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4179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0796711.4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B10/116 , H04K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多用户的VLC/RF混合网络安全增强方法,该方法针对多合法用户单窃听者构成的VLC/RF混合网络,通过联合设计用户的安全接入点选择和接入点的功率分配,来增强混合网络的物理层安全性能,形成了一个接入点功率受限、用户安全接入点选择约束条件下的多用户和安全速率最大化问题。该优化问题是一个混合整数规划问题,可分解为接入点功率分配与用户安全接入点选择两个子问题,并分别通过功率分配优化算法、基于序列形成联盟的博弈算法求解。仿真实验证实了基于序列形成联盟的博弈算法相较于接入点随机选择算法的优越性。该方法为增强多用户情况下VLC/RF混合网络的物理层安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468367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90089.2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长圆管的管内镀膜装置及方法,细长圆管的管内镀膜装置包括流量控制组件、薄膜制备组件、收集组件、光固化组件和图像观测组件。通过从注射泵里泵出光固化粘性流体到引流箱中,流体经引流箱的储液槽溢出至出液口进入镀膜管内壁,受重力驱动流影响形成具有周期性凸起的液体薄膜,通过图像观测组件观测薄膜形态特征判断是否达到镀膜要求,根据所记录的信息反馈给注射泵,进而调节注液泵流量。通过光固化组件对液体薄膜进行光固化,在细长圆管内壁面形成具有周期性凸起的固体薄膜。应用该装置制备成本大幅度降低,且操作简单,同时制备的结构均匀的薄膜具有尺寸可控、精度高、性能稳定优势,可以在细长圆管的镀膜中广泛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531058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0491512.2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网络,具体公开一种忆阻器卷积神经网络权重训练方法及装置,通过若干差分电路构成神经网络硬件系统的忆阻器阵列,每两个器件构成一差分电路,该两器件中至少有一个包括忆阻器;所述方法包括:绑定构成每个差分电路的两器件形成一个神经元;根据两器件的电性参数之差映射神经元的权重;通过施加单步脉冲对神经元权重进行更新,获得神经元权重的更新方向;在权重的更新方向为正向时,对忆阻器施加正向单步脉冲对神经元权重进行再次更新;在权重的更新方向为负向时,对忆阻器施加负向单步脉冲对神经元权重进行再次更新;在所有神经元的权重更新迭代达到收敛条件时,结束迭代完成训练。简化了忆阻神经网络系统的权重更新计算过程并降低该过程中计算资源的消耗。
-
-
-
公开(公告)号:CN11569466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1290182.1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B10/85 , H04B10/116 , H04B10/291 , H04W12/122 ,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的VLC和RF混合网络安全传输方法,该混合网络由两跳组成:第一跳VLC链路,在电磁敏感环境中进行信息传输;第二跳RF链路,在智能反射面辅助下扩展无线通信覆盖范围,两跳之间采用中继连接。考虑了两种窃听场景的通信安全问题:从智能反射面处窃听和从中继处窃听,以及两种中继转发方案:译码转发和放大转发。针对不同的窃听场景和中继方案,推导了系统安全中断概率和非零安全容量概率闭型表达式,并得到了相应的渐近解。最后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智能反射面辅助的混合网络相对于传统混合网络的优越性,仿真结果表明引入智能反射面可提升VLC和RF混合网络的安全传输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31059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0490945.6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具体公开一种忆阻器卷积神经网络硬件系统,包括忆阻器阵列和输入模块,所述忆阻器阵列由若干忆阻器阵列形成;其特征在于,每两个器件构成一差分电路,组成每个差分电路的两器件绑定成个一神经元;该两器件中至少有一个包括忆阻器;基于构成每个差分电路的两器件的电性参数之差映射神经元的权重;所述输入模块用于根据外部计算单元基于神经元权重的更新方向反馈的信号,向忆阻器施加正向单步电脉冲或负向单步电脉冲。上述方案,简化了忆阻神经网络系统的权重更新计算过程并降低该过程中计算资源的消耗并加速硬件计算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94662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90182.1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B10/85 , H04B10/116 , H04B10/291 , H04W12/122 ,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的VLC和RF混合网络安全传输方法,该混合网络由两跳组成:第一跳VLC链路,在电磁敏感环境中进行信息传输;第二跳RF链路,在智能反射面辅助下扩展无线通信覆盖范围,两跳之间采用中继连接。考虑了两种窃听场景的通信安全问题:从智能反射面处窃听和从中继处窃听,以及两种中继转发方案:译码转发和放大转发。针对不同的窃听场景和中继方案,推导了系统安全中断概率和非零安全容量概率闭型表达式,并得到了相应的渐近解。最后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智能反射面辅助的混合网络相对于传统混合网络的优越性,仿真结果表明引入智能反射面可提升VLC和RF混合网络的安全传输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541793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96711.4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B10/116 , H04K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多用户的VLC/RF混合网络安全增强方法,该方法针对多合法用户单窃听者构成的VLC/RF混合网络,通过联合设计用户的安全接入点选择和接入点的功率分配,来增强混合网络的物理层安全性能,形成了一个接入点功率受限、用户安全接入点选择约束条件下的多用户和安全速率最大化问题。该优化问题是一个混合整数规划问题,可分解为接入点功率分配与用户安全接入点选择两个子问题,并分别通过功率分配优化算法、基于序列形成联盟的博弈算法求解。仿真实验证实了基于序列形成联盟的博弈算法相较于接入点随机选择算法的优越性。该方法为增强多用户情况下VLC/RF混合网络的物理层安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
-
-
-
-
-
-