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乳糖添加的高效生产乳酰-N-新四糖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92714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285590.8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乳糖添加的高效生产乳酰‑N‑新四糖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属于代谢工程和食品发酵领域。本发明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底盘微生物进行改造,通过在乳糖合成菌株中重构乳酰‑N‑新四糖合成途径、调控中心碳代谢并弱化副产物途径、上调从头合成途径的关键酶,解除阻遏蛋白抑制、增强产物的胞外输出等策略实现无抗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和乳酰‑N‑新四糖的高效合成。本发明得到的重组大肠杆菌可以利用甘油和乳糖高效合成乳酰‑N‑新四糖,发酵过程中不添加抗生素,产物安全无害,生产成本低廉且产物生产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的社会经济效益,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一种产乳酰-N-新四糖的基因工程菌及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3635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447082.4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乳酰‑N‑新四糖的基因工程菌及生产方法,属于代谢工程和食品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利用微生物方法生产乳酰‑N‑新四糖产量较低的问题,通过对lgtA和lgtB的外源表达,合理组合调控乳酰‑N‑新四糖合成途径中lacY,pgm,galE,galT和galK的过表达,敲除大肠杆菌宿主中的lacZ表达,并且优化培养过程中的碳源配置,从而达到了调控代谢通路的碳通量,提高乳酰‑N‑新四糖的产量的目的,在摇瓶实验中,大肠杆菌生产乳酰‑N‑新四糖的能力由304mg/L提升至1031mg/L,为乳酰‑N‑新四糖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一种产乳酰-N-新四糖的基因工程菌及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3635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447082.4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乳酰‑N‑新四糖的基因工程菌及生产方法,属于代谢工程和食品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利用微生物方法生产乳酰‑N‑新四糖产量较低的问题,通过对lgtA和lgtB的外源表达,合理组合调控乳酰‑N‑新四糖合成途径中lacY,pgm,galE,galT和galK的过表达,敲除大肠杆菌宿主中的lacZ表达,并且优化培养过程中的碳源配置,从而达到了调控代谢通路的碳通量,提高乳酰‑N‑新四糖的产量的目的,在摇瓶实验中,大肠杆菌生产乳酰‑N‑新四糖的能力由304mg/L提升至1031mg/L,为乳酰‑N‑新四糖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一种提高乳酰-N-岩藻六糖产量的基因工程菌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57027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1221266.5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乳酰‑N‑岩藻六糖产量的基因工程菌及其生产方法,属于生物技术和食品发酵工程领域。本发明通过对外源基因lgtA,wbgO和FucT14的表达和大肠杆菌内源基因galE,galT,galK,manB,manC,gmd和wcaG的过表达,从而构建得到乳酰‑N‑岩藻六糖的从头合成路径,通过增加氧化还原辅因子NADPH相关合成基因的表达,以及敲除大肠杆菌基因组乳酰‑N‑岩藻六糖合成途径中旁支路径的lacZ和wcaJ表达,获得高效合成乳酰‑N‑岩藻六糖的生产菌株,在摇瓶实验中,乳酰‑N‑岩藻六糖产量达到4.21g/L,在3L发酵罐中,乳酰‑N‑岩藻六糖的产量达到34.21g/L。

    一种提高乳酰-N-岩藻五糖产量的基因工程菌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3209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222784.9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乳酰‑N‑岩藻五糖产量的基因工程菌及其生产方法,属于生物技术和食品发酵工程领域。本发明通过外源基因lgtA,wbgO和futC的表达和大肠杆菌内源基因galE,galT,galK,manB,manC,gmd和wcaG的过表达,从而构建出乳酰‑N‑岩藻五糖的从头合成路径,以及敲除大肠杆菌宿主乳酰‑N‑岩藻五糖合成途径中旁支路径的lacZ和wcaJ表达,从而提高乳酰‑N‑岩藻五糖产量。在摇瓶发酵中,乳酰‑N‑岩藻五糖的产量达到1.99g/L,在3L发酵罐中,乳酰‑N‑岩藻五糖的产量达到16.8g/L,成功打造更高效的生产菌株,为乳酰‑N‑岩藻五糖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一种产岩藻糖基乳糖的基因工程菌及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024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0184191.6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岩藻糖基乳糖的基因工程菌及生产方法,属于代谢工程和食品发酵技术。本发明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基于从头合成途径构建岩藻糖基乳糖的大肠杆菌细胞工厂,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宿主细胞中的旁路相关基因lacZ、wcaJ、nudD、pfkA、lon进行敲除,通过多质粒表达系统进行基因manB、manC、gmd和wcaG的组装,构建不同拷贝数的表达载体以增加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并筛选不同来源的岩藻糖基转移酶提高限速酶的活力。构建得到的重组大肠杆菌可以利用甘油合成2’‑岩藻糖基乳糖和3‑岩藻糖基乳糖,遗传稳定,表达水平高,具有明显的工业化生产潜力。

    一种合成乳酰-N-三糖的重组益生菌的构建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4379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038491.4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乳酰‑N‑三糖的重组益生菌的构建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和食品发酵工程领域。本发明优化启动子和质粒拷贝数调控乳酰‑N‑三糖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lgtA的表达,敲除宿主中防御外源DNA入侵的非特异性的核酸内切酶基因endA和乳酰‑N‑三糖合成途径中的旁支代谢基因wecB。本发明为代谢工程改造大肠杆菌Nissle1917生产乳酰‑N‑三糖奠定了基础,乳酰‑N‑三糖产量达到2040mg/L,也为益生菌应用于母乳低聚糖的生物合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借鉴。本发明提供构建的重组大肠杆菌Nissle1917的方法提高了菌株的基因编辑效率,该方法的有益效果不仅仅限于目前的菌株和目前的产物。

    一种樟芝菌丝体的发酵方法和樟芝发酵辅助组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15710550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349854.1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樟芝菌丝体的发酵方法和樟芝发酵辅助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樟芝菌株进行液体发酵60‑120h;S2.向发酵得到的樟芝菌株液体发酵液中添加前体物质,继续发酵120h以上,得到樟芝菌丝体;所述前体物质为辅酶Q0、对羟基苯甲酸、芳樟醇和α‑松油醇,并使得添加前体物质后的发酵液中辅酶Q0的含量为100‑500mg/L、对羟基苯甲酸的含量为20‑300mg/L、芳樟醇的含量为0.1‑0.5mg/L、α‑松油醇的含量为0.3‑0.7mg/L。本方法通过将特定组成和浓度的前体物质在一定时机加入樟芝液体发酵液中相互配伍,利于樟芝次级代谢、促进三萜化合物的合成从而提高产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樟芝菌丝体生产三萜化合物产量,缩短了培养周期,更适合规模化生产。

    一种提高乳酰-N-岩藻六糖产量的基因工程菌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5702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21266.5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乳酰‑N‑岩藻六糖产量的基因工程菌及其生产方法,属于生物技术和食品发酵工程领域。本发明通过对外源基因lgtA,wbgO和FucT14的表达和大肠杆菌内源基因galE,galT,galK,manB,manC,gmd和wcaG的过表达,从而构建得到乳酰‑N‑岩藻六糖的从头合成路径,通过增加氧化还原辅因子NADPH相关合成基因的表达,以及敲除大肠杆菌基因组乳酰‑N‑岩藻六糖合成途径中旁支路径的lacZ和wcaJ表达,获得高效合成乳酰‑N‑岩藻六糖的生产菌株,在摇瓶实验中,乳酰‑N‑岩藻六糖产量达到4.21g/L,在3L发酵罐中,乳酰‑N‑岩藻六糖的产量达到34.21g/L。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