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规聚合物-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57964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170253.3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规聚合物-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无规聚合物的合成、聚合物-碳纳米管的共组装、聚合物-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三大步骤。本发明中通过可光交联的线性双亲性无规聚合物与碳纳米管在选择性溶剂中共组装实现了对碳纳米管的非共价改性,制备出以碳纳米管为线、聚合物为珠的“串珠状”纳米复合材料。这种纳米复合材料结合“软”聚合物与“硬”碳纳米管的优势,同时聚合物的紫外光交联使得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稳定性。自组装技术、纳米材料技术与光交联固化技术相结合制备聚合物-碳纳米复合材料,有望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生物催化、功能填料、电子薄膜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聚合物-碳纳米管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88881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370560.6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278 G01N27/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亲性聚合物改性的碳纳米管杂化体为载体,负载金属纳米催化剂粒子,并将其应用于制作葡萄糖传感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聚合物-碳纳米管杂化体的制备、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构建两大步骤。利用双亲性大分子的组装驱动力实现大分子与碳纳米管一步共组装,制备出聚合物-碳纳米管杂化体。此杂化体具有优异的稳定性的同时,综合了两种材料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较大的表面积;因此,将其用作电极修饰材料,能有效负载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纳米粒子,制得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此外,该无酶葡萄糖传感器易于集成应用于微电子器件,可有望用于生物医药、生命健康等领域。

    一种检测多巴胺的可抛式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69298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370559.3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26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亲性聚合物改性碳纳米管制备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作电极修饰材料,修饰于丝网印刷电极表面制备可以检测多巴胺的可抛式传感器的方法。本发明制备的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中聚合物合成工艺简单,导电碳纳米管成本低廉,因此利于批量化生产,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有机聚合物与无机碳纳米管的结合可以赋予传感涂层优异的综合性能,基于该复合材料制备的传感器对多巴胺的检测具有高选择性与高灵敏度。此外,该传感器具有可抛性、便携性,能满足安全以及卫生方面的要求,同时避免了实际应用中交叉污染的问题。功能高分子材料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结合,有望广泛拓展应用于生物医药、生命健康等诸多领域。

    一种基于微电极阵列制备酶生物传感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52350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370747.6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2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刻蚀技术制备微电极阵列并修饰以导电基元及分子识别传感涂层制备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科学、光刻蚀技术、生物免疫技术、电化学传感器等领域。本发明中采用的光刻胶能够实现超高长径比微电极阵列的制备,在二维平面结构的基础上开发三维结构,大大增加涂层的比表面积,为制备高灵敏度的生物传感器提供了良好的微环境。本发明中采用的共价固定分子识别基元酶的方法实现了酶的有效固定,将高比表面积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所构建的传感器对于待分析物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等优点。光刻蚀技术与电化学传感器的结合,可广泛应用于免疫分析并拓展应用于食品安全、生物医药及环保监测等领域。

    一种肿瘤科治疗仪用调节支架

    公开(公告)号:CN208169856U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20382178.0

    申请日:2018-03-21

    Inventor: 徐振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肿瘤科治疗仪用调节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对称设置的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滚柱,底座的顶部焊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架,两个固定架分别位于凹槽的上方和下方,且两个固定架之间转动连接有治疗仪本体,凹槽的底部一侧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与凹槽的侧壁焊接,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挡板,且挡板位于凹槽的底部,固定块靠近挡板的一侧端面开设有三个水平直线排列的第一通孔,且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提高了调节支架的使用寿命,同时对支架上的治疗仪进行防尘保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