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8846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71607.0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陕西有色榆林煤业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综采割煤机前置雷达探测分析控制系统与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至少2个雷达主机、至少2个无线传输装置、至少2个雷达接收机和数据控制系统;所述综采割煤机的每一个截割滚筒均设置雷达主机和无线传输装置;所述雷达接收机设置于综采割煤机的轨道两端,用于综采割煤机行驶到轨道两端时,接收由无线传输装置发出的雷达主机的测试数据;所述数据控制系统连接雷达接收机,用于分析雷达接收机的数据。该装置及方法能够实时获取每个割煤循环前方煤岩体的情况,为割煤机支架循环调整的定量控制提供依据,进而为煤矿的智能化巷道施工控制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2168948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010611315.1
申请日:2010-12-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测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围岩内部位移的远距离观测装置,包括带转轴的支架和多个圆环状的位移转盘,位移转盘内圆圆周处带凸缘,套装于转轴上,可绕转轴转动,遮光板固定在转轴上,推紧并遮盖位移转盘;位移转盘外径往遮光板侧依次减小,且朝向遮光板面圆周处有环状编码;遮光板上有窗口,从窗口可以观察到所有位移转盘上的环状编码;测点锚固头和钢丝连接,钢丝绕过位移转盘的凸缘,通过动滑轮两两连接,动滑轮上挂一重锤,使钢丝保持绷紧状态;还包括观测环状编码的望远镜组,图像传感器在望远镜组之后,并与计算机相连。本装置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可以方便地进行远距离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36035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56270.6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陕西有色榆林煤业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6V20/60 , G06V10/52 , G06V10/44 , G06V10/774 , G06V10/25 , G06N3/0464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见光图像的煤矿采掘过程中煤岩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煤岩的原始图像;对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图像;对预处理图像进行图像增强,生成增强后的图像;将增强后的图像进行标注,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以YOLO v5模型作为基础模型,进行训练;获得最终识别模型,进行煤岩图像检测,输出结果。该方法通过图像预处理、标注、增强及深度学习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了在复杂煤矿环境下的高精度、高效率煤岩识别,有效解决了当前技术在精度、效率和鲁棒性方面的不足,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22475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66316.2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陕西有色榆林煤业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连采巷道的雷达跟随探测分析控制系统和方法。所述雷达跟随探测分析控制系统包括:锚杆台车;顶板雷达系统,设置于锚杆台车车顶,通过悬架系统保持雷达探测面与顶板固定距离,用于探测连采巷道顶板的煤岩情况;底板雷达系统,设置于锚杆台车车底,通过悬架系统保持雷达探测面与底板固定距离,用于探测连采巷道底板的煤岩情况;控制系统,连。该系统和方法能够在煤巷掘进开挖过程中快速了解煤层的厚度变化与煤岩分界面的空间起伏趋势,减少掘进机械碰到岩层的可能性而保证顺利高效施工,同时尽量减少留煤层厚度以增大煤可开采量提升经济效益,可为煤矿的智能化巷道施工控制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3513016B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310496898.1
申请日:2013-10-2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传感柱的适用于深部软岩多测点的地应力测试方法。本发明使用一个传感柱固定一对三向压力传感器的相对位置,一个测点对应一个传感柱。在推送过程中不会出现这两个三向压力传感器之间的相对位移,由于应力传感柱的直径只是略小于钻孔,只要少量的注浆就可以使软岩体的应力传递到传感器上。本方法的每个传感器的深度位置和旋转角度可以准确获得,通过钻孔分段力学模型数值计算得到测试点地应力值,进一步反演得到区域地应力场。该方法可以监测围岩内部多测点的应力演化过程,有利于煤矿等深部软岩地应力和围岩稳定性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3513016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96898.1
申请日:2013-10-2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传感柱的适用于深部软岩多测点的地应力测试方法。本发明使用一个传感柱固定一对三向压力传感器的相对位置,一个测点对应一个传感柱。在推送过程中不会出现这两个三向压力传感器之间的相对位移,由于应力传感柱的直径只是略小于钻孔,只要少量的注浆就可以使软岩体的应力传递到传感器上。本方法的每个传感器的深度位置和旋转角度可以准确获得,通过钻孔分段力学模型数值计算得到测试点地应力值,进一步反演得到区域地应力场。该方法可以监测围岩内部多测点的应力演化过程,有利于煤矿等深部软岩地应力和围岩稳定性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2135414B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010611394.6
申请日:2010-12-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测量领域,公开了一种围岩位移计算方法:根据反光膜片、定位盘反光点数比率m,删除全站仪CCD栅格化图像中心区域反光膜片反射的激光成像点;在亮度级统计分布图的亮度级坐标轴上将多个亮度峰值等间距化;利用激光亮度分布模式的亮度级差值△G计算位移转盘的转角角度△θ,进一步计算转轴和锚固头相对位移;读取全站仪对反光膜片测距结果和VH角度值,并根据全站仪本身空间位置,计算转轴和锚固头的空间位置。本方法计算准确,消除了全站仪激光强度可能受到空气粉尘衰减的影响,避免了由于观测角度导致激光强度不同对测点位置位移计算结果的影响,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135414A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1010611394.6
申请日:2010-12-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测量领域,公开了一种围岩位移计算方法:根据反光膜片、定位盘反光点数比率m,删除全站仪CCD栅格化图像中心区域反光膜片反射的激光成像点;在亮度级统计分布图的亮度级坐标轴上将多个亮度峰值等间距化;利用激光亮度分布模式的亮度级差值△G计算位移转盘的转角角度△θ,进一步计算转轴和锚固头相对位移;读取全站仪对反光膜片测距结果和VH角度值,并根据全站仪本身空间位置,计算转轴和锚固头的空间位置。本方法计算准确,消除了全站仪激光强度可能受到空气粉尘衰减的影响,避免了由于观测角度导致激光强度不同对测点位置位移计算结果的影响,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528718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10496900.5
申请日:2013-10-2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连接杆的软岩多测点地应力测试方法。工作时,将多组三向压力盒(每组两个)用锁紧螺钉相邻地固定在连接杆上,多节连杆形式序贯安装操作,直至将所有测点三向压力盒推送至设计位置;连接杆兼作注浆管,全孔注浆后,测量、解算三向压力盒所受压力,得到在钻孔局部坐标系下的每一对三向压力盒孔内位置的地应力分量σ′x、σ′y、σ′z、τ′xy、τ′yz、τ′zx,再建立圆柱双介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以迭代收敛方式求取钻孔处原岩应力场应力分量σx、σy、σz、τxy、τyz、τzx。该方法连接杆兼作注浆杆,统一注浆,孔内浆液介质均匀,计算较为简便。可直接测量深部软岩中多个测试点的地应力值并实现地应力场的连续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528718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96900.5
申请日:2013-10-2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连接杆的软岩多测点地应力测试方法。工作时,将多组三向压力盒(每组两个)用锁紧螺钉相邻地固定在连接杆上,多节连杆形式序贯安装操作,直至将所有测点三向压力盒推送至设计位置;连接杆兼作注浆管,全孔注浆后,测量、解算三向压力盒所受压力,得到在钻孔局部坐标系下的每一对三向压力盒孔内位置的地应力分量σ′x、σ′y、σ′z、τ′xy、τ′yz、τ′zx,再建立圆柱双介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以迭代收敛方式求取钻孔处原岩应力场应力分量σx、σy、σz、τxy、τyz、τzx。该方法连接杆兼作注浆杆,统一注浆,孔内浆液介质均匀,计算较为简便。可直接测量深部软岩中多个测试点的地应力值并实现地应力场的连续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