听器;测量声场参数。通过控制水听器移动,记录移动到治疗头平面的边缘处的垂直方向上的两个位置,计算治疗头平面的圆心位置,使得水听器准确地移动到治疗头平面的圆心位置,确定焦域中心,不需要扫描完整个平面再确定焦域焦点,节省了测试时间,减少了工作量。

    一种按键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42261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678156.5

    申请日:2021-06-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按键检测方法,包括:按照预设周期对各个按键各自的状态检测电平进行更新,并在每次更新之后,按照预设规则构建出用于反映各个按键各自的状态检测电平的目标数据;根据目标数据,确定出各个按键各自的触发变量值,释放变量值以及长按变量值,以完成对各个按键的检测。应用本申请的方案,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按键检测,实现消抖,使用便捷性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按键检测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具有相应技术效果。

    一种聚焦超声治疗仪、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271582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0201494.9

    申请日:2023-03-0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聚焦超声治疗仪、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涉及医疗技术领域。聚焦超声治疗仪包括主MCU、驱动板和多个包含从MCU和压电陶瓷的治疗头;各治疗头的治疗信息不完全相同;主MCU通过从MCU获取对应治疗头的治疗信息并输出控制信号至驱动板;驱动板根据控制信号输出驱动信号至对应的治疗头的压电陶瓷;压电陶瓷根据驱动信号产生对应频率的振动,输出超声波至待测目标。由此可知,上述方案通过在治疗头中设置了从MCU,通过从MCU存储所在治疗头的治疗频率,从而使主MCU能够根据治疗频率对治疗头进行驱动,不受治疗头的治疗频率限制,支持同一通道多种不同频率的治疗头输出,提高了治疗效率和治疗体验。(56)对比文件戴启军,周秦武,徐晓宙,卞正中,欧阳克勇.一种多频相控超声治疗驱动系统.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2,(第04期),全文.

    一种超声渗透仪以及超声渗透仪输出参数设置装置、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99968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08158.8

    申请日:2023-07-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促药渗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声渗透仪以及超声渗透仪输出参数设置装置、介质,通过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获取渗透部位的角质层数据;通过感觉神经定量检测确认用户的电流感觉阈值;根据角质层数据设置超声渗透仪的电致孔电压,根据电流感觉阈值设置电导电流。相对于当前技术中,需要根据用户反馈调整电致孔、电导、超声波的参数,对于不能及时反馈的用户则易造成用户身体损伤。采用本技术方案,使用仪器先获取渗透部位的角质层相关数据,然后根据该数据设置电致孔电压,无需用户的反馈实现了对电致孔、电导、超声参数的设置,避免异常的参数对用户身体造成破坏。并且通过确认用户的电流感觉阈值设置电导电流,提高药物渗透速率。

    一种聚焦超声治疗仪、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27158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01494.9

    申请日:2023-03-0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聚焦超声治疗仪、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涉及医疗技术领域。聚焦超声治疗仪包括主MCU、驱动板和多个包含从MCU和压电陶瓷的治疗头;各治疗头的治疗信息不完全相同;主MCU通过从MCU获取对应治疗头的治疗信息并输出控制信号至驱动板;驱动板根据控制信号输出驱动信号至对应的治疗头的压电陶瓷;压电陶瓷根据驱动信号产生对应频率的振动,输出超声波至待测目标。由此可知,上述方案通过在治疗头中设置了从MCU,通过从MCU存储所在治疗头的治疗频率,从而使主MCU能够根据治疗频率对治疗头进行驱动,不受治疗头的治疗频率限制,支持同一通道多种不同频率的治疗头输出,提高了治疗效率和治疗体验。

    超声波耦合液体输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41355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0680252.3

    申请日:2021-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治疗仪的耦合液体输出方法,包括:获取超声波治疗仪的治疗头的温度数据;判断温度数据是否超过预设温度阈值;若是,则确定耦合液体不足,以便耦合液体存储装置在耦合液体不足时输出耦合液体。本申请中在超声波治疗仪的治疗头使用过程中,对治疗头上的温度数据进行监测,以耦合液体不足时治疗头上的温度会快速升高为依据,在治疗头的温度过大时,则确定需要输出耦合液体,降低了操作者判断是否需要添加耦合液体的难度,保证耦合液体添加的及时性,从而提升超声波治疗的治疗效果,降低皮肤被烫伤的可能性。本申请中还提供了一种超声波治疗仪的耦合液体输出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超声波耦合液体输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41355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680252.3

    申请日:2021-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治疗仪的耦合液体输出方法,包括:获取超声波治疗仪的治疗头的温度数据;判断温度数据是否超过预设温度阈值;若是,则确定耦合液体不足,以便耦合液体存储装置在耦合液体不足时输出耦合液体。本申请中在超声波治疗仪的治疗头使用过程中,对治疗头上的温度数据进行监测,以耦合液体不足时治疗头上的温度会快速升高为依据,在治疗头的温度过大时,则确定需要输出耦合液体,降低了操作者判断是否需要添加耦合液体的难度,保证耦合液体添加的及时性,从而提升超声波治疗的治疗效果,降低皮肤被烫伤的可能性。本申请中还提供了一种超声波治疗仪的耦合液体输出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超声清创手柄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568910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11173078.4

    申请日:2022-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清创手柄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属于器械优化领域,用于对超声清创手柄的优化。考虑到超声清创手柄中压电陶瓷的紧固程度与变幅杆输出的振幅具有关联关系,因此本申请中可以每次通过驱动装置控制超声清创手柄中压电陶瓷旋转指定单位,以便紧固压电陶瓷,直至变幅杆的振幅变化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停止,能够使得超声清创手柄中变幅杆对于压电陶瓷振幅的放大程度达到很高水平,从而提升了超声清创手柄出厂时的能量转换率,节省了能源。

    一种超声电导透药仪的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66668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491763.6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声电导透药仪的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涉及医用设备领域,解决不能保证导药头可以牢固地吸附在贴片上的问题,以预设初始电流值控制电磁线圈通电;实时获取电极贴片的检测电压;根据检测电压判断电极贴片的吸附状态;若电极贴片接触不良,则增大电磁线圈的电流大小。本申请通过电磁线圈使得电极贴片吸附在超声压电陶瓷上,在治疗过程中,实时地获取电极贴片的检测电压,以用于判断贴片是否接触不良,若接触不良,可以通过增大电磁线圈的电流大小来增大电磁线圈的吸附力,确保电极贴片的吸合,避免永磁铁磁性降低导致的不完全吸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