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889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471312.0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富集功能与电化学发光检测集于一体的微流控芯片,属于微流控芯片及医学检测领域,包括进样口、通道机构、溶液混合腔、混合通道、反应腔、电极插入口,其中进样口包括检测物进样口、电化学发光材料进样口与共反应剂进样口;通道机构包括富集通道和混合通道,富集通道连接混合腔入口是一个单向设计,防止混合液回流,混合通道中设有人字形通道设计,用于不同溶液的充分混合;电极插入口包括三电极体系中的玻碳电极、铂电极、Ag/AgCl参比电极三根电极入口,底部接触反应腔;反应腔底部处于透明状态,用于光电倍增管检测电化学发光信号。本发明将富集与检测集于一体,且使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减少了样品需求量,提高了检测范围,配合注射泵进液,操作简单,同时微流控芯片批量制作,大大降低了成本,有利于将微流控技术与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结合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542078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210978687.0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48 , G01N33/574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GⅠ蛋白检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在丝网印刷电极的工作电极表面电沉积苯胺,得到电沉积聚苯胺;制备MoS2和Cu3Pt;将MoS2与Cu3Pt依次进行振荡混合和离心洗涤再分散于3mL超纯水中,得到MoS2@Cu3PtNPs混合溶液;将MoS2@Cu3PtNPs混合溶液滴加到经苯胺电沉积的修饰电极表面,在恒温孵育箱中恒温干燥;使用超纯水对电极进行冲洗;取PG I抗体滴加到修饰电极上,直至PG I抗体完全固定;将1%的牛血清白蛋白滴加到电极表面孵育30mi n,得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通过电化学方法检测血清中PG无需借助其他大型仪器,解决了现有的检测PG的方法的检测成本较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2078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978687.0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48 , G01N33/574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GⅠ蛋白检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在丝网印刷电极的工作电极表面电沉积苯胺,得到电沉积聚苯胺;制备MoS2和Cu3Pt;将MoS2与Cu3Pt依次进行振荡混合和离心洗涤再分散于3mL超纯水中,得到MoS2@Cu3PtNPs混合溶液;将MoS2@Cu3PtNPs混合溶液滴加到经苯胺电沉积的修饰电极表面,在恒温孵育箱中恒温干燥;使用超纯水对电极进行冲洗;取PG I抗体滴加到修饰电极上,直至PG I抗体完全固定;将1%的牛血清白蛋白滴加到电极表面孵育30mi n,得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通过电化学方法检测血清中PG无需借助其他大型仪器,解决了现有的检测PG的方法的检测成本较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81264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81802.9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PtNPs的3D纸基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光刻技术和丝网印刷技术制备了3D纸基微流控丝网印刷电极,包括工作电极层和对/参比电极层;然后采用电沉积铂纳米粒子的方法对3D纸基微流控丝网印刷电极的工作电极进行修饰,接着在对/参比电极的醛基化亲水性区域共价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制得了一种便携式的3D纸基微流控葡萄糖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3D纸基微流控葡萄糖传感器的制备方法简便、快捷,通过乙醛基化共价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对葡萄糖具有较好的重复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并可用于体表汗液中葡萄糖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04686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463174.2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多巴胺检测的基于DNA适配体的电化学传感器制备方法,包括通过溶剂热法合成CuAlO2/rGO‑TEPA复合材料;将CuAlO2/rGO‑TEPA复合材料作为电极基底材料,电沉积AuPtNPs,AuPtNPs可以为下一步修饰DNA适配体提供更多的活性结合位点,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将腺苷适体以及与其互补配对的巯基端捕获探针先后对工作电极表面进行修饰,修饰的DNA适配体能特异性识别DA,加宽检测范围,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将BSA封闭工作电极上未吸附腺苷适体的活性位点,制备DA电化学传感器;通过DA电化学传感器进行电化学表征,对电化学表征进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1781263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81779.3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GO/PB@AuPtNPs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所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以丝网印刷电极为基底电极,包括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其中工作电极经rGO/PB@AuPtNPs纳米复合材料修饰,同时通过物理吸附和Au-S键的作用将大量HBsAb固定到修饰电极表面。本发明所制备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及准确度高等优点,能够在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及临床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35108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64794.7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托普利提供配体的巯基金纳米簇制备方法及其在电化学发光检测中的应用,属于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开发并验证了巯基配体的金纳米簇作为电化学发光材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且可与三丙胺(TPrA)和头孢菌素的共反应物反应,达到高效电化学发光的行为。本发明一方面解决了传统电化学发光材料水溶性差,反应池不易清洗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首次将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应用于头孢曲松钠痕量检测中。根据不同浓度头孢曲松钠对电化学发光过程中电子转移的加速作用,其电化学发光信号的响应强度不同,实现对头孢曲松钠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37242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210863153.3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通道双工作电极的丝网印刷电极的构建方法,包括在网框表面涂布粘网胶,将丝网与涂胶后的网框表面进行粘结,使用激光打印机在透明胶片上制作阳图底版;用涂胶器将感光胶涂布在丝网上;通过透明胶布将阳图底版张贴在有机玻璃板上,将有机玻璃板置于晒图箱上,并将丝网涂有感光胶的一面与阳图底版密合,在晒图箱上盖上黑布后通电晒图,得到曝光网框;用蒸馏水对曝光网框进行冲洗,得到显影网框;将显影网框冲洗后吹干,进行再次曝光,得到网板;依照网板依次在底材上进行印制油膜,待油膜干燥后进行裁切,得到双工作电极,解决了现有的电极生产成本昂贵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8126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10681779.3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GO/PB@AuPtNPs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所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以丝网印刷电极为基底电极,包括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其中工作电极经rGO/PB@AuPtNPs纳米复合材料修饰,同时通过物理吸附和Au‑S键的作用将大量HBsAb固定到修饰电极表面。本发明所制备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及准确度高等优点,能够在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及临床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80851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0828775.2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33/532 , G01N33/543 , G01N21/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甲状腺素检测的化学发光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试剂盒包括R1浓缩液:由甲状腺素T4抗体偶联制得;R2浓缩液:由甲状腺素T4化合物和碱性磷酸酶标记纯化制得;试剂缓冲液:由甘氨酸、BRONIDOX‑L和聚乙烯吡咯烷酮K30等组成。所述T4化合物通过对酚羟基的烷基化成醚制备而成。本发明通过对甲状腺素化合物合成路线进行改良,采用新的催化系统制备四碘甲腺原氨酸化合物,用其直接标记碱性磷酸酶(ALP)制备的化学发光试剂盒热稳定性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容易实现工业生产。缩短反应路径及生产周期,并大大缩减了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