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9860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49770.3
申请日:2019-10-0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F283/00 , C08F222/14 , C08F2/48 , C08K5/56 , C08K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色体系光聚合的组合物,属于光聚合材料技术领域。该组合物所含组分及各组分质量份数为:可光聚合预聚体20-80份,可光聚合单体5-60份,光引发剂0.2-8份,黑色素0.1-5份,上转换材料0.05-5份。所述组合物在近红外光的直接辐照下能够发生光聚合反应。深色色素能够避开对近红外光的强吸收,利用上转换材料能够吸收穿透性较好近红外光并发射紫外光或可见光,诱导组合物中自由基或离子型光引发剂分解,进而实现可光聚合物质的光聚合反应,从而实现深色组合物的聚合,并提升深色组合物的光聚合深度,提高聚合物的力学性能,拓宽了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698607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0949770.3
申请日:2019-10-0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F283/00 , C08F222/14 , C08F2/48 , C08K5/56 , C08K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色体系光聚合的组合物,属于光聚合材料技术领域。该组合物所含组分及各组分质量份数为:可光聚合预聚体20‑80份,可光聚合单体5‑60份,光引发剂0.2‑8份,黑色素0.1‑5份,上转换材料0.05‑5份。所述组合物在近红外光的直接辐照下能够发生光聚合反应。深色色素能够避开对近红外光的强吸收,利用上转换材料能够吸收穿透性较好近红外光并发射紫外光或可见光,诱导组合物中自由基或离子型光引发剂分解,进而实现可光聚合物质的光聚合反应,从而实现深色组合物的聚合,并提升深色组合物的光聚合深度,提高聚合物的力学性能,拓宽了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89121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698448.X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G75/045 , C08F2/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构型近红外光引发剂,所述引发剂的结构如通式(1)所示,其中,M表示为Li、Na、K中的一种或多种;0≤x≤7;Re表示为Y、Gd、Yb、Sc中的一种或多种;1≤y≤6;Ln表示为Er、Tm、Ho、Eu、Tb、Sm、Dy、Ce、Nd中的一种或多种;0≤z≤50;PI为含羟基的:香豆素、吩噻嗪、硫杂蒽酮、二苯甲酮、蒽醌、樟脑醌、碘鎓盐、硫鎓盐中的一种或多种;2≤p≤9;0≤m≤15;n≥3。本发明立体构型引发剂在低功率近红外光辐照下,激发诱导聚合,降低了光敏材料固化所需的近红外光功率以及光聚合过程中的热效应,适用于光固化涂料、胶粘剂、复合材料和增材制造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89121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698448.X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G75/045 , C08F2/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构型近红外光引发剂,所述引发剂的结构如通式(1)所示,其中,M表示为Li、Na、K中的一种或多种;0≤x≤7;Re表示为Y、Gd、Yb、Sc中的一种或多种;1≤y≤6;Ln表示为Er、Tm、Ho、Eu、Tb、Sm、Dy、Ce、Nd中的一种或多种;0≤z≤50;PI为含羟基的:香豆素、吩噻嗪、硫杂蒽酮、二苯甲酮、蒽醌、樟脑醌、碘鎓盐、硫鎓盐中的一种或多种;2≤p≤9;0≤m≤15;n≥3。本发明立体构型引发剂在低功率近红外光辐照下,激发诱导聚合,降低了光敏材料固化所需的近红外光功率以及光聚合过程中的热效应,适用于光固化涂料、胶粘剂、复合材料和增材制造等领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