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12029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1910649711.4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可视化热管毛细芯测试装置,包括一测试箱体,测试箱体侧面设置有一冷凝器,在所述测试箱体的第一端上设置第三观察窗,在所述测试箱体的第二端上设置第一法兰,第一法兰上设置加热结构和工质引入口,所述测试箱体侧面还设置有第一观察窗、第二观察窗,和用于排除工质的工质引出口。该装置可以进行低温、常温以及高温热管毛细芯的测试;同时,该装置既可以测试毛细芯的毛细性能,也可以用于观察冷凝现象;在测试箱体前端、侧面均设置可视观察窗,观察视野更大,改善腔室内的光线,便于可视化观察;毛细芯可以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任意调节和旋转,测试范围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146264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10405723.2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细芯过载试验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过载测试结构、转盘、冷凝器和工质容器,过载测试结构设置在转盘第一端,工质容器设置在转盘第二端,工质容器内设置液态工质,工质暂存器与工质容器通过供液管相连,过载测试结构设置在冷凝器内,其中,过载测试结构包括毛细芯、毛细芯支撑板、加热件、工质暂存器,毛细芯设置在毛细芯支撑板一侧面,工质暂存器均与毛细芯支撑板第一端、毛细芯第一端连接,加热件与毛细芯支撑板第二端连接。本发明的毛细芯过载试验装置和方法中,可以进行常温和高温热管毛细芯过载试验;可以直观的观察和测试毛细芯过载性能;测试过程完全密封的循环过程,更加接近热管的真实运行环境;设备简单,测试方法易掌握,测试结果直观,因而适用性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344099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49685.5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导热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氧化石墨烯悬浮液,通过电泳沉积的方法制备三明治结构的GO-Cu-GO复合薄膜材料的步骤,制得的复合薄膜材料在逐层沉积的过程中,铜粒子分布于氧化石墨烯片层间,由于铜离子的存在弥补了氧化石墨烯的缺陷,同时又产生了协同效应,使得制备的薄膜材料具有一定的柔性和优异的导热性能。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制备尺寸、厚度可控的高导热氧化石墨烯薄膜,可适用于不同的散热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041202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649711.4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可视化热管毛细芯测试装置,包括一测试箱体,测试箱体侧面设置有一冷凝器,在所述测试箱体的第一端上设置第三观察窗,在所述测试箱体的第二端上设置第一法兰,第一法兰上设置加热结构和工质引入口,所述测试箱体侧面还设置有第一观察窗、第二观察窗,和用于排除工质的工质引出口。该装置可以进行低温、常温以及高温热管毛细芯的测试;同时,该装置既可以测试毛细芯的毛细性能,也可以用于观察冷凝现象;在测试箱体前端、侧面均设置可视观察窗,观察视野更大,改善腔室内的光线,便于可视化观察;毛细芯可以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任意调节和旋转,测试范围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14626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05723.2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细芯过载试验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过载测试结构、转盘、冷凝器和工质容器,过载测试结构设置在转盘第一端,工质容器设置在转盘第二端,工质容器内设置液态工质,工质暂存器与工质容器通过供液管相连,过载测试结构设置在冷凝器内,其中,过载测试结构包括毛细芯、毛细芯支撑板、加热件、工质暂存器,毛细芯设置在毛细芯支撑板一侧面,工质暂存器均与毛细芯支撑板第一端、毛细芯第一端连接,加热件与毛细芯支撑板第二端连接。本发明的毛细芯过载试验装置和方法中,可以进行常温和高温热管毛细芯过载试验;可以直观的观察和测试毛细芯过载性能;测试过程完全密封的循环过程,更加接近热管的真实运行环境;设备简单,测试方法易掌握,测试结果直观,因而适用性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411253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910625407.6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热管工质充注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从上至下,包括依次设置的工质容器、锥形管、石英容器、封装管和高温热管,工质容器底部与第一连通管道第一端连通,第一连通管道第二端与锥形管第一端连接,锥形管第二端设置在石英容器的管腔内,石英容器底部与第二连接管道第一端连通,第二连通管道第二端与封装管连通,封装管与高温热管连通,第一连通管道第一端通过第一阀门与第一连通管道第二端连接,第二连通管道第一端通过第二阀门与第二连通管道第二端连接。本发明避免了人为接触,降低了工质在充装过程中被污染的风险,该装置可以实现连续充装,适用于连续生产,且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041125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625407.6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热管工质充注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从上至下,包括依次设置的工质容器、锥形管、石英容器、封装管和高温热管,工质容器底部与第一连通管道第一端连通,第一连通管道第二端与锥形管第一端连接,锥形管第二端设置在石英容器的管腔内,石英容器底部与第二连接管道第一端连通,第二连通管道第二端与封装管连通,封装管与高温热管连通,第一连通管道第一端通过第一阀门与第一连通管道第二端连接,第二连通管道第一端通过第二阀门与第二连通管道第二端连接。本发明避免了人为接触,降低了工质在充装过程中被污染的风险,该装置可以实现连续充装,适用于连续生产,且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0145952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02352.2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F28D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热管,该热管结构为:丝网吸液芯设置在主热管壳体的内壁上,中心柱设置在主热管壳体内部中心,工质设置在中心柱和丝网吸液芯之间的空腔内,中心柱表面设置槽道吸液芯,中心柱为圆锥台或圆锥形结构。本发明在热管管壳内壁贴附丝网吸液芯,中心柱外壁有槽道吸液芯,同时有两种吸液芯可以产生互补效果;中心柱呈圆锥或圆锥台结构,具有一定的锥度,这有利于槽道吸液芯工质的回流,以降低携带极限;由于中心柱外壁设置有槽道,而槽道尺寸较小,数量很多,这就极大地扩展了中心柱的表面积,使得中心柱也可以作为很好地传热通道,不仅有利于增加传热量,而且有利于热管的启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