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65909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210099663.4
申请日:2012-04-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6F17/30
Abstract: 在Foxpro系统,为实现在数据表中依次逐一生成累加值,用复合表达式进行索引排序,完成各种复杂的排序方式。运用双层循环嵌套,通过用当前记录字段内容对中间内存变量的赋值累加,完成依次逐一生成累加值操作。系统自动判断与源、目标参数相关的各个文件名、字段名是否存在,类型是否匹配,并提示相关的信息。记忆上次累加操作时的参数,供下次累加操作时修改。简化下次各参数的输入过程。
-
-
-
公开(公告)号:CN103161008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412719.2
申请日:2011-12-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D04B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密而厚实的纬编平布,是在结构上由简单的纬编组织按以下步骤的并合而成的:首先,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纬平-罗纹组织的并合:将纱线(1)、(4)形成的正面纬平组织、纱线(2)、(5)形成的反面纬平组织与纱线(3)、(6)形成罗纹组织并合;然后,将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纬平-罗纹的并合组织的再相间并合。该织物既具有纬平组织的表面的细密平整,由具有了罗纹并合组织的双面织物的厚实性,增强了织物的尺寸稳定性,降低了最终织物的拉伸脱散性。
-
-
公开(公告)号:CN10256086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578503.9
申请日:2010-12-0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脆性纤维在经编机上的成圈编织方法。它使用钳口式织针,钳口式织针的针头的结构分成针钩和钳舌;当新纱线由导纱针引导着对织针的针前垫纱完成后,并且织针仍然处于退圈的高位置的状态下,闭合织针钳口,将垫入织针的新纱线以预存弯纱量的方式夹于织针中,然后织针保持着钳口闭合的方式,带着其钳口中的新纱线相对于旧线圈下降进行套圈、脱圈、弯纱和成圈。因钳舌在织针高位时将垫纱后的新纱线以距握持线较长的长度夹住在针钩内,该长度满足了线圈形成过程中的弯纱需要,所以在织针下降进行弯纱的过程中,新纱线与织针之间将不存在相对滑移,达到使脆性纤维能够以成圈的方式进行编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161014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412646.7
申请日:2011-12-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D04B1/06
Abstract: 一种能够抗脱散和不易产生变形的圈柱绞捻结构的纬编织物。它是线圈为圈柱绞捻结构,即该线圈在结构上是由绞捻的圈柱将针编弧和沉降弧的弧段连接而成。针编弧和沉降弧的弧段连接的圈柱的绞捻角度可以是180度的整倍数;在同一织物上,线圈的圈柱绞捻角度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因为在织物中存在着圈柱绞捻结构的线圈,组成线圈的纱线在织物受到拉伸时相互间具有了摩擦阻力,织物不易产生变形和脱散。
-
公开(公告)号:CN103161010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412764.8
申请日:2011-12-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添纱包在上下表层的双面纬编针织物的制织方法,是纱线(11)、(12)、(13)、(14)形成双面纬编针织物的上表面层(1)的底布线圈(L1),纱线(21)、(22)、(23)、(24)形成双面纬编针织物的下表面层(2)的底布线圈(L2);纱线(31)形成对上表面层(1)中的纱线(12)形成的底布线圈和下表面层(2)中的纱线(22)的纱线形成的底布线圈的同根纱线的添包;纱线(32)形成对上表面层(1)中的纱线(14)形成的底布线圈和下表面层(2)中的纱线(24)的纱线形成的底布线圈的同根纱线的添包。形成的织物可拉毛起绒成具有较长毛绒的双层底布结构的双面毛绒针织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161007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412687.6
申请日:2011-12-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嵌式整体多层纬编针织物,是由2层或以上纬编组织按以下规律构成整体结构:第一层纬编组织被第二层纬编组织的线圈的圈干和沉降弧包裹在中间;第一层纬编组织和第二层纬编组织的结合体被第三层纬编组织的线圈的圈干和沉降弧包裹在中间;第一层纬编组织、第二层纬编组织和第三层纬编组织的结合体被第四层纬编组织的线圈的圈干和沉降弧包裹在中间;再多层以此规律类推。该纬编针织物因全是线圈组成的,作复合材料增强体用时,具有良好的延展柔顺性和适模成型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