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1000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68193.8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H02K49/10 , H02K1/2795 , H02K7/09 , F16C32/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低温工程中的磁力耦合传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泵用复合聚磁式永磁‑超导耦合传动装置,低温泵包括泵壳、叶轮轴、叶轮、设在泵壳外侧的输入轴和永磁转子轭铁,以及设在泵壳内侧的超导转子轭铁和输出轴;永磁转子轭铁内侧开设有多个内设有复合聚磁式U型永磁极和导磁铁片的U型槽,超导转子轭铁上间隔布设有一圈扇形的超导片,永磁极与超导片间隔工作气隙非接触对应连接,超导转子轭铁中间通过径向磁悬浮轴承与悬架部件转动连接,超导转子轭铁外侧与输出轴固定连接。通过改进永磁盘磁极的排布方式,减小永磁转子漏磁,改善励磁磁场分布;利用超导片的强捕获磁场与高载流密度,提升传输转矩,实现了常温端至低温端的无接触转矩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301406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20828.8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低温液体储存和输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导‑永磁驱动的输出可调式低温杜瓦,包括杜瓦本体和泵送机构,所述的泵送机构包括蜗壳、叶轮、从动侧传输盘、主动侧传输盘、带阀门的低温液体输出管道,所述叶轮和从动侧传输盘传动连接;杜瓦本体内侧壁下部固定设有中心轴,从动侧传输盘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中心轴上,所述蜗壳罩在叶轮和从动侧传输盘上并且与杜瓦本体内侧壁固定连接;主动侧传输盘设置于杜瓦本体外侧与从动侧传输盘相对应的位置,主动侧传输盘通过非接触式磁力传动驱使从动侧传输盘转动。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合理,能耗低,传输损耗少、响应速度快、输出量可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20049708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510102682.5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H02K41/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直线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聚磁式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包括初级、次级和气隙,所述次级包括次级轭铁和多个复合聚磁式永磁单元;所述复合聚磁式永磁单元按照一定极距安装在次级轭铁内构成复合聚磁式永磁阵列;所述复合聚磁式永磁单元由U型永磁体和安装在U型永磁体开口内的助磁结构组成;所述助磁结构包括沿平行于气隙方向安装设置的第六永磁体,所述第六永磁体磁化方向与U型永磁体的开口的深度方向平行。本发明改善了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推力性能,提升永磁体利用率及电机推力密度,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大推力、大功率直线电机的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710004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210468193.8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H02K49/10 , H02K1/2795 , H02K7/09 , F16C32/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低温工程中的磁力耦合传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泵用复合聚磁式永磁‑超导耦合传动装置,低温泵包括泵壳、叶轮轴、叶轮、设在泵壳外侧的输入轴和永磁转子轭铁,以及设在泵壳内侧的超导转子轭铁和输出轴;永磁转子轭铁内侧开设有多个内设有复合聚磁式U型永磁极和导磁铁片的U型槽,超导转子轭铁上间隔布设有一圈扇形的超导片,永磁极与超导片间隔工作气隙非接触对应连接,超导转子轭铁中间通过径向磁悬浮轴承与悬架部件转动连接,超导转子轭铁外侧与输出轴固定连接。通过改进永磁盘磁极的排布方式,减小永磁转子漏磁,改善励磁磁场分布;利用超导片的强捕获磁场与高载流密度,提升传输转矩,实现了常温端至低温端的无接触转矩传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