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基活性稀释剂及其制备的双重固化涂料

    公开(公告)号:CN114686027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331446.7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基活性稀释剂及其制备的双重固化涂料,该活性稀释剂通过将羟乙基腰果酚醚HCE与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混合,在阻聚剂、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水解缩合反应制得。本发明制备的光‑湿气双重固化活性稀释剂与商品化光敏树脂复配,制备了可光‑湿气双重固化的无溶剂生物基环保涂料,与单一固化相比,光‑湿气双重固化涂料具有硬度高、附着力好及热稳定性优等特点。

    足弓分区结构渐变相连的3D打印鞋垫及设计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4414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639343.3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足弓分区结构渐变相连的3D打印鞋垫及设计制造方法,包括足弓区域,采用第一立体网格结构,足弓外侧区域,采用多立方体结构,渐变区域,为足弓区域、足弓外侧区域的重叠区域,此区域中,采用厚度渐变结构,第一立体网格的厚度向第二立体网格处逐渐降低,第二立体网格的厚度向第一立体网格的厚度逐渐降低;且渐变区域中,第二立体网格厚度较薄的一侧覆盖在第一立体网格上。本发明针将常规的不同结构分块设置,改为不同结构叠加设置,叠加处采用两种相邻材料厚度渐变的方式交叠,保障了脚掌的舒适度、鞋垫的耐久度。本发明相较于直接测量得到的简便区域,装配方式保证了渐变区域定位的准确性。

    一种立体构型近红外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9121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698448.X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构型近红外光引发剂,所述引发剂的结构如通式(1)所示,其中,M表示为Li、Na、K中的一种或多种;0≤x≤7;Re表示为Y、Gd、Yb、Sc中的一种或多种;1≤y≤6;Ln表示为Er、Tm、Ho、Eu、Tb、Sm、Dy、Ce、Nd中的一种或多种;0≤z≤50;PI为含羟基的:香豆素、吩噻嗪、硫杂蒽酮、二苯甲酮、蒽醌、樟脑醌、碘鎓盐、硫鎓盐中的一种或多种;2≤p≤9;0≤m≤15;n≥3。本发明立体构型引发剂在低功率近红外光辐照下,激发诱导聚合,降低了光敏材料固化所需的近红外光功率以及光聚合过程中的热效应,适用于光固化涂料、胶粘剂、复合材料和增材制造等领域。

    一种立体构型近红外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9121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698448.X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构型近红外光引发剂,所述引发剂的结构如通式(1)所示,其中,M表示为Li、Na、K中的一种或多种;0≤x≤7;Re表示为Y、Gd、Yb、Sc中的一种或多种;1≤y≤6;Ln表示为Er、Tm、Ho、Eu、Tb、Sm、Dy、Ce、Nd中的一种或多种;0≤z≤50;PI为含羟基的:香豆素、吩噻嗪、硫杂蒽酮、二苯甲酮、蒽醌、樟脑醌、碘鎓盐、硫鎓盐中的一种或多种;2≤p≤9;0≤m≤15;n≥3。本发明立体构型引发剂在低功率近红外光辐照下,激发诱导聚合,降低了光敏材料固化所需的近红外光功率以及光聚合过程中的热效应,适用于光固化涂料、胶粘剂、复合材料和增材制造等领域。

    一种生物基活性稀释剂及其制备的双重固化涂料

    公开(公告)号:CN11468602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31446.7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基活性稀释剂及其制备的双重固化涂料,该活性稀释剂通过将羟乙基腰果酚醚HCE与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混合,在阻聚剂、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水解缩合反应制得。本发明制备的光‑湿气双重固化活性稀释剂与商品化光敏树脂复配,制备了可光‑湿气双重固化的无溶剂生物基环保涂料,与单一固化相比,光‑湿气双重固化涂料具有硬度高、附着力好及热稳定性优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