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649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67477.5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用导管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仿生固着器的抗粘减阻导尿管,仿生固着器通过鼓起凹凸不平的表面结合外壁面上仿湍蛙脚的微米级黏附凸起结构,紧密贴附于尿道中段,令部分患者可发挥膀胱和尿道内括约肌的控制排尿功能,减少插入膀胱的操作和对膀胱的异物刺激,从低位充分排导尿液;固着器与尿道接触固着时,有效防止导尿管窜脱,减少因细导尿管不适配而漏尿的情况,以及粗导尿管频繁更换对尿道造成的摩擦损伤及感染风险;同时,在仿生导尿管的尿流通道内壁上设置仿生抗粘减阻结构,减少内壁对尿液、结石、血液和细菌的粘附,从而减少导尿内管长期浸渍尿液出现粘附结垢、结石沉积及堵塞感染的情况,增加长期留置导尿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5816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37461.3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重力悬浮生物软组织增材制造方法,属于生物组织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3D打印将其制成目标器官或软组织的血管三维形态结构,并控制该结构的强度;(2)固定血管三维形态结构,使其在无重力打印装置中处于稳定的悬空状态;(3)基于目标器官或软组织的类型,将相应生物材料挤出粘附至血管三维形态结构,逐层进行目标器官或软组织的增材制造;(4)移除血管三维形态结构,于无重力环境下进行目标器官或软组织的培育,使其发展成为完整的组织或器官。本发明避免了生物材料与血管结构的塌陷或分离,解决了无重力环境下的精准定位和打印控制难的技术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200119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0371698.8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航行器外壳减阻表面结构,包括设于水下航行器外壳的羽毛形减阻结构阵列,所述羽毛形减阻结构阵列在水下航行器外壳上下表面呈非对称分布,所述非对称分布为羽毛形减阻结构阵列在水下航行器外壳上下表面的结构非对称、结构尺寸非对称或排布方式非对称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组成羽毛形减阻结构阵列的羽毛形减阻结构由羽轴结构和羽枝结构组成,其中,所述羽轴结构沿着航行器外壳表面流体流向排列,所述羽枝结构顺流方向的分布于羽轴结构两侧。本发明的非对称水下航行器表面能够有效降低航行器与水的摩擦阻力,达到节能减排的有益效果并能提高航行器航行的平稳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6499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67475.6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用导管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异形固着器的导尿管,导尿管包括导尿管主体和异形固着器,异形固着器具有良好弹性,且内部分布束形带和弯扭诱导器。本申请提供的导尿管通过特殊设计的弹性腔室或波纹管道撑起弹性弯曲或扭曲的异形固着器在膀胱中进行定位固着,可以根据使用需要改变导尿管头部区域异形固着器的变形状况,压低导尿口,适应膀胱的形状,使得膀胱中的尿液能够通过导尿口充分沿导通方向排空,降低导尿管内部的堵塞几率,减少频繁更换导尿管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及感染风险,增加长期留置导尿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9323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13004.3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蛊毛电场传感器及检测装置,此传感器包括支撑座、仿生毛窝、仿生基底及仿生毛杆。其中,具有中空腔的仿生毛窝设于支撑座顶部;为压电材料的仿生基底设于中空腔内,仿生基底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仿生毛杆,其包括设有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的导电杆芯、包覆于导电杆芯表面绝缘基材,及连接于导电杆芯表面并穿过绝缘基材露于外部的导电毛刺;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接入外部电源,以进行将微弱电场信号转化为机械信号,再转化为电压信号的感知;此检测装置集成若干上述传感器与电压信号处理模块,以实现对微弱电场环境进行大范围、高灵敏度的感知。
-
公开(公告)号:CN11830974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33856.9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自感知弹簧及其应用。本公开自感知弹簧中,通过在弹簧丝内部设置压敏层,这样在弹簧丝发生弹性形变时,该弹性形变使得支撑结构层发生挤压,来自于支撑结构层的挤压传导至压敏层并将该挤压转化成电信号,从而使电极层将该电信号传导至外界分析设备,进而由外界分析设备得到该弹性形变的程度,与此具有应力应变自感知的能力,不仅如此,还能通过监测弹簧的工作状态达到防止弹簧损伤的目的,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3921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70999.7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浮萍液滴驱动器及固‑液界面粘附力测定方法,上述驱动器包括液滴泵、输送管、中空形变管、转换螺口、定位器及固着器,输送管的进液口与液滴泵的出液口连通,输送管的出液口与形变管的进液口连通,中空形变管通过转换螺口与固着器连通,定位器安装于中空形变管靠近转换螺口的另一端。本发明中液滴驱动器件通过定量挤出并固着液滴,以在使用时增加液滴的可移动性,从而增大液滴与测试设备之间的联动性;同时,该液滴驱动器可以辅助测试系统检测液滴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行为,从而对液滴在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及润湿性进行定量表征,进而准确区分具有不同固‑液界面润湿行为的表面,从而为微观尺度下的固‑液界面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73921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1470999.7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浮萍液滴驱动器及固‑液界面粘附力测定方法,上述驱动器包括液滴泵、输送管、中空形变管、转换螺口、定位器及固着器,输送管的进液口与液滴泵的出液口连通,输送管的出液口与形变管的进液口连通,中空形变管通过转换螺口与固着器连通,定位器安装于中空形变管靠近转换螺口的另一端。本发明中液滴驱动器件通过定量挤出并固着液滴,以在使用时增加液滴的可移动性,从而增大液滴与测试设备之间的联动性;同时,该液滴驱动器可以辅助测试系统检测液滴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行为,从而对液滴在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及润湿性进行定量表征,进而准确区分具有不同固‑液界面润湿行为的表面,从而为微观尺度下的固‑液界面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293255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18015.8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A61B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痕量体表分泌物的芯片及其使用方法,该芯片包括芯体、上壳体和下壳体,芯体的中部是功能区、两边是黏附区,功能区采用多孔材料的吸附垫,吸附垫的上层为浓缩层、下层为吸附层、侧面与溶剂注入胶囊连通,浓缩层的顶面设有密集的多孔纳米柱阵列,单个多孔纳米柱的孔隙率从根部到末端递减且末端表面沉积有金纳米粒子,吸附层的底面设有多孔微米柱阵列,单个多孔微米柱的孔隙率从根部到末端递增加,上壳体和下壳体分别可拆卸的设在柔性芯体的上下侧从而分别将多孔纳米柱阵列和多孔微米柱阵列封闭。本发明能够直接从体表上提取并浓缩汗液中的目标分泌物,降低了体表分泌物中各种物质的检出限。
-
公开(公告)号:CN1195649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67479.4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A61M25/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用导管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仿生减阻结构的超滑抗粘导尿管。本申请在导尿管主体内壁设置多级仿生减阻结构,包括楔形凸起结构和波纹凸起结构;其中,楔形凸起结构阵列排布贴合于导尿管主体内壁,波纹凸起结构阵列排布于楔形凸起单元的主倾斜面;最后在导尿管内外壁同时接枝上具备生物相容性的疏水性聚合物超滑涂层。本申请通过仿生抗粘减阻结构实现多级协同的减阻抗粘效果,减少导尿管内壁对尿液、结石、血液和细菌的粘附,降低导尿管长期浸渍尿液出现粘附结垢、结石沉积及堵塞感染的几率,有效延长导尿管留置时间,同时通过疏水性超滑涂层减少导尿管使用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及感染风险,增加长期留置导尿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